-
题名《背影》中父子情的错位演绎
- 1
-
-
作者
曾婵
-
机构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0期54-56,共3页
-
文摘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作为经典名篇收录在语文教材当中。一直以来,“背影”意象在文中成为“父子情深”的代名词。然而,细究其时代背景与写作时况,《背影》中的父子情充满着复杂的错位。与题目相呼应的父亲“背影”在文中一共出现四次,“背影”的重复出现是父子之间情感纽带错位和延续的象征。本文从生命与亲情的错位、伦理与父权的错位、裂隙与弥合的错位三方面着手,考察《背影》中父子情的错位演绎与亲情回归,旨在对经典文本作更深入的解读与探讨。
-
关键词
《背影》
“背影”
父子情
错位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背影》的教学设想
- 2
-
-
作者
滕碧城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2期68-71,共4页
-
文摘
《背影》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短小精悍,一贯誉为名家名篇,系传统的语文教材.现又选入中学语文课本,颇受大家的欢迎.本文笔触细腻,感情逼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使人读后觉得余味无穷,具有艺术感染力量.但如何将学生引入作品意境,“入境始与亲”呢?固然要设计精巧的教学方法,更应考虑明确的教学目的,使精巧的教学方法为明确的教学目的服务。
-
关键词
教学设想
《背影》
“背影”
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
讲析
单行
词句
作品
祖母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情郁于中而发之于外——读《背影》
- 3
-
-
作者
张昌宝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4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现代散文,它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时的一番动人情景。作者通过朴实真切的文字记叙,抒写出家人父子骨肉至情,表现了当时社会中小有产者虽然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伤感情绪。作者在1947年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正因为有了自己的“写实”,才充分体现了本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感人力量。
-
关键词
《背影》
“背影”
黑布
棉袍
铁道
朱自清作品
深青色
“写实”
有产者
出家人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如何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仇定荣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9年第2期119-120,共2页
-
-
关键词
整体感知能力
“背影”
中心句
阅读课文
阅读效率
引导学生
间接抒情
阅读过程
理解文章
直接抒情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现代散文意境美探微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剑英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0年第2期26-29,共4页
-
文摘
如果说诗象一条小河被两岸夹住,那么散文就象涨水时的沼泽地,不见边沿,一片散漫。这便是散文在题材与表达方法上独有的特点之一——“散”。散文重抒情,象诗,却又不是诗;它可写入叙事,却又不是小说。它是最不受拘束,最自由的文体。然而,敞文只任其外在的“形散”,而不让其内在的“神散”。这便是散文妙与难之所在。众多的现代散文家以他们各具特色的创作为这一文体的生存、发展、完美闯出了一条道路,总结出一条规律。这就是用意境将散文之敞与不散统一起来,做到形散而神聚。
-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意境美
意境的创造
杨朔
形态美
巧喻
警策
情理交融
“背影”
意境之美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虽散实聚 虽放实收——散文结构美片谈
- 6
-
-
作者
周冠群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3期60-62,共3页
-
文摘
散文姓“散”,其结构亦然。据说,四十年前,有一回,在西南联大广场上举行文艺晚会,几千人都随便地坐在草地上,朱自清先生以《“五四”以来的散文》为题演讲。他说:“什么是散文呢?象诸位这样的坐法就是散文的坐法了。”顿时引来全场哄然大笑。——其实,朱先生的话貌似笑话,却是对于散文章法结构的美学特点的准确概括。 一定的文学样式,所以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突出地表现在艺术结构的安排上。小说有小说的结构特点,戏剧有戏剧的结构特点,同样,散文有散文的结构特点。
-
关键词
散文结构
散文家
坐法
散文式结构
庄子散文
文学样式
结构特点
朱自清
“背影”
美学特点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朱自清散文风格的形成
- 7
-
-
作者
杨国祥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3期28-33,共6页
-
文摘
朱自清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开手,致力于散文创作,一生写下了《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你我》、《杂文遗集》等作品,形成了他散文的“清新朴素、简洁自然的独特风格”.他的散文摒粉饰、去藻绘、写真情,“意在表现自己”;他的散文重构思,善传情,富诗意,委婉、细腻、精致.
-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散文风格
风格的形成
秦淮河
山水小品
《伦敦杂记》
执政府
《荷塘月色》
“背影”
《欧游杂记》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关于散文诗意美的教学
- 8
-
-
作者
张占良
-
出处
《安顺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83-84,共2页
-
文摘
散文的诗意美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结果,是散文产生艺术魅力的源泉.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散文诗意美的教学。 怎样进行散文诗意美的教学呢? 一、当诗一样读.散文诗意美的教学,首先就应该把散文当诗一样读,像读诗那样反复朗读、诵读,默读。读是领会课文的必要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力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
-
关键词
诗意美
散文教学
主体形象
“背影”
艺术魅力
《中学语文教学法》
艺术创造
托物寓意
语文学科教育学
美读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记叙文点题的几种方法
- 9
-
-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7期27-27,共1页
-
文摘
记叙文点题的几种方法画龙点睛,在文章关键之处用一两句或者一段精练的话语点明文章的主旨,为“点题”。在读书中体会点题的妙处,学会点题,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下面谈谈记叙文点题的几种方法:一、开篇点题。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的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
-
关键词
记叙文
闻一多
“背影”
文章的主旨
中国共产党党员
共产党员
感情表达
感情基调
过渡段
写作水平
-
分类号
H193.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