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评《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
1
作者 车宇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文学作为文化的镜像与符号,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英美文学在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的交互与反思。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不仅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更为非西方文化提供了理解自我与他者的重要视角。文... 文学作为文化的镜像与符号,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英美文学在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的交互与反思。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不仅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更为非西方文化提供了理解自我与他者的重要视角。文化视角的引入拓宽了文学研究的维度,使其从单纯的审美分析转向跨文化对话,从而深化了文学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功能。由任静、胡乃斌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正是基于上述视角,从文学翻译、教学实践、女性文学与生态文学等维度,系统阐释了英美文学的价值,为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逻辑与文化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角 文学研究 文化逻辑 文化互动 文学翻译 教学实践 女性文学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跨文化传播为导向的外语翻译策略与技巧探索——评《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应用翻译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9-I0010,共2页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外语翻译作为连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外语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传递。它使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外语翻译作为连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外语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传递。它使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理解并欣赏彼此的文化特色、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在全球化经济中,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外语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在商务谈判、技术交流、国际会议、法律文件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掌握外语翻译技能能够提升自身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技能 文化传播 应用翻译研究 商务谈判 外语翻译 国际合作与交流 翻译策略与技巧 文化和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文化外译研究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31
3
作者 仲伟合 冯曼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本文分析了文化外译研究的现状,针对现有研究的失衡,以翻译社会学为视角,厘清了翻译社会学与外译研究的关系。通过深入剖析文化外译活动诸要素及其与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勾画文化外译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整体框架,划分各层面的... 本文分析了文化外译研究的现状,针对现有研究的失衡,以翻译社会学为视角,厘清了翻译社会学与外译研究的关系。通过深入剖析文化外译活动诸要素及其与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勾画文化外译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整体框架,划分各层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从而建构出该领域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社会学 文化外译 宏观 中观 微观 研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与文化批评 被引量:5
4
作者 吕俊 侯向群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6,共5页
讨论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批评问题,指出了在解构主义译学范式中所谓文化转向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于拆解了翻译概念,以文化研究取代语言研究,其次是以环境批评代替了本体批评。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批评必须是从文本内部入手,并认为文化的底... 讨论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批评问题,指出了在解构主义译学范式中所谓文化转向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于拆解了翻译概念,以文化研究取代语言研究,其次是以环境批评代替了本体批评。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批评必须是从文本内部入手,并认为文化的底层结构是价值结构,文化的多样性是价值多元性的表现,因此文化批评应对异文化表示尊重和宽容,反对批评中的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而应采取对话和交流的方式达到互鉴、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批评 价值多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西方到中国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稀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传统的翻译学研究一直侧重于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形成了许多以语言分析、符号转换等语言学为基础的标准和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分析的重点从... 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传统的翻译学研究一直侧重于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形成了许多以语言分析、符号转换等语言学为基础的标准和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分析的重点从传统的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转而更加重视利用跨学科的方法对翻译进行更深层的挖掘和探讨,翻译研究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向邻近学科扩展和多元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理论 文化转向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段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翻译的文化诗学产生于翻译的文化转向中,它以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角度、多学科的空间以及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充满诗性品质的跨文化活动的内部机理和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翻译的文化诗学的主要... 翻译的文化诗学产生于翻译的文化转向中,它以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角度、多学科的空间以及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充满诗性品质的跨文化活动的内部机理和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翻译的文化诗学的主要内容,为翻译理论研究和中西翻译理论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种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翻译诗学 文化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综述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萍 卢青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通过梳理这两次转向的背景及流派、观点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转向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翻译研究本身发展的必然。从文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通过梳理这两次转向的背景及流派、观点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转向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翻译研究本身发展的必然。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研究翻译能够更好地看到翻译活动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角色以及文化与社会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翻译的地位,使翻译不再仅被视为一种语言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社会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翻译研究——以海外徽学著作翻译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詹全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69,共6页
翻译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翻译研究必须把语言纳入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文化系统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多个层级,物态文化与行为文化属于表层文化,制度文化属于中层文化,心态文化则属于深层文化。文化具有多样性... 翻译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翻译研究必须把语言纳入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文化系统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多个层级,物态文化与行为文化属于表层文化,制度文化属于中层文化,心态文化则属于深层文化。文化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为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认真查阅源语文本所涉及的地域文化相关文献资料,仔细考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源语文本中的地域文化意义。地域文化翻译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当代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文化强国战略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层级 多样性 地域文化 文化 翻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超越“文化转向” 被引量:6
9
作者 胡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6-181,共6页
对翻译研究中近年来出现的"文化转向"需要给予深层反思。"文化转向"突破了语言研究的视域,但它没有强调文本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缺乏对文本生产者、生产过程、产品的社会性方面的关注。本文主张以马克思的社会... 对翻译研究中近年来出现的"文化转向"需要给予深层反思。"文化转向"突破了语言研究的视域,但它没有强调文本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缺乏对文本生产者、生产过程、产品的社会性方面的关注。本文主张以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为依据,以社会需求、社会选择、社会评价等为宗旨,强调翻译研究应该使文本回归现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社会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翻译的文化视角解构——评《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F0003-F0003,共1页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把一种文字符号转换成另一种文字符号的行为。通过翻译的形式将语言内容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使运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翻译还是一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反映了不同语言所依赖的文化。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对比 英汉翻译 文化视角 语言内容 解构 文字符号 交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的外宣翻译对策——评《跨文化视域中的外宣翻译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果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F0002-F0002,共1页
在世界逐渐趋于一体的今天,文化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重要纽带之一,因此,各民族间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跨文化传播活动。繁荣本民族的文化,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是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传播与发展的关键。文... 在世界逐渐趋于一体的今天,文化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重要纽带之一,因此,各民族间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跨文化传播活动。繁荣本民族的文化,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是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传播与发展的关键。文化的交流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之上的,翻译是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它为推动文化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外宣翻译是一个重要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域 文化交际 外宣翻译 翻译研究 翻译对策 文化交流活动 传播与发展 语言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翻译实践,深化翻译研究——在齐鲁文化“走出去”与译者行为研究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钧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共2页
各位尊敬的同行,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首先我特别感谢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我参加这次齐鲁文化“走出去”与译者行为研究论坛,同时也见证“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我认为“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 各位尊敬的同行,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首先我特别感谢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我参加这次齐鲁文化“走出去”与译者行为研究论坛,同时也见证“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我认为“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文学翻译是最基本的一条路,是必经之路;第二,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和国家的战略紧密相连,关涉到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重要使命。“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任务重大,一方面要深化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另一方面要有力促进中外文学、文化的交流与文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 中国文化走出去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 翻译实践 文学翻译 中外文学 国际传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翻译视角看《红楼梦》英汉语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从文化翻译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红楼梦》原著及其英译本进行英汉语对比研究,着重探讨了在文学翻译中的原语文化信息传递,以期对文学翻译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翻译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茶文化翻译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邹翠萍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9-220,共2页
伴随着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经历了历朝历代,依旧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各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把中国的茶文化带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逐渐被世界人民所喜爱。但由于各国的语言不通,难以将茶文化... 伴随着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经历了历朝历代,依旧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各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把中国的茶文化带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逐渐被世界人民所喜爱。但由于各国的语言不通,难以将茶文化完完整整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远播。因此,对茶文化的翻译就成为了茶文化远播的关键性步骤。大学英语教学隶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范围,旨在为我国培养实用性人才,为我国与世界交流作出贡献。本文将从大学英语教育与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入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对茶文化的影响,最后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在茶文化翻译中的现实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 翻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反思之反思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恩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我国学界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既触及其哲学基础,质疑其对翻译学科疆界的消解,也从文化学派的一些重要观点入手予以反思,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仍然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破"有余而"立"不足,而且部分... 我国学界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既触及其哲学基础,质疑其对翻译学科疆界的消解,也从文化学派的一些重要观点入手予以反思,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仍然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破"有余而"立"不足,而且部分论证不够严谨,因此对文化转向的反思,对文化学派理论的修正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下译者风格的彰显——以张谷若译《苔丝》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文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89-93,共5页
当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对国内的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译者风格的研究成为译学研究的新方向。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下,应当加强对翻译主体的研究,对译者的生活阅历,译文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考察成为翻译研究的必然。本文... 当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对国内的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译者风格的研究成为译学研究的新方向。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下,应当加强对翻译主体的研究,对译者的生活阅历,译文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考察成为翻译研究的必然。本文以张谷若译《苔丝》为例,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张谷若先生的翻译风格,即:四字格与译者的译学追求,文中注释与译者的科学精神,方言特色与译者的人生征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四字格 注释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费小平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4-137,共4页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出现应归功于西方语言学者奈达、韦内、达贝奈特、穆南、威尔斯等人,但自70年代以后,通过霍尔姆斯、勒菲费尔、伊汶-佐哈、图里、巴斯奈特等人的努力,发生了“范式转移”,与文化研究结...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出现应归功于西方语言学者奈达、韦内、达贝奈特、穆南、威尔斯等人,但自70年代以后,通过霍尔姆斯、勒菲费尔、伊汶-佐哈、图里、巴斯奈特等人的努力,发生了“范式转移”,与文化研究结下不解之缘,并在90年代后殖民批评家斯皮瓦克、妮南贾娜和女权主义批评家谢莉·西蒙等人手中达到极致。这一“文化转向”昭示着翻译是浸透了时代欲望和社会关系的文化政治实践,并促使我们对传统译论有所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研究 谢莉·西蒙 女权主义 “斯葛普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英汉文化差异的翻译研究——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翻泽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对应。能做到信、达、雅的翻译被称作是高水平的翻译,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在熟悉两种语育和文字的基础上,掌握这两种语言所依存的国家义化,对比文化根源的... 翻泽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对应。能做到信、达、雅的翻译被称作是高水平的翻译,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在熟悉两种语育和文字的基础上,掌握这两种语言所依存的国家义化,对比文化根源的异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更为密切,交流更为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对比 翻译研究 英汉文化差异 语言文字 翻译工作者 经济全球化 文化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被引量:7
19
作者 骆贤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8-81,共4页
科学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一切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提供了方向。翻译研究必须与文化研究、文化转向相互结合,形成互动。只有让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走出各自的象牙塔有机结合在... 科学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一切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提供了方向。翻译研究必须与文化研究、文化转向相互结合,形成互动。只有让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走出各自的象牙塔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渊源、发挥翻译的强大功能并形成指导翻译实践的宏观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基础 文学研究 文学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非文化取向及其他——兼评“国内文学翻译研究的一大突破”一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全福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1,共3页
近来论及译事,总不免要在“文化转向”问题上做些文章,这一点原本无可厚非:作为后现代语境下一种独特的话语模式,文化学派的翻译观理应被视为当代译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另一方面,它似乎也在演变成为一种孤独的压制性话语,一种包... 近来论及译事,总不免要在“文化转向”问题上做些文章,这一点原本无可厚非:作为后现代语境下一种独特的话语模式,文化学派的翻译观理应被视为当代译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另一方面,它似乎也在演变成为一种孤独的压制性话语,一种包罗万象的翻译研究方法,这一点至少在“译介学”那里属实。本文指出,后现代语境下的译学研究更为明显地体现为一种多元化格局,比如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译学流派即不能一并划入文化学派的研究范畴;文化学派翻译观似不应独步译坛,文化研究的话语霸权有可能造成沉默的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学派 翻译研究 解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