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字时代“网络类熟人社会”的离身性与生活回归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蔡华玲
-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6,共9页
-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数字化背景下乡村空间变迁与治理转型研究”(AHSKQ2022D110)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数字对日常生活的深度嵌入使得传统“熟人社会”突破时空边界,逐渐生成虚实交叠的“类熟人社会”,其运行规律与基础秩序既有传统“熟人社会”的差序共性,又有网络社会行动的独特属性。从生活理论的“主体-关系-意义”层面关注个体与群体的数字生活,探究“网络类熟人社会”的独特模式、运行机理和建构规范,是深入理解数字时代社会结构变迁、生活模式变革与实现数字社会有效治理的理论前提。数字身份、虚拟交往使得“网络类熟人社会”呈现较强的离身性,表征为具身抽离之下的主体幻象、算法规制下的关系茧闭、身体缺场中的意义危机。实现数字时代“网络类熟人社会”的具身超越,需要以个体实践为本位,承认日常生活虚实相生的复数属性,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寻其建构的理性逻辑与秩序规范,在扩展感知中延展生命意义,在技术共享中共创生活空间,在互动调适中共筑情感共同体。
-
关键词
数字社会
“网络类熟人社会”
日常生活
生活建构
离身性
-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