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技术样态、学理省思与发展路向
1
作者 纪璇 林晶 高文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网络空间作为社会交往实践的“新场域”,是技术赋能所形成虚拟社会形态的现代世界图景。网络空间外在表现为一种虚拟集聚的社会性存在,究其本质是现代技术物化力量对于社会交往形态的时代重塑。网络技术作为物化逻辑的现实力量,以数据... 网络空间作为社会交往实践的“新场域”,是技术赋能所形成虚拟社会形态的现代世界图景。网络空间外在表现为一种虚拟集聚的社会性存在,究其本质是现代技术物化力量对于社会交往形态的时代重塑。网络技术作为物化逻辑的现实力量,以数据资源的互通互融、智能算法的精准画像以及技术系统的终端搭建,构成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技术样态,开启了共享共治数字世界的新时代。在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过程中,要警惕技术与资本异化扩张所形成的“人的类本质异化”“社会公共责任疏离”“主体价值消解”等负面效应,应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治理理念,建设网络空间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以此构建人民利益福祉的共同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技术样态 场域空间 学理省思 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的全球性媒介观: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溯源与建构实践
2
作者 洪宇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12,共15页
中国基于互联网已展开新全球化实践,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施相应的政治经济政策与外交举措。从传播物质性的视角看,关乎空间塑造与关系缔结的表达、连接、积聚是新全球化实践的核心,将对互联网媒介域这个全球化的核心组织形态... 中国基于互联网已展开新全球化实践,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施相应的政治经济政策与外交举措。从传播物质性的视角看,关乎空间塑造与关系缔结的表达、连接、积聚是新全球化实践的核心,将对互联网媒介域这个全球化的核心组织形态产生建构性影响,从而对未来的全球社会政治秩序产生影响。研究通过对多维性能力到历史性政治意识再到建构性传播实践的叠合式解析,着重揭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背后中国国家的全球主义向度。在经济领域,国家体系对全球数字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发展条件进行内化、转化与再造。在外交领域,中国国家在不同阶段表达、传播、接续关于国际主义实践的认同话语,甚至外化为推动世界新的平等秩序的政治创造,体现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背后的中国国家的全球性转变。据此思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与空间叠加,通过讯息性、物质性、组织性的整体传播,中国国家的全球性内涵正转化为缔结新的时空连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锻造新全球化主体性等一系列形塑全球性媒介的实践性认识与整体性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媒介域 中国式现代化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义感召、数字破局与文明互鉴:“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何以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白贵 邸敬存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物理空间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在助推社会各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赤字、安全困境、政治和文化霸权等严重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对时代问题的必然回应。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物理空间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在助推社会各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赤字、安全困境、政治和文化霸权等严重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对时代问题的必然回应。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要明晰并尊重网络空间“超地域”和“去中心”等基本媒介特征,处理好其与物理空间乃至自身不同主体间的契合或张力关系;“道义”感召甚至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动力机制,要站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立场上,以“正义”铸魂、以情感共振;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交往上,则应秉持“互鉴”原则,既要不断创造并包容融聚了异质文化基因的新文化样态,追求超地域性的价值、规则共识等,更要打破网络“霸权主义”“中心主义”思维,尊重文明的主体性、多元性等。在媒介技术维度,则要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数字智能公共产品等措施,破解世界数字鸿沟与西方话语垄断困局,为“正义”提供畅通的表达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超地域性 道义感召 数智破局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展新阶段“新”在哪 被引量:2
4
作者 蔡翠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3,共6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判断,是对网络空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变化的积极应对,是对网络空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路径的主动探索,是对网络空间的新价值、新秩序、新关系的创造性构建。新阶段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理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判断,是对网络空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变化的积极应对,是对网络空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路径的主动探索,是对网络空间的新价值、新秩序、新关系的创造性构建。新阶段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理念、技术发展的原则、国际合作的准绳以及共同体建设的基本路径四个方面对共同体构建提出了新要求。网络空间的合作,需要各国凝聚共识,也需要各国的共同行动,加强多边机制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全球南方”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基石作用,提升网络空间大国在国际网络空间合作中的引领作用,激发多利益攸关方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新阶段 网络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外开放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内在逻辑、外部阻滞与实现路径
5
作者 阿衣布恩·别尔力克 王正青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5,共13页
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正逐渐嵌入共同体建设的多元工具体系与顶层设计,其角色和定位日益呈现清晰化、中心化趋势,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二者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国际关系思想国家利益观、国际主义思想、自由人联合... 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正逐渐嵌入共同体建设的多元工具体系与顶层设计,其角色和定位日益呈现清晰化、中心化趋势,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二者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国际关系思想国家利益观、国际主义思想、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道德和正义原则的理论精髓,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互为补充的耦合协调逻辑图景。受全球经济、政治、生态危机,价值冲突与话语统治,“逆全球化”与科技鸿沟以及教育的社会效用与治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教育对外开放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阻滞。为推动新时代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事业持续发展,需要建设协同发展的教育合作体系,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共享;构筑多元共融的教育交流平台,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任基石;创新包容开放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根基;革新国际教育正义的理念框架,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对外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文交流 逻辑理路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人类命运的“巴别塔”--有感于习总书记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号召 被引量:6
6
作者 许哲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7,共2页
由于统一的数字编码规则,当下互联网已经"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巴别塔"具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还需要人类打通观念形成共识,方可形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开放 共享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的源起、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坤瑾 许嘉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既是国家安全需求,也是推动全球信息秩序向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可从内部与外部两条逻辑主线入手,向内提升软硬实力把牢制网权;向外以“四... 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既是国家安全需求,也是推动全球信息秩序向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可从内部与外部两条逻辑主线入手,向内提升软硬实力把牢制网权;向外以“四点原则”“五点主张”为核心原则与工作重点,推动达成价值共识、寻求共同利益。路径上以网络强国建设为立足基石、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指引、以网络空间安全中国方案为参考,在物质层、理念层、制度层向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安全 互联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义、内容与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夏立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94,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严峻复杂挑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严峻复杂挑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导,确立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提出了通过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了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以构建民主、多边、透明的治理体系为主张,以维护安全、尊重主权、稳定秩序为纲领,以提升互通互联、共创繁荣、公平公正为路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彰显了高瞻远瞩的理念引领,取得越来越多国际共识;促进了网络技术创新合作,提升网络安全保障力度;推动了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命运共同体 国际治理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晓君 孙南翔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4期33-39,51,共8页
网络空间被视为是人类的第五空间。现阶段网络空间的治理仍处在早期探索的无秩序状态。由于美欧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显著分歧,使得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构建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网络空间治理本身涉及多领域合作,面临大国霸权... 网络空间被视为是人类的第五空间。现阶段网络空间的治理仍处在早期探索的无秩序状态。由于美欧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显著分歧,使得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构建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网络空间治理本身涉及多领域合作,面临大国霸权、南北矛盾等难题。中国是网络大国,理应担负起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建设责任,着力打造并向利益攸关方推行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设计应坚持以国家主权平等与合作为基本原则,应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合法利益诉求,并照顾到多利益攸关方的关切,进而为构建稳定、平等、公正的国际秩序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主权平等 合作机制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赋能高校美育发展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凤 王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147,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美育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贯穿教育全过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探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校美育教育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实践困境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美育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贯穿教育全过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探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高校美育教育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实践困境与改进路径,并将平等尊重、交流共享、创新驱动及筑牢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与高校美育发展进行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从而开辟网络时代高校美育发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高校美育 美育教育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网络空间的竞生秩序与治理间性研究
11
作者 阙天舒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9-58,共10页
当前,网络空间正在形成多方主体竞相博弈又相互依存的竞生秩序。这一秩序由新兴技术驱动、平台资本扩张和网络安全困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生成。在竞生秩序下,全球网络空间呈现多层治理间性,主要包括主体间性、机制间性和认知间性,导致全球... 当前,网络空间正在形成多方主体竞相博弈又相互依存的竞生秩序。这一秩序由新兴技术驱动、平台资本扩张和网络安全困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生成。在竞生秩序下,全球网络空间呈现多层治理间性,主要包括主体间性、机制间性和认知间性,导致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既充满张力又维系动态平衡。竞生秩序与治理间性亦存在深层互动,前者的竞争压力可能加剧治理要素间的张力,后者的良性协调则有助于缓和零和博弈,促成竞争中的共生平衡。基于此,为推动全球网络空间秩序向着更加普惠繁荣、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方向演进,中国提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秩序对齐方案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网络空间 竞生秩序 治理间性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网络共同体建构理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兼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焰 丁社教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3,共7页
自滕尼斯系统性表述"共同体"概念以降,西方学者对"我们应当如何共处"的思考基本循着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种目的论的理路。个体利益(意志)先在于"集体善"的理论起点。这种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 自滕尼斯系统性表述"共同体"概念以降,西方学者对"我们应当如何共处"的思考基本循着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种目的论的理路。个体利益(意志)先在于"集体善"的理论起点。这种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个人本位,放大了个体对物的占有的渴望,使得网络共同体内的交往关系更加被扭曲和异化。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对信息时代下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反思和批判。但当前看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理路中也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简单化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解构性理解的问题。因此,为了重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内平等真诚的交往关系,必须要求我们把握现实中矛盾之间必要的张力,以及坚定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在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真正创新和发展信息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马克思主义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e带e路”向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形成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卫良 何秋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2018年11月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圆满落幕。自此,乌镇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不仅见证了世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 2018年11月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圆满落幕。自此,乌镇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不仅见证了世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演进、成熟和日臻完善。中国互联网建设成功实现了由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过渡,并积极参与全球网络治理,先后提出了捍卫"网络主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智慧的互联网建设和治理方案。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即"四项原则"(1)和"五点主张"(2)。同时,将"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内核运用到互联网建设之中,以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创建平台。学术界将其释义为"互联网经济带和21世纪网上丝绸之路",即"数字丝路"或者"e带e路"[1](p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镇互联网大会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数字丝绸 e带e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内在逻辑与践行路径 被引量:20
14
作者 蔡翠红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4期68-77,共10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互联网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不仅向全世界发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而且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和"十六字方针"。对网络空...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互联网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不仅向全世界发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而且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和"十六字方针"。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解读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尝试分析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联,然后从人类文明、利益、权力与未来等角度剖析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并指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可能面临的"网络强国"与"网络主权"相关质疑,最后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共识构建、安全保障、行为逻辑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践行路径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网络强国 网络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治理的路径选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21
15
作者 董慧 李家丽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4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世界各国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实现网络综合治理的科学路径。从理论视角考察,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互联网时代人类面临超越地理界限的网络风险时提出的协同合作和责任共担的网络治理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世界各国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实现网络综合治理的科学路径。从理论视角考察,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互联网时代人类面临超越地理界限的网络风险时提出的协同合作和责任共担的网络治理战略。进入新时代,我国网信事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开展依法治网和国际网络治理协作。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亦是对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理念的继承和创新,在我国治国理政的推进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网络治理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依法治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永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10-113,共4页
网络空间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全球性和地方性交叠的人类生活的新场域。全球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博弈是技术发展和资源分配不均的必然产物,技术和信息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权力资源。在美国主导的"多利益攸关方"管理机制... 网络空间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全球性和地方性交叠的人类生活的新场域。全球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博弈是技术发展和资源分配不均的必然产物,技术和信息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权力资源。在美国主导的"多利益攸关方"管理机制下,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权力的边缘,没有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话语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网络空间人类共同处境和出路的创造性提法,要求各国在尊重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秩序良好、共享共治的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权力 网络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 被引量:7
17
作者 匡文波 方圆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6,共9页
随着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加重,以往被寄予克服全球化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期望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治理失灵的窘境。在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治理主体层面的治理权分配存在合理性争议,治理机制层面的平台代表性... 随着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加重,以往被寄予克服全球化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期望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治理失灵的窘境。在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治理主体层面的治理权分配存在合理性争议,治理机制层面的平台代表性、合法性、决策力存在缺陷,治理议题层面的应用层议题日益复杂,使得全球互联网治理难以实现提升全人类福祉的治理初衷。中国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互联网空间中的各类行为体理应成为发展、安全、责任、利益共同体。该理念回应了互联网治理领域的现实困境,并指明互联网环境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蕴含了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在该理念关照下,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实践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在治理主体方面不断提升国家政府参与治理的权重,在治理机制方面进一步拓展对话协商的平台与方式,在治理议题方面修正特定议题的治理理念并拓展议题范围,从而促进全球互联网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互联网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之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9,共9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对"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制度上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予以构建。国际层面,在确立以平等尊重为基础的国家网络主权适用法理的前提下,采取以合作共赢...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对"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制度上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予以构建。国际层面,在确立以平等尊重为基础的国家网络主权适用法理的前提下,采取以合作共赢为目的的实施方略,进一步建立并巩固与各国的合作关系,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营造出良好的国际大环境。国内层面,在党政结合的国家主导型统筹框架下构建政、产、学、研四管齐下的统筹体制,以确保获得强大"网络空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命运共同体 制度构建 国家网络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本体理论初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满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7-164,共8页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关切全人类福祉的重要理念。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本体理论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基石,包括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网络空间命运共...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关切全人类福祉的重要理念。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本体理论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基石,包括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以互联网为载体所形成的各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存在方式或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性、共生性、联动性和复合相互依赖性等基本特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各行为体在共同构建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网络主权原则、共生发展原则、和平安全原则以及弹性平衡原则。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本体理论进行理论探索,有助于深化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属性、普遍属性和行为准则的认识,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进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共生性 网络主权 弹性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合作治理中的国际信息共享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煌 周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145,共5页
随着信息网络的日新月异,被称为"第五空间"的网络空间逐渐渗透到了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逐渐向网络空间转移,网络空间成为人类重要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空间,网络空间的安全关乎到人类的共同安全... 随着信息网络的日新月异,被称为"第五空间"的网络空间逐渐渗透到了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逐渐向网络空间转移,网络空间成为人类重要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空间,网络空间的安全关乎到人类的共同安全,需要全人类的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合作治理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络空间安全中的信息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合作治理中最核心的元素之一。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合作治理国际信息共享的过程中,需要各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消除隔阂、互通有无,构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国际信息共享,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合作治理创造条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安全 合作治理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