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出版“编校合一”应当缓行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天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6,48,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稿磁盘化后.出版物的编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校工作实行了无纸化操作,与传统的编校工作相比,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少了“校异同”环节。有人认为编辑可以承担编辑和校对的双重职责,可以取消专职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稿磁盘化后.出版物的编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校工作实行了无纸化操作,与传统的编校工作相比,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少了“校异同”环节。有人认为编辑可以承担编辑和校对的双重职责,可以取消专职校对人员。目前,在书报刊的编辑出版流程中,“编校合一”似乎成了一种趋势,有些图书出版单位甚至把此当作新形势下的一种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校合一” 图书出版 编辑出版流程 编校工作 校对人员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报“编校合一”利弊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峰 《征信》 1999年第5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高校学报 “编校合一” 校对工作 分析及对策 编辑工作 校对人员 编辑人员 运行机制 编校质量 学报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校合一”——出版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反叛 被引量:6
3
作者 臧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48,共2页
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对382种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检查中发现,合格率仅为19.37%,不合格率高达80.63%,其中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五的有60种,占15.07%,差错率最高的达万分之二十二。令人揪心!笔者认为,这是质量意... 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对382种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检查中发现,合格率仅为19.37%,不合格率高达80.63%,其中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五的有60种,占15.07%,差错率最高的达万分之二十二。令人揪心!笔者认为,这是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管理弱化的产物。那么,这种现象发生的背后,究竟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编校合一”是对出版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反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校合一” 文化发展 出版物 《咬文嚼字》 质量检查 不合格率 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校合一”曲与直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培镜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3-43,共1页
“编校合一”曲与直孙培镜万莲子、刘东力的文章,都是合时之作,有感而发,有理有据,有所开拓。不过,乍一读来,感到彼此之间似互有抵捂,即对“编校合一”的是非曲直似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持论;但稍加分析比较,就不难发现,两家在... “编校合一”曲与直孙培镜万莲子、刘东力的文章,都是合时之作,有感而发,有理有据,有所开拓。不过,乍一读来,感到彼此之间似互有抵捂,即对“编校合一”的是非曲直似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持论;但稍加分析比较,就不难发现,两家在基本思想上不仅可以相容,而且有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校合一” 专业校对 编辑者 校对工作 校对主体 编辑职能 编校质量 校对者 作者校对 编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编校合一” 被引量:1
5
作者 万莲子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2-42,共1页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编校合一”万莲子时下有“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当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实践摸...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编校合一”万莲子时下有“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当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实践摸索,倒不以为“编校合一”是什么时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校合一” 编辑出版理论 编辑加工 阅读方式 编辑出版流程 编辑主体 编排规范 学术期刊 编辑工作 建设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编校合一”
6
作者 石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也谈“编校合一”石杰(锦州师范学报副编审锦州121000)如果我们把一个出版物的出版过程看作一个整体系统,那么编辑和校对就是其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与系统中的其它环节一起,共同完成出版程序... 也谈“编校合一”石杰(锦州师范学报副编审锦州121000)如果我们把一个出版物的出版过程看作一个整体系统,那么编辑和校对就是其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与系统中的其它环节一起,共同完成出版程序。这是对编辑和校对的笼统的定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校合一” 校对差错 编辑工作 阅读方式 原稿 出版物 编辑劳动 编辑学理论 编辑角色 现代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校不能合一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东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2-43,共2页
编校不能合一刘东力要想保证图书质量,就要按照出版规律办事,编校不能合一。因为:一、各自工作性质不同编辑加工整理书稿,是在审读书稿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提高、完善书稿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对全书进行修改、调整、调饱才学识... 编校不能合一刘东力要想保证图书质量,就要按照出版规律办事,编校不能合一。因为:一、各自工作性质不同编辑加工整理书稿,是在审读书稿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提高、完善书稿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对全书进行修改、调整、调饱才学识性、文字性工作。在加工整理中,编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对员 “编校合一” 图书质量 编辑工作 操作方法 加工整理 工作程序 校样 校对工作 专业校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错不成书”与编校合一
8
作者 张桂琴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6-56,共1页
“无错不成书”与编校合一张桂琴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出版事业有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各种类型的出版社增多;出版队伍壮大;图书品种增加。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出版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图书质... “无错不成书”与编校合一张桂琴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出版事业有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各种类型的出版社增多;出版队伍壮大;图书品种增加。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出版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图书质量下降方面。我们且不论一些图书的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质量 无错 “编校合一” 认真履行 校对人员 出版工作 数理化公式 编辑工作 “校”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校工作中“宏观”与“微观”的思想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佰铭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9-100,共2页
随着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革新,当今大多数图书、杂志的出版都趋向于采用“编校合一”的体制。相对于传统的“编校分离”,在“编校合一”形势下,已经淡化了编辑和校对的区别,编校人员无论在稿件的编辑加工,还是在稿件的“三校一读... 随着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革新,当今大多数图书、杂志的出版都趋向于采用“编校合一”的体制。相对于传统的“编校分离”,在“编校合一”形势下,已经淡化了编辑和校对的区别,编校人员无论在稿件的编辑加工,还是在稿件的“三校一读”过程中,都需用审稿的眼光审视手中的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校工作 思想方法 “编校合一” 微观 宏观 现代出版 编辑加工 印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完善中求发展——浅谈“编校分工”体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延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47,共2页
前段时期,关于在出版社中是否要普遍地以“编校合一”取代“编校分工”的问题曾引起过广泛争论,这主要是因为现行“编校分工”体制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与不足,使得轻视校对工作的错误思想不断滋生和蔓延,从而导致全面实施“编校合一”... 前段时期,关于在出版社中是否要普遍地以“编校合一”取代“编校分工”的问题曾引起过广泛争论,这主要是因为现行“编校分工”体制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与不足,使得轻视校对工作的错误思想不断滋生和蔓延,从而导致全面实施“编校合一”问题的提出。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对人员 “编校合一” 校对工作 求发展 图书质量 校对队伍建设 专业分工 编辑工作 编校人员 重复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的辩证统一
11
作者 张善金 《现代出版》 1999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校对主体 专业校对 专业化 编辑工作 “编校合一” 校对者 校对员 学术质量 编辑手段 校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对专业机构独立建制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校对工作 专业机构 独立建制 “编校合一” 认识误区 出版社 简单劳动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对工作漫谈
13
作者 李明非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35,共1页
校对工作漫谈□李明非当前在如何看待校对工作这个问题上,显然还存在一些不够全面的认识,表现在:一、轻视校对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对校对工作的特殊规律缺乏了解和研究。有些出版社把校对人员视同行政人员,只使用,不重视培养;... 校对工作漫谈□李明非当前在如何看待校对工作这个问题上,显然还存在一些不够全面的认识,表现在:一、轻视校对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对校对工作的特殊规律缺乏了解和研究。有些出版社把校对人员视同行政人员,只使用,不重视培养;把校对工作当作出书的一道程序,而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对工作 校对人员 图书编校质量 主观能动 图书质量 “是非” “编校合一” 编辑工作 青年编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单位要重视校对工作
14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5,共1页
出版单位要重视校对工作编者按本期刊载了于友先同志就周奇同志反映出版社校对工作存在的问题给杨牧之同志的一封信。友先同志在信中就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出版的规律、出版体制的改革和出版社的管理工作,以及出版管理机关工作作风等问... 出版单位要重视校对工作编者按本期刊载了于友先同志就周奇同志反映出版社校对工作存在的问题给杨牧之同志的一封信。友先同志在信中就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出版的规律、出版体制的改革和出版社的管理工作,以及出版管理机关工作作风等问题谈了很重要的意见。图书的质量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单位 校对工作 图书质量管理 出版体制改革 出版管理 质量保证体系 出版社 社会化服务机构 “编校合一” 文化业务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