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1
作者
杨学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合创新论”“中国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中西古今论”“西体中用论”“河东河西论”“中国模式论”等。在这些方案中,“综合创新论”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文化实践上都更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综合创新”文化观自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以来不断传承发展,经历了张申府、张岱年的“三流合一”论,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以及第三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综合创新”文化观具有无可置疑的当代价值,它也应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时代主题而得到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综合创新”
文化观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融合论的文化转型论批判——兼评张岱年、方克立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被引量:
7
2
作者
顾乃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中国的文化转型并非如文化融合论 (以及综合创新论 )所理解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要正确理解中国的文化转型 ,必须确立文化形态的观念 ;文化形态理论认为 ,中国的文化转型是由传统的农业文化向近代工业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
文化转型
“综合创新”
融合论
张岱年
文化观
方克立
批判
综合
创新
论
相互融合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正确理解
文化形态
形态理论
工业文化
农业文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20年来“综合创新”文化观研究述评
被引量:
2
3
作者
于惠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116,共4页
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近20年来,关于“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成绩有目共睹。“综合创新”文化观,在当今中国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和人们的需要与期待...
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近20年来,关于“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成绩有目共睹。“综合创新”文化观,在当今中国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和人们的需要与期待还有距离,必须切实加强和深化拓展。只有真正进行具体而实际的综合创新,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综合创新”
文化观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源流及其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振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126,共5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古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张岱年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这一文化观既是对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一种揭示,又是对先进文化建设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古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张岱年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这一文化观既是对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一种揭示,又是对先进文化建设的一种战略构想。在简要梳理"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渊源与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阐述"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一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创新”
文化观
逻辑分析法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创新论”与“本位文化论”
5
作者
何少林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18,共3页
20世纪30年代,围绕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十教授”提出的“本位文化”论是这场论战的诱因。张岱年积极参与了这场论战,提出了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建设以中国文化为主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张岱年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20世纪30年代,围绕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十教授”提出的“本位文化”论是这场论战的诱因。张岱年积极参与了这场论战,提出了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建设以中国文化为主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张岱年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位文化”论,而是发展和超越了“本位文化”论。在对文化认识不断深刻的今天,我们不应一味地贬抑“本位文化论”,而应一分为二地认识和评价“本位文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位文化论”
张岱年
“综合
创新
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现代化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1
作者
杨学功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23&ZD006)。
文摘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合创新论”“中国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中西古今论”“西体中用论”“河东河西论”“中国模式论”等。在这些方案中,“综合创新论”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文化实践上都更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综合创新”文化观自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以来不断传承发展,经历了张申府、张岱年的“三流合一”论,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以及第三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综合创新”文化观具有无可置疑的当代价值,它也应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时代主题而得到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综合创新”
文化观
中国式现代化
Keywords
“controversy between traditionality and modernity,China and the West”
nationality and contem⁃poraneity of culture
cultural view of“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融合论的文化转型论批判——兼评张岱年、方克立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被引量:
7
2
作者
顾乃忠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东方在何处>的中间成果
项目的批准号为 0 4ZXB0 1 9
文摘
中国的文化转型并非如文化融合论 (以及综合创新论 )所理解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要正确理解中国的文化转型 ,必须确立文化形态的观念 ;文化形态理论认为 ,中国的文化转型是由传统的农业文化向近代工业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
文化转型
“综合创新”
融合论
张岱年
文化观
方克立
批判
综合
创新
论
相互融合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正确理解
文化形态
形态理论
工业文化
农业文化
中国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F40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20年来“综合创新”文化观研究述评
被引量:
2
3
作者
于惠玲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116,共4页
文摘
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近20年来,关于“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成绩有目共睹。“综合创新”文化观,在当今中国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和人们的需要与期待还有距离,必须切实加强和深化拓展。只有真正进行具体而实际的综合创新,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张岱年
“综合创新”
文化观
中国文化
Keywords
Zhang Dainian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creative
Chinese culture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源流及其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振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基金
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
项目负责人:马振江
+1 种基金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国共产党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历史经验研究(1921-1949)"(2015BDS001)
项目负责人:马振江
文摘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古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张岱年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这一文化观既是对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一种揭示,又是对先进文化建设的一种战略构想。在简要梳理"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渊源与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阐述"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一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
“综合创新”
文化观
逻辑分析法
辩证法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创新论”与“本位文化论”
5
作者
何少林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18,共3页
文摘
20世纪30年代,围绕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十教授”提出的“本位文化”论是这场论战的诱因。张岱年积极参与了这场论战,提出了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建设以中国文化为主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张岱年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位文化”论,而是发展和超越了“本位文化”论。在对文化认识不断深刻的今天,我们不应一味地贬抑“本位文化论”,而应一分为二地认识和评价“本位文化”论。
关键词
“本位文化论”
张岱年
“综合
创新
论”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式现代化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杨学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化融合论的文化转型论批判——兼评张岱年、方克立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顾乃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20年来“综合创新”文化观研究述评
于惠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源流及其方法论启示
马振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综合创新论”与“本位文化论”
何少林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