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主观性标记的“给”——兼论句法标记说的不足 被引量:6
1
作者 黄蓓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7-390,共14页
关于现代汉语中出现在VP前的"给",近年来涌现了几种相持不下的句法标记说:受影响标记说、被动标记说、中动标记说及逆动化标记说。然而种种句法定位均显得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在于忽视了"给"所传递的受动/受影响义... 关于现代汉语中出现在VP前的"给",近年来涌现了几种相持不下的句法标记说:受影响标记说、被动标记说、中动标记说及逆动化标记说。然而种种句法定位均显得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在于忽视了"给"所传递的受动/受影响义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基于说话者的主观认定。有鉴于此,文章将其处理为一个纯粹的主观性标记,其功能在于表达说话者的移情。此种定位不仅可就"给"的句法语义属性做出更好的概括,还可就"给"与"把"、"被"的共现问题做出统一而经济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句法标记 主观性 主观性标记 移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