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备物致用”:论诸子时代“经世致用”诗学精神的成熟
1
作者 杨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200,共9页
西周礼乐文化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生长的重要文化土壤,"诸子时代"是中国古典诗论成熟的黄金阶段。西周礼乐"演诗"是集中体现西周礼乐文化精神的综合艺术形式,《诗》是生动反映"经世致用"诗学精神的文本典... 西周礼乐文化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生长的重要文化土壤,"诸子时代"是中国古典诗论成熟的黄金阶段。西周礼乐"演诗"是集中体现西周礼乐文化精神的综合艺术形式,《诗》是生动反映"经世致用"诗学精神的文本典范,诸子时代文化群体在思想论说时频繁引用、阐发"六经"大义,其中不乏对"演诗"和《诗》的讨论,进而构成最初的古典诗论体系,并客观印证了诸子时代"经世致用"诗学精神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时代” “经世致用” “演诗” 战国楚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南经世致用学风 被引量:2
2
作者 靳环宇 蒋书同 胡国强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2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湖南 地域文化 “经世致用” 儒家文化 教育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问题寻方法,重铸“经世”新精神
3
作者 吴根友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经世致用” 精神品格 现代新儒学 历史进程 诸子百家 宋明理学 生命活力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的兴起与“华夷”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建堂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6-22,52,共8页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学者经邦治国的一种指导思想。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内圣”为修己之道,“外王”即指经世之学。孔子见周道衰微,礼乐失坠,故据鲁史而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标劝戒。”就是一部针对时...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学者经邦治国的一种指导思想。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内圣”为修己之道,“外王”即指经世之学。孔子见周道衰微,礼乐失坠,故据鲁史而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标劝戒。”就是一部针对时弊的经世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前后 “华夷” “内圣” 经世之学 “经世致用” 《春秋》 指导思想 古代学者 外王 礼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词派词论的经世精神
5
作者 徐枫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常州词派词论的经世精神徐枫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抒情文体,面对衰世,其疗救方式自然不能等同于哲学等学科,其疗救内容主要是针对当时词学的固有弊端而发。如果对产生于嘉道年间的常州词派理论作一粗略整理,我们不难发现,... 常州词派词论的经世精神徐枫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抒情文体,面对衰世,其疗救方式自然不能等同于哲学等学科,其疗救内容主要是针对当时词学的固有弊端而发。如果对产生于嘉道年间的常州词派理论作一粗略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它以独特的形式顺应潮流,始终着意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词派 社会功能 张惠言 词论 功能论 “经世致用” 以意逆志 词学 创作论 微言大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育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王育济(山东大学历史系)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前后相继、此起彼伏的三起思想文化大潮,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汉唐时期的高度发展... 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王育济(山东大学历史系)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前后相继、此起彼伏的三起思想文化大潮,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汉唐时期的高度发展,至宋代,即达到了成熟的顶端。顶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实学思潮 朴学 封建制度 明清实学 宋明理学 “经世致用” 启蒙思想 明代中叶 明清之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学”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衷尔钜 《中州学刊》 1987年第6期61-63,共3页
我国明清之际曾经出现过一个以朴素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的“经世致用”思潮。在这一思潮指导下,许多学者强调学问须有益于国计民生。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应予肯定。然而,“经世致用”这一思潮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任何思潮都与它前代思... 我国明清之际曾经出现过一个以朴素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的“经世致用”思潮。在这一思潮指导下,许多学者强调学问须有益于国计民生。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应予肯定。然而,“经世致用”这一思潮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任何思潮都与它前代思想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都必须以“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思想资料作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5页)。经世致用思潮的出现与明中叶后期开始的“实学”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这一思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学” 罗钦顺 王廷相 吴廷翰 “理” “经世致用” 心学 明中叶 朱嘉 气一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1
8
作者 牛海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9,共7页
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中 ,清初对西北边疆的重新统一是其历史前提 ,求真求实的考据学风起了一定影响 ,清中叶后经世致用思潮的重新兴起是重要原因 ,道咸以降的边患危机则是直接原因 ,最后 ,蒙元史学的兴起则... 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中 ,清初对西北边疆的重新统一是其历史前提 ,求真求实的考据学风起了一定影响 ,清中叶后经世致用思潮的重新兴起是重要原因 ,道咸以降的边患危机则是直接原因 ,最后 ,蒙元史学的兴起则起了共进互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北边疆 史地学 历史背景 学科发展 “经世致用”思潮 考据学风 边患危机 元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学诚创新档案学理论之功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红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6-36,41,共2页
关键词 章学诚 档案学理论 创新 “经世致用” 《文史通义》 浙东学派 目录学家 编撰思想 档案文献 档案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自珍的心理学思想述评
10
作者 邹大炎 《心理学报》 198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龚自珍(1792~1841),我国清朝进步的思想家、政论家和诗人。字璱人,号定盦,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道光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的小官。他提倡“经世致用”之学,要求把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联系起来。
关键词 龚自珍 心理学思想 近代资产阶级 “经世致用” 学术研究 现实政治 政论家 思想家 述评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史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金科 《中州学刊》 1986年第1期93-96,109,共5页
魏源是近代启蒙思想家,在中国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为后人留下了卷帙繁多的史学论著,他的史学思想也很值得研究。如《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皇朝经世文编》等,都反映了魏源的著史意图,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魏源是近代启蒙思想家,在中国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为后人留下了卷帙繁多的史学论著,他的史学思想也很值得研究。如《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皇朝经世文编》等,都反映了魏源的著史意图,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魏源的史学特点“预示着史学风气的转变。”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史,不能不注意魏源的史学思想,而且还应该从他作为起点。本文仅对魏源的史学思想作一点探微工作,有不妥之处,请史学界同志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史学思想 近代史学 《圣武记》 《海国图志》 “经世致用” 爱国主义 治史 史著 道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著千秋文 橱藏万卷典——清代著名著述家、藏书家梁章钜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长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本文从梁章钜为官从政、著书立说、藏书10万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明其从政中力行“经世之学”、勤政安民、兴利除弊的历程。第二部分从概述其“髫龄即慕著书名”、“趋公之暇辄动笔”入手,全面评介其70余种著作的内容与价值... 本文从梁章钜为官从政、著书立说、藏书10万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明其从政中力行“经世之学”、勤政安民、兴利除弊的历程。第二部分从概述其“髫龄即慕著书名”、“趋公之暇辄动笔”入手,全面评介其70余种著作的内容与价值。第三部分阐述其成为“闽中藏书家最著称者”,并实行藏书外借的善举与意义;介绍其对金石书画精鉴藏、善辨证的才识与家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家 梁章钜 林则徐 墓志铭 《文选旁证》 藏书楼 “经世致用” 文学艺术 史料价值 名胜古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学派与湖南文化传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兴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29-33,共5页
文章提出湖湘学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湖湘学派的研究者大都只以狭义的湖湘学派为范围,而忽视了对广义的湖湘学派的研究。文章认为。广义的湖湘学派包括湖湘学派所开创的整个湖南文化传统,它以非正宗、非异端的学术... 文章提出湖湘学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湖湘学派的研究者大都只以狭义的湖湘学派为范围,而忽视了对广义的湖湘学派的研究。文章认为。广义的湖湘学派包括湖湘学派所开创的整个湖南文化传统,它以非正宗、非异端的学术倾向为突出特征,主要内容表现为重感性、重经验的心性体系;重实用、重实际的“经世致用”学风;以及关心民众、关心国事的民本主义、民族主义思想。文章最后指出:湖湘学派及其所创立的湖湘文化传统,不仅影响了湖南的学风,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湖南文化 文化传统 天理人欲 王夫之 学术特色 “经世致用” 理论特色 民本主义 民族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的艺术心理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伟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17,共10页
学人对先秦儒家艺术学的研究,多着重其“经世致用”的社会政治功利观方面.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先秦儒家的艺术心理学思想,指出它不同于老子、庄子等道家的哲学——心理学,而以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为特色,并肯定了它是中国艺术心理... 学人对先秦儒家艺术学的研究,多着重其“经世致用”的社会政治功利观方面.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先秦儒家的艺术心理学思想,指出它不同于老子、庄子等道家的哲学——心理学,而以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为特色,并肯定了它是中国艺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独特而强大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对孔子、孟子、荀子的艺术心理学加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心理学 心理学史 先秦儒家 孟子 孔子 庄子 “经世致用” 伦理学 哲学 中国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文学批评把脉
15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5-125,共1页
为文学批评把脉《中华读书报》1998年3月25日发表一组关于文学批评的专题讨论文章,钱竞认为,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学术风气明显变化。其特征之一,是注重“学术化”。“经世致用”的宗旨至少被隐含,被括号化、被中立起来。与此... 为文学批评把脉《中华读书报》1998年3月25日发表一组关于文学批评的专题讨论文章,钱竞认为,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学术风气明显变化。其特征之一,是注重“学术化”。“经世致用”的宗旨至少被隐含,被括号化、被中立起来。与此相应的,是不注重价值判断,不急于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中华读书报》 报告文学 九十年代 文艺批评家 “经世致用” 话语方式 批评理论 创作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方法论浅析
16
作者 王建平 《江淮论坛》 1987年第4期88-93,共6页
乾嘉时代,由于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和高压文化政策,许多文人学士不得不钻进故纸堆里,整理、爬梳浩如烟海的古籍,发思古之幽情。他们虽然失去了明末清初时代象顾炎武、黄宗羲那种“经世致用”的锐气,但在整理古籍方面却积累了一整套的科学方... 乾嘉时代,由于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和高压文化政策,许多文人学士不得不钻进故纸堆里,整理、爬梳浩如烟海的古籍,发思古之幽情。他们虽然失去了明末清初时代象顾炎武、黄宗羲那种“经世致用”的锐气,但在整理古籍方面却积累了一整套的科学方法,特别是作为哲学家和一代经学大师的戴震,其成绩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戴震 “经世致用” 乾嘉时代 科学方法 黄宗羲 封建专制 哲学家 明末清初 文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炎武的治学之法
17
作者 姜国柱 《人民论坛》 1994年第6期45-45,共1页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音韵学家。 顾炎武自幼在嗣祖顾绍芾的教育下,为学“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等无“不熟究”。嗣祖教他做一个有学问、懂实际的学者,不要抱住前人的东西不...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音韵学家。 顾炎武自幼在嗣祖顾绍芾的教育下,为学“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等无“不熟究”。嗣祖教他做一个有学问、懂实际的学者,不要抱住前人的东西不放,要有创造精神。因此,他少年时代就开始确立了“经世”的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绍芾 嗣祖 为学 少年时代 经世 治学方法 《日知录》 “经世致用” 谦虚好学 明心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的治学之道
18
作者 姜国柱 《人民论坛》 1994年第1期58-58,共1页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又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博学者。 黄宗羲一生始终矻矻于学术研究,从不稍懈,从未间断。他于政治、经济、军事、经学、史学、哲学、法学、数学等,无所不工、无所不...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又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博学者。 黄宗羲一生始终矻矻于学术研究,从不稍懈,从未间断。他于政治、经济、军事、经学、史学、哲学、法学、数学等,无所不工、无所不通、无所不论,写下了许多著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黄宗羲不仅学问甚博,成就巨大,而且注重实学,反对空谈,讲究创新,不守成说,开启了一代学术新风,尤为可贵的是他精于治学之道,提出了综合百家,约之在我的学术思想。他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家 无所不通 学术研究 百家 治学之道 经世致用 经纬天地 “经世致用” 历史发展状况 源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19
作者 朱兰英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1期30-35,共6页
林则徐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他曾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作出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为中国近代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仅就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爱国主义,这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 林则徐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他曾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作出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为中国近代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仅就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爱国主义,这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中国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反对外来侵略以谋求民族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思想 社会改革 中国近代史 历史范畴 外来侵略 “经世致用” 鸦片战争时期 江苏巡抚 政治生活 江苏按察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
20
作者 赵馥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30,共6页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赵馥洁西北政法学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智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智力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自孔子奠定中国古代智力观的基础之后,先秦诸子、两汉经师、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实学思... 中国古代智慧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论意义赵馥洁西北政法学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智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智力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自孔子奠定中国古代智力观的基础之后,先秦诸子、两汉经师、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都对“智”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观 认知智慧 中国古代 历史演变 价值论 道德智慧 “德性之知” 明清之际 “经世致用” 王阳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