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突破“机器”隐喻促进大学组织学习
- 1
-
-
作者
周作宇
李崇华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中国高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研究”(22JZD049)。
-
文摘
智能化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数字技术嵌入大学组织学习系统已成为趋势,知识生产的机器化成为新现象。“大学是机器”的隐喻通过“齿轮效应”可提升大学组织学习效能,促进大学组织学习向多元参与、开放竞争、交互学习的形态转变。但需要警惕的是,“机器”的“标准化输入—程序化加工—效能化输出”等控制化逻辑嵌入教育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教育的本质,催生思维的“齿轮化”,引发批判性思维的退化、知识生产的技术化以及机器管理的加剧。因此,大学组织学习需突破“机器”隐喻,扬长避短,在“人”“机”之间寻求平衡,使人从“工具性角色”回归知识创造的真正主体,守住“以人为本”的教育底线。在实践中,对“机器”隐喻的应用需要保持警惕并进行批判反思,在祛魅的辩证运动中,以价值理性为锚点重塑意义坐标,构建弹性治理框架,在优化组织学习中推动大学既保持机器逻辑的秩序优势,又保持教育的本真和活力。
-
关键词
大学组织学习
“组织是机器”
“人”“机”协同
以人为本
-
Keywords
university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as machine”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
human⁃centered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