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红色微视频”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熊平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短视频时代为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组织学生拍摄“红色微视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纲要”课实践教学模式。拍摄“红色微视频”必须遵循为实现“纲要”课价值目标服务、尊重历史、避免娱乐化的原则。教师应在实... 短视频时代为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组织学生拍摄“红色微视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纲要”课实践教学模式。拍摄“红色微视频”必须遵循为实现“纲要”课价值目标服务、尊重历史、避免娱乐化的原则。教师应在实践教学各环节,包括布置任务、编写剧本、演绎剧本、展示成果、挖掘特色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红色微视频” “纲要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融入“纲要”课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灵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58,共3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弘扬爱国主义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爱国主义融入“纲要”课可从知识探究、情感内发与教学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在知识探究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弘扬爱国主义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爱国主义融入“纲要”课可从知识探究、情感内发与教学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在知识探究层面,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引导大学生从宏观的历史演进中把握爱国主义“是什么”;在情感内发层面,要在解读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切实增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心理认同;在教学实践层面,要搭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式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史料展示、课堂互动与社会活动让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的知识、情感外化为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爱国主义 “纲要 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一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9-191,共3页
传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调整传统教学结构、加... 传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调整传统教学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在"纲要课"中运用参与式教学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纲要课” 参与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料”选择与实现路径——以“纲要”课为中心 被引量:7
4
作者 狄鸿旭 杨宗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98,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大学生的历史记忆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彰显多民族国家凝聚力;以探索救亡图存,追求民族复兴彰显民族与国家观念的认同变迁;以党领导中国革命,彰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大学生的历史记忆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彰显多民族国家凝聚力;以探索救亡图存,追求民族复兴彰显民族与国家观念的认同变迁;以党领导中国革命,彰显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各民族对统一和新中国认同的一致性;以党领导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彰显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依托“纲要”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建设重点。在内容整合基础上,通过文献研读、问题研究、专题研讨、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丰富学生关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形成深刻和稳固的国家观与中华民族整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料选择 实践路径 “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丽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41,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直接体现在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之中,体现在以情感为媒介实现由知识向价值的转化过程之中。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丰富“纲要”课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直接体现在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之中,体现在以情感为媒介实现由知识向价值的转化过程之中。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丰富“纲要”课的知识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纲要”课教学的价值性。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还存在众多薄弱环节。通过“纲要”课程课堂专题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和课程网络平台等路径将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中,能够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纲要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纲要”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心记 林佳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8-60,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讲好“纲要”课的精神滋养。在深入分析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精髓要义、全面把握“纲要”课教学与伟大建党精神同向同行的内在理论逻辑基础上,“纲要”课形成了“价值引领—要素融通—全域融合”三...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讲好“纲要”课的精神滋养。在深入分析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精髓要义、全面把握“纲要”课教学与伟大建党精神同向同行的内在理论逻辑基础上,“纲要”课形成了“价值引领—要素融通—全域融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中,价值引领是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的精神标识,回答“为什么融”;要素融通是把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髓要义融入“纲要”课程,阐明“融什么”;全域融合是把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融入所有场域之中,解决“怎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纲要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史资源有效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价值与理路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晔 甘鹏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87,共3页
地方史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能够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大历史”进行丰富而细致的再现。将特定区域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地方史资源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 地方史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能够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大历史”进行丰富而细致的再现。将特定区域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地方史资源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举措。新时代“纲要”课教学应紧扣课程目标,科学利用地方史资源;瞄准学生学情特点,合理利用地方史资源;围绕特定教学内容,多样化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准确把握“小地方”与“大历史”之间的历史逻辑,进而对“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史资源 “纲要 “四个选择”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将卫生防疫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初步思考
8
作者 赵诺 高红兵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47,共7页
在全球新冠疫情以及中国抗疫战疫的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应该结合课程特点和定位予以关注。将“卫生防疫史”带进课堂便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式。但要想真正实现常规性地融合,教师必须做好组织内容、安排论证... 在全球新冠疫情以及中国抗疫战疫的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应该结合课程特点和定位予以关注。将“卫生防疫史”带进课堂便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式。但要想真正实现常规性地融合,教师必须做好组织内容、安排论证等工作,即要在认真做好知识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抓住卫生防疫史相关之关键问题,形成大体能够覆盖主要线索的基本论述;然后将这些带有明显问题导向的论述内容加以组合,恰当地安置到某些具体章节里,构建出与既有课程脉络相适应并对“纲要”课主题、主线形成支撑的若干“结合点”。而在“结合点”上,可择机对近期涉及“纲要”课内容的热点历史问题给予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防疫史 “纲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刊文章篇目辑览
9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纲要 新民主主义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报刊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