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医“粘”性脑刺痛发热证期转化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额尔敦朝鲁 杨玉秋 +3 位作者 巴图德力根 刘胡木吉乐吐 韩志强 霍万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507-2509,共3页
目的:探讨蒙医"粘"性脑刺痛未熟热期转化成熟热期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小脑延髓池注射法造模。在造模前、造模后1.5h、8h分别采集脑脊液和外周血,测脑脊液和外周血白细胞数、IL-1、IL-6、TNF-α与外周血C... 目的:探讨蒙医"粘"性脑刺痛未熟热期转化成熟热期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小脑延髓池注射法造模。在造模前、造模后1.5h、8h分别采集脑脊液和外周血,测脑脊液和外周血白细胞数、IL-1、IL-6、TNF-α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造模后体温开始上升,约2h达高峰,高热持续约7~9h后体温开始逐渐下降。与空白组和造模前比较,模型组未熟热期、成熟热期脑脊液白细胞数、IL-1、IL-6、TNF-α,外周血IL-1、TNF-α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熟热期比较,模型组成熟热期脑脊液白细胞数、TNF-α与外周血CRP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组发热过程和症状符合蒙医未熟热期和成熟热期的演变过程。蒙医"粘"性脑刺痛未熟热期转化成熟热期证的病机变化与相关的炎性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脑刺痛病 未熟热 成熟热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