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四堵墙”索解偶记
被引量:
2
1
作者
耘耕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共7页
“第四堵墙”索解偶记耘耕编者按:最近我们收到耘耕先生论述有关“第四堵墙”的两篇文章,这是他早先发表的《透过“第四堵墙”……》(载浙江《戏文》1986年第3期)一文的续篇,是作者就同一命题进行更深入探索取得的新成果。“...
“第四堵墙”索解偶记耘耕编者按:最近我们收到耘耕先生论述有关“第四堵墙”的两篇文章,这是他早先发表的《透过“第四堵墙”……》(载浙江《戏文》1986年第3期)一文的续篇,是作者就同一命题进行更深入探索取得的新成果。“第四堵墙”一直是中外戏剧界争论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堵墙”
自然主义
观众
假定性
“孤独”
剧场性
舞台框
演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钥匙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看镜头”的实践流变与美学价值——以美剧《纸牌屋》为例
被引量:
11
2
作者
马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0,共4页
在叙事性电影和电视剧中,演员"看镜头"被当作是一种创作禁忌而鲜有使用。本文从戏剧"第四堵墙"的概念出发,探索"看镜头"之所以成为影视剧创作禁忌的根源,梳理戏剧中"看观众"和电影中"看镜...
在叙事性电影和电视剧中,演员"看镜头"被当作是一种创作禁忌而鲜有使用。本文从戏剧"第四堵墙"的概念出发,探索"看镜头"之所以成为影视剧创作禁忌的根源,梳理戏剧中"看观众"和电影中"看镜头"的实践流变,并以美剧《纸牌屋》为例,探讨"看镜头"在当下电视剧创作与传播中的特殊效果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镜头”
“第四堵墙”
《纸牌屋》
优越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芝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共5页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胡芝风中国戏曲艺术是一门集文学、歌、舞、雕塑、杂技、美术等艺术因素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戏剧艺术。戏曲的歌舞结合,其源流可追溯到一千余年前的唐代,当时就已有像《踏摇娘》这种最初的载歌载舞表演...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胡芝风中国戏曲艺术是一门集文学、歌、舞、雕塑、杂技、美术等艺术因素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戏剧艺术。戏曲的歌舞结合,其源流可追溯到一千余年前的唐代,当时就已有像《踏摇娘》这种最初的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经南戏、杂剧、传奇、地方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表演体系
戏曲表演
戏曲演员
时空处理
观众
布氏体
中国古典美学
戏剧观
“第四堵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四堵墙”索解偶记
被引量:
2
1
作者
耘耕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共7页
文摘
“第四堵墙”索解偶记耘耕编者按:最近我们收到耘耕先生论述有关“第四堵墙”的两篇文章,这是他早先发表的《透过“第四堵墙”……》(载浙江《戏文》1986年第3期)一文的续篇,是作者就同一命题进行更深入探索取得的新成果。“第四堵墙”一直是中外戏剧界争论的一...
关键词
“第四堵墙”
自然主义
观众
假定性
“孤独”
剧场性
舞台框
演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钥匙孔
分类号
J80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看镜头”的实践流变与美学价值——以美剧《纸牌屋》为例
被引量:
11
2
作者
马骏
机构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0,共4页
文摘
在叙事性电影和电视剧中,演员"看镜头"被当作是一种创作禁忌而鲜有使用。本文从戏剧"第四堵墙"的概念出发,探索"看镜头"之所以成为影视剧创作禁忌的根源,梳理戏剧中"看观众"和电影中"看镜头"的实践流变,并以美剧《纸牌屋》为例,探讨"看镜头"在当下电视剧创作与传播中的特殊效果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
“看镜头”
“第四堵墙”
《纸牌屋》
优越感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芝风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共5页
文摘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胡芝风中国戏曲艺术是一门集文学、歌、舞、雕塑、杂技、美术等艺术因素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戏剧艺术。戏曲的歌舞结合,其源流可追溯到一千余年前的唐代,当时就已有像《踏摇娘》这种最初的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经南戏、杂剧、传奇、地方戏,...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表演体系
戏曲表演
戏曲演员
时空处理
观众
布氏体
中国古典美学
戏剧观
“第四堵墙”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四堵墙”索解偶记
耘耕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看镜头”的实践流变与美学价值——以美剧《纸牌屋》为例
马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初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特征
胡芝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