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美国自然法理论走势 被引量:11
1
作者 埃尼尔.希曼 徐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9-145,共7页
自然法理论可从道德的、法律的等多个角度加以探讨。凡主张法之为“法”必得满足道德要求 ,或者说 ,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乃法具备的道德性这一观点 ,均属“交叠理论”。然 ,交叠理论与概念性法哲学相互交叉、渗透 ,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表达... 自然法理论可从道德的、法律的等多个角度加以探讨。凡主张法之为“法”必得满足道德要求 ,或者说 ,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乃法具备的道德性这一观点 ,均属“交叠理论”。然 ,交叠理论与概念性法哲学相互交叉、渗透 ,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当代美国自然法理论的基本走向和流派进行了考查 ,其中 ,尤以菲尼斯、富勒和德沃金等人的理论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美国 自然法 交叠论 新自然法主义 程序自然法 “第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演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铁汉 李军鹏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大体经过了产生、发展与反思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以追求社会和谐、社会均衡为目标的社会秩序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产生的标志;20世纪30年代后,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理论与福利国家...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大体经过了产生、发展与反思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以追求社会和谐、社会均衡为目标的社会秩序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产生的标志;20世纪30年代后,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理论与福利国家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西方社会建设理论逐渐走向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条道路”理论与“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社会建设理论进入了反思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理论 社会秩序理论 福利国家理论 “第三条道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创建民族化艺术与文化理论——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会林 王宜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年过八旬的黄会林教授幽默地自称是名"80后"。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个"80后"可不只是调侃意义上的说辞,黄先生的学术思维、行为方式和精神气质呈现的恰恰就是"80后"的状态。她的日程安排一向很紧张,节奏之快甚至是一般"80后"都无... 年过八旬的黄会林教授幽默地自称是名"80后"。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个"80后"可不只是调侃意义上的说辞,黄先生的学术思维、行为方式和精神气质呈现的恰恰就是"80后"的状态。她的日程安排一向很紧张,节奏之快甚至是一般"80后"都无法相比的。访谈者王宜文荣幸地受邀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来做黄先生专访,但2015年上半年黄先生日程很满:主持规模宏大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中央各部委以及北京市等决策部门各种咨议活动、还有众多的学术会议及研讨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会林 民族化 文化自觉 “第三极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机制——以乌镇的木心空间生产为例
4
作者 李萱凝 张高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1472,共12页
文章结合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综合应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手段,分析了海外成名的木心如何被中国内地的网络空间塑造为非典型“网红”,又如何从网络空间走到现实空间,并在乌镇的现实空间演变中发挥独特作用。研究发现:1)文化界、出... 文章结合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综合应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手段,分析了海外成名的木心如何被中国内地的网络空间塑造为非典型“网红”,又如何从网络空间走到现实空间,并在乌镇的现实空间演变中发挥独特作用。研究发现:1)文化界、出版方、自媒体、木心、读者/网民5个权力主体在网络空间将木心打造成为一个引起大众共鸣的“文学偶像”,这种权力进一步重构与之相关的现实空间;2)网络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影响包括地理重构、权力重构和诗性建构;3)网络空间改造现实空间的动力来源在于人们所建构的具有诗性色彩的想象空间,以及文学偶像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总的来说,网络空间已经不再只是现实空间的附庸,而是具有了主体性,空间生产研究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田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空间”理论 网络空间生产 现实空间 文学偶像 媒介地理学 乌镇 木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党的理论创新与政治归依
5
作者 曾瑞明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3,共4页
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党的理论创新是通过以下四条路径来实现的:从“阶级政治”过渡到“后阶级政治”,从全面规制走向注重实效,从注重结果平等到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并重,从传统政治运作方式到关注新政治问题。作为这一理论创新成果的“第三... 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党的理论创新是通过以下四条路径来实现的:从“阶级政治”过渡到“后阶级政治”,从全面规制走向注重实效,从注重结果平等到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并重,从传统政治运作方式到关注新政治问题。作为这一理论创新成果的“第三条道路”虽然提出了解决新时代复杂政治问题的新思路,却消解了西欧社会党传统的社会主义身份特征,使之在政治上完全溶合于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社会党 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理论创新 身份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欧社会党主要理论创新之解析
6
作者 张才国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27,共3页
西欧社会党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超越左与右的政治立场;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的转变;重构积极的福利政策;更加关注新政治问题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 西欧社会党 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与当代资本主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冉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资本积累论》是罗莎·卢森堡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自创作至今已整整一百周年。回顾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围绕这部著作的百年论战史,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者们一方面批评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是她在学理上对一个"虚假问题... 《资本积累论》是罗莎·卢森堡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自创作至今已整整一百周年。回顾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围绕这部著作的百年论战史,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者们一方面批评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是她在学理上对一个"虚假问题"作出的"幼稚回答",另一方面却又在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现象时不断地返回到卢森堡去寻求答案。这无疑令人好奇:这部著作的"魅力"究竟何在,以至于学术界在面对它时如此自相矛盾?本文试图回归该著文本去探寻卢森堡创立资本积累理论的总体逻辑,并在此基础上为现时代汲取一定的理论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积累论》 扩大再生产图式 “第三市场”理论 当代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风集团——骨头最硬的中国文学流派——纪念胡风诞辰一百周年及第二届胡风研究学术讨论会发言稿(2002.11)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观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文学流派 胡风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民族革命战争 大众文学 “第三时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斯大林指导中国革命的错误
9
作者 李梅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2-44,48,共4页
从1924年到1934年,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有的是由他直接发布的;有的是通过如鲍罗廷、罗明纳兹、米夫等国际代表,间接贯彻执行的,他们权力很大,在指导中国革命中所犯的错误、产生的恶果也特别严重。 (一)“三阶段”论的错误及对... 从1924年到1934年,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有的是由他直接发布的;有的是通过如鲍罗廷、罗明纳兹、米夫等国际代表,间接贯彻执行的,他们权力很大,在指导中国革命中所犯的错误、产生的恶果也特别严重。 (一)“三阶段”论的错误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陈独秀在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客观上与共产国际,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策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中国革命 斯大林 “第三时期”理论 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李立 党内斗争 反右倾 布哈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