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盗梦空间》的结构主义阐释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建威 吴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6-127,共2页
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盗梦空间》自全球热映以来,好评如潮。本文将从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出发,从内部结构透视并重新解读这部影片,运用"行动元模式"以及"符号矩阵"的主要理论来分析... 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盗梦空间》自全球热映以来,好评如潮。本文将从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出发,从内部结构透视并重新解读这部影片,运用"行动元模式"以及"符号矩阵"的主要理论来分析影片中三对相互对立的角色、现实与梦境及其负向所形成的矛盾,以探析其深层结构和意蕴,解构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素,从而拓展这一影片的内在深度,完整把握影片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盗梦空间》 “行动元模式” “符号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墟和重建:寻找“父亲”——对《小偷》的叙事分析和文化考量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敏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1,共1页
对结构主义者来说,无意义的存在现实是不可能的,是这些意义系统引发了这些故事。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就是故事的叙述语句是由行动元组成的聚合关系网。从叙事角度看,在《小偷》这一故事的行动过程中,六条线逐步呈现和完成,... 对结构主义者来说,无意义的存在现实是不可能的,是这些意义系统引发了这些故事。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就是故事的叙述语句是由行动元组成的聚合关系网。从叙事角度看,在《小偷》这一故事的行动过程中,六条线逐步呈现和完成,故事逻辑实现了完整。托多罗夫认为,故事中的行动可以简化为陈述句中的谓语,那么《小偷》这个故事就可以简化为五个陈述句。《小偷》的文化内涵,在于以小桑亚为代表,体现了苏联解体之后的新一代俄罗斯人,既有对传统和历史的自豪和追忆,也有在寻找和探索出路时的迷茫和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矩阵” 句法分析 桑亚 “父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