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意在笔先”——论文人画论中的笔墨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耕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2期10-15,共6页
笔墨,是传统文人画论关于创作技巧及各种媒介形式的总称.古人云:“意在笔先”,“意”不仅仅是指创作过程中的审美意象或形象,“意”落实到具体的笔墨操作上,“意”便包含一种技巧性的笔墨思维存在.在实现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
笔墨,是传统文人画论关于创作技巧及各种媒介形式的总称.古人云:“意在笔先”,“意”不仅仅是指创作过程中的审美意象或形象,“意”落实到具体的笔墨操作上,“意”便包含一种技巧性的笔墨思维存在.在实现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过程中,这种形式化、技巧化的笔墨思维始终构成一个中心转换环节.也正因为存在着这种中心围换环节,才是“胸中之竹”成功地确定为物态化的作品,使艺术进入了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在笔先”
文人画论
笔墨
技巧
“笔墨”
审美意象
形式化
“意”
审美体验
创作过程
创作素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笔墨变革泛议
2
作者
林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2期21-24,共4页
笔墨问题真该好好讨论一下了,一个世纪以来却都没搞清楚,再不讨论好,中国画的发展真要大受阻碍了.
关键词
“笔墨”
知其所以然
中国画
古代社会
表现性
董其昌
书画结合
笔墨
形态
黄宾虹
黄公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悟中国画水墨语言的自由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书林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4期6-7,共2页
中国画重写意,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美学基础,笔墨则是写意精神的载体。作为中国画的要素,笔墨不仅仅是表现形象的技巧,更蕴含着寄情于神的审美意趣。“笔墨”即中国画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语言,艺术创作中使用水墨语言的艺术形式是画家...
中国画重写意,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美学基础,笔墨则是写意精神的载体。作为中国画的要素,笔墨不仅仅是表现形象的技巧,更蕴含着寄情于神的审美意趣。“笔墨”即中国画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语言,艺术创作中使用水墨语言的艺术形式是画家心灵迹化、思想呈现、气质展示、学识修养综合表露的载体。个人偏爱语言越充分、越独特,艺术个性就会越鲜明。我个人偏爱洒脱自然的笔墨,狂野中自有章法,自由而中矩,无意而得意,不为而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家
水墨语言
自由性
“笔墨”
感悟
写意精神
艺术形象
美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健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78-81,共4页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张健伟中国绘画发展到今天,在表现技巧和表现内容上都发生了种种变化,然而,透过这些表象,我们仍然可以准确无误地识别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即已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符号,领略到中国绘画所体现的文化...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张健伟中国绘画发展到今天,在表现技巧和表现内容上都发生了种种变化,然而,透过这些表象,我们仍然可以准确无误地识别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即已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符号,领略到中国绘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绘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
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
绘画美学
中国绘画艺术
山水画
书法艺术
中国画
“笔墨”
“诗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要画出时代气息
5
作者
戴东方
《艺苑(美术版)》
1995年第1期4-4,共1页
漫步展厅,感闻不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只是零星地看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层的作品,心中一憾。
关键词
时代气息
艺术家
艺术表现
传统山水画
时代精神
作品
“笔墨”
天地山川
生活背景
认识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亦喜亦忧——中国画学科建设思考
6
作者
张友宪
《艺苑(美术版)》
1996年第1期16-19,共4页
多年来,有一个一直困扰教研室的问题,即:如何才能开展起以教学为中心内容的学术研讨活动?
关键词
中国画教学
学科建设
写意人物画
课堂教学
“笔墨”
教研室
高等艺术教育
教学任务
教学体系
中国画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墨“玄”话
7
作者
周京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水墨是中国画大家族中一呼百应、举足轻重的“当家人”,它之所以有如此威信,是因为在它的身上藏着一包有声有色、货真价实、积蓄了千百年的“干货”,那就是“笔墨”.真正有缘接近这个“当家人”并能够领略“笔墨”风采的,大概都有这样...
水墨是中国画大家族中一呼百应、举足轻重的“当家人”,它之所以有如此威信,是因为在它的身上藏着一包有声有色、货真价实、积蓄了千百年的“干货”,那就是“笔墨”.真正有缘接近这个“当家人”并能够领略“笔墨”风采的,大概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家人”和“笔墨”倒是通情达理,实实在在,而混在其左右附庸风雅,招摇过市的那个“闲客”却是个惯于装神弄鬼的半瓶之醋,它的雅号仅一个字:“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
中国画
任自然
“送”
无弦琴
画家
“真”
“竹林七贤”
哲学思想
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在笔先”——论文人画论中的笔墨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耕云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2期10-15,共6页
文摘
笔墨,是传统文人画论关于创作技巧及各种媒介形式的总称.古人云:“意在笔先”,“意”不仅仅是指创作过程中的审美意象或形象,“意”落实到具体的笔墨操作上,“意”便包含一种技巧性的笔墨思维存在.在实现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过程中,这种形式化、技巧化的笔墨思维始终构成一个中心转换环节.也正因为存在着这种中心围换环节,才是“胸中之竹”成功地确定为物态化的作品,使艺术进入了交流.
关键词
“意在笔先”
文人画论
笔墨
技巧
“笔墨”
审美意象
形式化
“意”
审美体验
创作过程
创作素材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笔墨变革泛议
2
作者
林木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2期21-24,共4页
文摘
笔墨问题真该好好讨论一下了,一个世纪以来却都没搞清楚,再不讨论好,中国画的发展真要大受阻碍了.
关键词
“笔墨”
知其所以然
中国画
古代社会
表现性
董其昌
书画结合
笔墨
形态
黄宾虹
黄公望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悟中国画水墨语言的自由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马书林
机构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
北京文史研究馆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4期6-7,共2页
文摘
中国画重写意,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美学基础,笔墨则是写意精神的载体。作为中国画的要素,笔墨不仅仅是表现形象的技巧,更蕴含着寄情于神的审美意趣。“笔墨”即中国画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语言,艺术创作中使用水墨语言的艺术形式是画家心灵迹化、思想呈现、气质展示、学识修养综合表露的载体。个人偏爱语言越充分、越独特,艺术个性就会越鲜明。我个人偏爱洒脱自然的笔墨,狂野中自有章法,自由而中矩,无意而得意,不为而为之。
关键词
中国画家
水墨语言
自由性
“笔墨”
感悟
写意精神
艺术形象
美学基础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健伟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78-81,共4页
文摘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张健伟中国绘画发展到今天,在表现技巧和表现内容上都发生了种种变化,然而,透过这些表象,我们仍然可以准确无误地识别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即已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符号,领略到中国绘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绘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
关键词
中国绘画
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
绘画美学
中国绘画艺术
山水画
书法艺术
中国画
“笔墨”
“诗意”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要画出时代气息
5
作者
戴东方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5年第1期4-4,共1页
文摘
漫步展厅,感闻不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只是零星地看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层的作品,心中一憾。
关键词
时代气息
艺术家
艺术表现
传统山水画
时代精神
作品
“笔墨”
天地山川
生活背景
认识领域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亦喜亦忧——中国画学科建设思考
6
作者
张友宪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6年第1期16-19,共4页
文摘
多年来,有一个一直困扰教研室的问题,即:如何才能开展起以教学为中心内容的学术研讨活动?
关键词
中国画教学
学科建设
写意人物画
课堂教学
“笔墨”
教研室
高等艺术教育
教学任务
教学体系
中国画艺术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墨“玄”话
7
作者
周京新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文摘
水墨是中国画大家族中一呼百应、举足轻重的“当家人”,它之所以有如此威信,是因为在它的身上藏着一包有声有色、货真价实、积蓄了千百年的“干货”,那就是“笔墨”.真正有缘接近这个“当家人”并能够领略“笔墨”风采的,大概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家人”和“笔墨”倒是通情达理,实实在在,而混在其左右附庸风雅,招摇过市的那个“闲客”却是个惯于装神弄鬼的半瓶之醋,它的雅号仅一个字:“玄”.
关键词
“笔墨”
中国画
任自然
“送”
无弦琴
画家
“真”
“竹林七贤”
哲学思想
手法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意在笔先”——论文人画论中的笔墨问题
张耕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笔墨变革泛议
林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感悟中国画水墨语言的自由性
马书林
《语言战略研究》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
张健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要画出时代气息
戴东方
《艺苑(美术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亦喜亦忧——中国画学科建设思考
张友宪
《艺苑(美术版)》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水墨“玄”话
周京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