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童画”中的“好人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谢翌
潘安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5,共8页
儿童对"好人"的体认是儿童道德体认中的核心内容。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对"好人"有着不同的理解。绘画可以帮助儿童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基于画图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关于"好人"的画作,能...
儿童对"好人"的体认是儿童道德体认中的核心内容。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对"好人"有着不同的理解。绘画可以帮助儿童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基于画图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关于"好人"的画作,能还原与诠释儿童眼中"好人"的形象与特质,探究儿童的"好人观"。儿童的"好人观"表现出偏爱同性、偏爱同龄人、偏爱特定职业、情境性、可塑性等几大特点,其形成受到儿童生活经历、儿童年龄发展特征、儿童想象等源于儿童个体的因素,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教师德育信念、同侪文化和新媒体的传播内容的合力影响。儿童"好人观"是德育课程目标设定与内容选择的重要"筛子",也是德育课程研制与实施的重要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人观”
“童画”
德育课程
课程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童画”中的“好人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谢翌
潘安童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潮阳实验学校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5,共8页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儿童道德共识建构研究"[15BZX114]
文摘
儿童对"好人"的体认是儿童道德体认中的核心内容。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对"好人"有着不同的理解。绘画可以帮助儿童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基于画图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关于"好人"的画作,能还原与诠释儿童眼中"好人"的形象与特质,探究儿童的"好人观"。儿童的"好人观"表现出偏爱同性、偏爱同龄人、偏爱特定职业、情境性、可塑性等几大特点,其形成受到儿童生活经历、儿童年龄发展特征、儿童想象等源于儿童个体的因素,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教师德育信念、同侪文化和新媒体的传播内容的合力影响。儿童"好人观"是德育课程目标设定与内容选择的重要"筛子",也是德育课程研制与实施的重要基点。
关键词
“好人观”
“童画”
德育课程
课程研制
Keywords
"view of good man"
"children' s paintings"
curriculum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童画”中的“好人观”
谢翌
潘安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