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站-城-人-产”融合的高铁新城产业发展策略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蔡鹏 付欣荣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95,共8页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高铁新城大规模的开发,其产业发展面临着与高速铁路站点所在城市发展不融合、与人的城镇化不融合等问题。产业已成为连接高速铁路站点、城市、人口的关键要素,“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已成为高铁新城...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高铁新城大规模的开发,其产业发展面临着与高速铁路站点所在城市发展不融合、与人的城镇化不融合等问题。产业已成为连接高速铁路站点、城市、人口的关键要素,“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已成为高铁新城开发建设需突出的理念,基于“站-城-人-产”融合发展理念的产业发展范式能够解决我国高铁新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对国内在建及建成高铁新城产业发展现状的梳理,总结高铁新城产业发展的普遍特征和面临问题,分析高铁新城“站-城-人-产”融合的模式,提出基于产业定位方向、产业体系导向、产业功能构成、产业实施路径的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案,为我国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新 业特征 发展问题 “站-城-人-产”融合 业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永春 周炯岚 +1 位作者 李娜 宫尚俊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度呈稳定增长态势,多极化现象渐显;在空间分异中,呈“西低东高”的地域差异,形成以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主的高水平聚集带。同时,“产-才-城”适配度的空间自相关显著为正,具有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保障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提升“产-才-城”适配度的关键因素,对外贸易水平、科技支出水平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作用稍弱,且存在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适配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产-储-用”多功能融合的零碳单元体形态特征与方案构建
3
作者 潘家华 吉治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开启全球从高碳化石燃料转轨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零碳发展进程。尽管零碳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成本竞争力持续提升,但由于对化石能源发展路径的依赖,以及...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开启全球从高碳化石燃料转轨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零碳发展进程。尽管零碳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成本竞争力持续提升,但由于对化石能源发展路径的依赖,以及对可再生能源量的充裕性与质的稳定性的存疑,风能、太阳能电力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仍受到严重制约。与此同时,储能、电动汽车、热泵等技术表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零碳产业链尚未耦合集成,零碳产业体系难以充分发挥其对高碳化石燃料产业体系的整体性替代优势,严重滞缓了零碳转型的进程。基于此,该研究从零碳风能、太阳能电力“产-储-用”多功能融合的视角,提出零碳单元体(zero-carbon energy prosumerage system, ZEPS)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整合可再生能源生产(零碳风能、太阳能发电)、能源储存(储能电池)以及终端能源消费(如各类用电设备、电动汽车、热泵等)等要素,系统集成一个既可独立运行又可连接电网的集零碳能源“产-储-用”于一体、功能完备的单元体,并解析其基本要素与典型形态。作为新型能源系统形态,ZEPS的治理构架呈现出自下而上的扁平化格局,对高碳化石能源自上而下的“产-输-配-终端用能”线性模式形成补充和变革。ZEPS具有可复制、易推广的普适性特征,能够实现与电网的互利共赢,在提升能源可及性与安全性、改善环境质量、减缓气候变化以及增进消费者福祉等方面展现出多赢潜力。ZEPS方案的构建与运行将引致经济社会系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需要突破基于高碳化石燃料体制机制的惯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能源转型 零碳转型 --”融合 零碳单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历程与动力机制——间断-均衡理论视角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茜 许祥云 黄志雄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6,共13页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借助政策范式理论,本研究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逻辑进行客观梳理与系统剖析。研究验证并拓...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借助政策范式理论,本研究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逻辑进行客观梳理与系统剖析。研究验证并拓展了间断-均衡理论的适用性,发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呈现渐进性均衡和突发性间断相结合的变迁样态,具有非线性发展特征。制度环境和价值理念是推动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焦点事件通过影响决策者注意力为政策变迁开启“机会之窗”。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供给、建立开放包容的政策场域、完善政策试点与保障机制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融合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理论 制度环境 价值理念 焦点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区节点-场所属性评估与优化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5
作者 郭雪飞 于晨 +1 位作者 杨森 李思成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在区域发展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背景下,站城关系面临转型重塑。评估铁路客站及其毗邻地区交通和城市属性的发展情况,对于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具有诸多助益。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站区针对此方面的系统性定量研究仍略显不足。结合我国铁路... 在区域发展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背景下,站城关系面临转型重塑。评估铁路客站及其毗邻地区交通和城市属性的发展情况,对于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具有诸多助益。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站区针对此方面的系统性定量研究仍略显不足。结合我国铁路站区发展的特殊性,基于贝托里尼的节点-场所模型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45个铁路站区进行属性评估与优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长三角铁路站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普遍节点属性较强,未能实现节点与场所属性的均衡发展。作为既有铁路站区的指标评估工具,本研究有助于修正影响铁路站区发展的不利因素,实现站区节点与场所的动态平衡发展,为我国更新以及新建站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与规划 融合 铁路 节点-场所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支撑临空经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团社 田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7,共4页
重点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与临空经济区的关系,解析城市轨道交通对临空经济区域之间引力的提升作用,促进“港”“产”“城”三者的融合,支撑临空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提出临空经济区城市轨道交通的布局模型,即:放射布快线—串联延伸布主线... 重点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与临空经济区的关系,解析城市轨道交通对临空经济区域之间引力的提升作用,促进“港”“产”“城”三者的融合,支撑临空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提出临空经济区城市轨道交通的布局模型,即:放射布快线—串联延伸布主线—连通布次线—空白布加密线。以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布设城市轨道交通网为例,展示了该分析方法和模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轨道交通 临空经济区 “港--”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捕集-热电联产灵活运行和绿证-碳融合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
7
作者 王强 聂子凡 刘宏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6,共10页
针对传统能源系统灵活性差、新能源消纳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碳捕集-热电联产灵活运行和绿证-碳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低碳调度模型.首先,引入储液罐对传统碳捕集电厂(carbon capture power plant,CCPP)... 针对传统能源系统灵活性差、新能源消纳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碳捕集-热电联产灵活运行和绿证-碳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低碳调度模型.首先,引入储液罐对传统碳捕集电厂(carbon capture power plant,CCPP)的灵活性不足进行改造,并构建出CCPP综合灵活运行模型;同时,考虑到传统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存在“以热定电”、“以电定热”限制,在CHP机组中引入卡琳娜循环和电锅炉,解耦CHP固定热电比,以改进CHP灵活输出模型.然后,将改进后的CHP与CCPP灵活模型相结合,构建CCPP-CHP联合灵活运行模型.最后,在IES中引入绿证和碳交易机制,通过研究这两种机制的关联性,并顾及系统的不确定性影响,提出了计及绿证-碳融合交易及条件风险价值理论(CVaR)的IES低碳优化模型.在算例仿真中,设置不同的场景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在提升系统经济性和低碳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灵活输出 碳捕集电厂 卡琳娜循环 绿证-融合交易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融合视角下的大城市中心城区高铁设站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源园 吴磊 曾鹏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8-140,共13页
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强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也促进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在大都市区乃至城市群内部高铁出行日常化、公交化的背景下,城市内高铁站点的选址对于提... 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强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也促进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在大都市区乃至城市群内部高铁出行日常化、公交化的背景下,城市内高铁站点的选址对于提升城市效率往往有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历史上铁路站点的选址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历史条件下的高铁站点选址远郊的现实原因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目前城市发展和高铁出行不断增加的现状,讨论了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高铁站点的必要性,并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站”和“城”两维度对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效益(交通网络效益和经济集聚效益)进行分析,结合对重庆北站和重庆西站为实证案例的成本分析,探讨“站-城”融合视角下的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点枢纽 中心 “站-”融合 网络效应 外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枢纽站“站-城”融合的概念框架与思考 被引量:20
9
作者 郭源园 杨林川 崔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9期10-17,共8页
近年来,我国高铁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铁枢纽站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将枢纽站点的开发与城市的发展-体化,即"站"与“城”的有机融合问题。文章通过对"站-城"融合概念的梳理,结合当前我... 近年来,我国高铁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铁枢纽站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将枢纽站点的开发与城市的发展-体化,即"站"与“城”的有机融合问题。文章通过对"站-城"融合概念的梳理,结合当前我国大城市内部高铁枢纽的建设背景和快速的城市发展需求,深入解读我国城市高铁枢纽站点的"站-城"融合内涵,建立了基于产业、城市功能、土地利用、空间开发、接驳及管理为核心维度的宏观和微观分析框架,提出“站-城”融合需要强化功能开发一体化、 要素配置一体化、空间利用一体化以及接驳管理一体化。同时,对我国当前“站-城”融合设计的现实制约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枢纽 "-"融合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中国南方短时强降水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0
作者 周璇 罗亚丽 郭学良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44,共12页
对比分析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时地面降水资料和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南方地区2008—2013年4—10月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融合降水数据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融... 对比分析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时地面降水资料和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南方地区2008—2013年4—10月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融合降水数据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融合降水数据所反映的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特征与站点资料一致,并能更好地描述地形的影响;(2)短时强降水的季节变化与东亚夏季风进程和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密切相关;(3)短时强降水与暴雨日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趋势相似,4月下半月—10月上半月,超过60%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暴雨日,同时短时强降水也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短时强降水暴雨日数占总暴雨日数的比例(68.6%)普遍高于非短时强降水暴雨日(31.4%),但是短时强降水暴雨日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和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时空分布特征 对比分析 短时强降水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融合降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的克隆及CPB-ST融合基因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炯 许崇波 +2 位作者 冯书章 朱平 殷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2-378,共7页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 ,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 930bp的 β -毒素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Ⅰ和EcoRⅠ对PCR产物进行双酶切处理 ,然后 ,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载体质粒 pET ...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 ,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 930bp的 β -毒素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Ⅰ和EcoRⅠ对PCR产物进行双酶切处理 ,然后 ,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载体质粒 pET - 2 8C(+)的多克隆位点 ,转化至受体菌BL2 1(DE3)中。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分析和PCR扩增检测。证明重组质粒 pECB2中含有产气荚膜梭菌的 β -毒素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 ,明确了克隆的 β -毒素基因在重组质粒中的连接向位和阅读框架是正确的。利用已构建的另一重组质粒pXST1(带有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耐热性肠毒素ST基因 ) ,通过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处理 ,将切下的ST基因片段定向连接到 pECB2重组质粒中CPB基因的下游。经特定酶切分析鉴定 ,得到了理想重组子质粒pECB -ST1,CPB -ST融合基因在重组质粒 pEC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荚膜梭菌 β-毒素基因 ST基因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β融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同锁 李翠莲 +2 位作者 赵士豪 张红兵 赵宝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54-4856,共3页
应用PCR技术,首先从A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株NCTC64609中扩增出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片段,然后从C型产气荚膜梭菌C58-1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930 bp的β-毒素基因,并将α-毒素基因和β-毒素基因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BV221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MCP... 应用PCR技术,首先从A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株NCTC64609中扩增出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片段,然后从C型产气荚膜梭菌C58-1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930 bp的β-毒素基因,并将α-毒素基因和β-毒素基因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BV221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MCPAB,转化受体菌BL21(DE3),得到重组菌株BL21(DE3)(pMCPAB)。对重组菌株诱导的表达产物进行ELISA检测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高效表达α-β融合蛋白。免疫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免疫的小鼠可抵抗α-毒素和β-毒素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荚膜梭菌 α-毒素 β-毒素 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际化产教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的职业院校实践 被引量:28
13
作者 邱金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8,共5页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改革,在集中跨国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打造跨国合作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广产教融合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服务东盟中小企业发展;...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改革,在集中跨国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打造跨国合作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广产教融合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服务东盟中小企业发展;深化国际化办学改革,树立国际交流合作品牌等方面开展办学实践。在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背景下,未来职业院校国际化产教整合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对接,明确产教合作方向;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服务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机制,推进高水平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 职业教育 国际化办学 融合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域产业承载系统适配性的“产-城”互动规律研究——兼论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祥炎 刘友金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前,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两大国家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了时空耦合态势。把握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互动演化规律,找准两大国家战略的契合点,有利于两大战略在中西部地区的协同实施。文章对世界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演化... 目前,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两大国家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了时空耦合态势。把握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互动演化规律,找准两大国家战略的契合点,有利于两大战略在中西部地区的协同实施。文章对世界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演化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互动的适应性成长阶段模式。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外在形式是产业规模聚集与人口规模聚居,内在本质是地域产业承载系统的不断升级与完善,因此,遵循"产-城"互动规律,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地域产业承载系统动态适配是中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西部地区应以提升地域产业承载适配能力为主要抓手,合理引导新一轮产业转移,最终实现有产业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业承载系统 承接业转移 新型镇化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β2-ε毒素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宫旭颖 葛俊伟 +4 位作者 乔薪瑗 唐丽杰 姜艳平 崔文 李一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为研究产气荚膜梭菌α、β、ε3种主要外毒素的免疫原性,构建基因亚单位多价疫苗,本研究通过PCR分别扩增α-β2及ε3种毒素基因,分别克隆于p Pro HT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Pro-α-β2-ε,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这3个目的基因的融合表达... 为研究产气荚膜梭菌α、β、ε3种主要外毒素的免疫原性,构建基因亚单位多价疫苗,本研究通过PCR分别扩增α-β2及ε3种毒素基因,分别克隆于p Pro HT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Pro-α-β2-ε,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这3个目的基因的融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α-β2-ε毒素融合蛋白大小约9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其免疫BALB/c小鼠后,分别利用A型和B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素对免疫鼠进行攻毒,并测定免疫鼠血清中抗体对毒素的中和活性。结果表明,免疫鼠对A型和B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1 LD100和2 LD100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和60%以及100%和80%。体外中和试验显示,免疫鼠血清稀释为1∶20时,对1 LD100A型和B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的中和效率均可达到100%。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α-β2-ε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有效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有效组分,为产气荚膜梭菌多价候选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荚膜梭菌 α-β2-ε毒素 大肠杆菌 融合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空间结构与地域模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左昕 林李月 +1 位作者 朱宇 柯文前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63,共6页
基于对城-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新理解,依据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视角对现有维度进行二分类,构建包括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的城-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空间自相关和泰尔指数,... 基于对城-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新理解,依据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视角对现有维度进行二分类,构建包括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的城-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空间自相关和泰尔指数,探讨省域尺度上城-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地域模式。结果表明:(1)在组间差距的作用下,城-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综合水平、客观维度、主观维度发展程度均表现出典型的非均衡性;(2)城-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综合水平、客观维度、主观维度都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明显的集聚中心,但三者间的集聚呈梯度下降态势,区域粘滞水平是主导机制;(3)城-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呈现出明显的首位特征和长尾特征;(4)可划分为4种地域模式,包括发展龙头型、维度短板型、潜力挖掘型和落后追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空间结构 地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联培安全学科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从科教融汇到产教融合
17
作者 佟瑞鹏 王乐瑶 +3 位作者 韩吉祥 张姜博南 康荣学 安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为培养兼具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安全学科)人才,探索从科教融汇走向产教融合的安全学科育人实践。首先,分析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概念,结合新修订的《学位法》,分析科-产-教融合的内涵要求与育人框架;然后,基于宏... 为培养兼具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安全学科)人才,探索从科教融汇走向产教融合的安全学科育人实践。首先,分析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概念,结合新修订的《学位法》,分析科-产-教融合的内涵要求与育人框架;然后,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构建育人体系、管理机制和培养方案等安全学科科-产-教融合育人实现路径;最后,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和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为例,围绕安全学科培育育人种子、打造育人苗圃并收获育人硕果。结果表明:协同国家安研院的安全学科科-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教育、科研与产业3个要素,促进安全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学科 国家安研院 科教融汇 融合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城市理论的产业园区规划策略研究——以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四东 李林 +3 位作者 钟源 陈春林 雷俊 李骏轲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93,共10页
边缘城市是美国郊区化的产物,产业园区是我国拉动经济和拓展城市空间最重要的载体,两者都是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通过对美国边缘城市的现象观察及其与我国产业园区的比较研究,从城市、区域、网络三视角,提出产... 边缘城市是美国郊区化的产物,产业园区是我国拉动经济和拓展城市空间最重要的载体,两者都是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通过对美国边缘城市的现象观察及其与我国产业园区的比较研究,从城市、区域、网络三视角,提出产城融合化、功能复合化、环境品质化、城镇体系化、数字智慧化等基于边缘城市理论的产业园区规划策略,并以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边缘城市理论运用于城乡规划实践。同时,立足"边缘城市=边缘+城市"解构,提出边缘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立足职住平衡的城市功能中心化;活力在于"边缘"——立足网络协同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形态格局建构,并指出边缘城市依托规模互借协同效应,促进城市形态沿单中心-多中心-城市群演替、空间结构沿等级化-(扁平化)网络化-一体化演化,已成为城市区域走向多中心网络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兴生长点或战略性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业园区 规划策略 融合 中国-泰国崇左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体治理:逻辑、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建云 缪朝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7,56,共8页
实体化日益成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向。在产教融合实体治理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三种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委托-代理关系在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如产教融合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道德风险、多主体围绕产教融合的效用目标不... 实体化日益成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向。在产教融合实体治理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三种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委托-代理关系在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如产教融合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道德风险、多主体围绕产教融合的效用目标不完全一致、层层分包导致产教融合质量下降等。这些困境应通过构建信息透明化机制、动态绩效考核机制、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实体 委托-代理关系 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产-景-村”融合度评价及优化研究——基于AHP-GIS混合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馨心 王进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现代化建设对乡村聚落原乡景观的侵蚀日益严重,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针的现实瓶颈,成为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共生理论,从村民视角探讨“产—景—村”融合度,有助于在乡村建设行动中促进现代乡村产业和传统乡村景观的... 现代化建设对乡村聚落原乡景观的侵蚀日益严重,是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针的现实瓶颈,成为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挑战。基于共生理论,从村民视角探讨“产—景—村”融合度,有助于在乡村建设行动中促进现代乡村产业和传统乡村景观的统筹发展。以河北省保定市大汲店村为例,首先,采用专家评分、问卷调研及实地访谈方法,结合AHP-GIS及SPSS 24.0软件,就该村“产—景—村”融合度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提炼,构建出乡村产业景观和聚落景观融合度评价模型。随后,借助Python获取乡村产业POI点,并通过ArcGIS探究乡村产业景观和聚落景观的融合度以及融合特征。结果显示,大汲店村产业景观与聚落景观之间呈现出功能与空间的高度融合、传统人脉与特色生产技艺的低度融合、聚集中心化以及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空间肌理的保存与再造不再是乡村产业景观和乡村聚落景观融合的唯一措施。(2)要素渗透和人本导向层面的融合较易成为乡村产聚景观融合的短板。(3)主体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塑造是加深乡村产业景观与乡村聚落景观融合度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景观 聚落景观 融合度评价 --”融合发展 AHP-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