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复杂岩溶“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技术 被引量:35
1
作者 冯涛 蒋良文 +1 位作者 曹化平 王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研究目的:为提高复杂岩溶区高速铁路的勘察效率和精细度,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岩溶区"空""天""地"类勘察技术的适用条件、常规勘察技术优缺点以及新型勘察技术应用特点,从而提出各类岩溶区以及各勘察阶段岩... 研究目的:为提高复杂岩溶区高速铁路的勘察效率和精细度,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岩溶区"空""天""地"类勘察技术的适用条件、常规勘察技术优缺点以及新型勘察技术应用特点,从而提出各类岩溶区以及各勘察阶段岩溶综合勘察技术组合原则,进而构建复杂岩溶区高速铁路工程"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成套技术体系。研究结论:(1)"空""天""地"三大类勘察技术各有其技术特征及适用范围;(2)我国岩溶区分为高原岩溶区、过渡带岩溶区和岩溶化平原区三大类型,应根据所在岩溶区的地质特征和主要岩溶问题,针对具体的工程型式选择相应的勘察技术手段加以组合,开展综合勘察;(3)铁路工程地质各勘察阶段应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分别组合勘察技术,形成综合勘察模式;(4)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成套技术体系可解决艰险山区复杂岩溶勘察难度大、效率低、精细度差等难题,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岩溶区高速铁路的综合勘察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溶区 高速铁路 “空天地”一体化 综合勘察成套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天地”一体化技术的岩层采动损伤监测与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全生 李晓斌 +6 位作者 张凯 曹志国 郭俊廷 阎跃观 张村 徐祝贺 赵勇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2-413,共12页
矿区采动损伤监测是研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开采损害预警、减损设计的重要依据。由于西部特殊开采地质条件、生态损伤累积效应和传统开采沉陷监测技术在观测精度、数据处理、成本投入和监测效率等方面的缺陷,从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角度出... 矿区采动损伤监测是研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开采损害预警、减损设计的重要依据。由于西部特殊开采地质条件、生态损伤累积效应和传统开采沉陷监测技术在观测精度、数据处理、成本投入和监测效率等方面的缺陷,从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提出采动损伤科学内涵并构建矿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以神东矿区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BDS+GPS进行控制测量,为地表形变监测提供高精度空间三维坐标;基于InSAR技术探究地表沉降量和形变速率的时空演化规律;采用无人机与现场实测方法厘清地裂缝发育规律与工作面推进速度、来压步距的对应关系;运用固定站式三维激光扫描精确获得地表下沉量;通过高密度电法和探地雷达揭示地下深层隐伏裂缝的发育趋势与部分岩层的离层现象。研究成果发现开采后地表存在抬升现象,在抬升与下沉交界处容易形成地裂缝。中部动态裂缝宽度变化存在“单峰裂隙”与“双峰裂隙”演化规律,前峰裂缝宽度约为后峰的1.5倍,前后峰值间隔10 d左右。通过InSAR精细观测区、GNSS控制点与三维激光扫描结果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得到工作面地表沉降云图和采动损伤数据信息,厘清基本顶周期来压、主关键层破断与地表主裂缝的周期性传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损伤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 地表沉降 地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董雅雯 洪永忠 +5 位作者 曾斌 陈胜兰 李玲知 贺煌 王晋昊 张文凡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51-56,68,共7页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全面整合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护林员等“天空地人”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搭建集成电子地图、物联设备展示、预警处置、扑火指挥、火情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平台——...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全面整合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护林员等“天空地人”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搭建集成电子地图、物联设备展示、预警处置、扑火指挥、火情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平台——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平台。该平台既能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感知系统对接,实现纵向、横向的资源数据共享互通,又能够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情监测预警能力,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管理现代化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降低火灾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 防灭火管理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火情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4
作者 江碧涛 温广辉 +1 位作者 周佳玲 郑德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随着智能化技术和无人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无人系统技术竞争中的制高点。本文从我国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 随着智能化技术和无人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无人系统技术竞争中的制高点。本文从我国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的发展需求出发,梳理了海空、空地以及海陆/海陆空等典型无人场景跨域协同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需求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从总体思路、体系架构、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4个层面,提出了推动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跨域协同技术稳健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无人系统应用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无人集群系统 跨域协同 协同控制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建设监测监管模式研究——数字化重塑农田建设监测监管新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农业农村部对农田建设及监测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当前农田监测监管模式比之前有明显改善,但在前期规划选址、建设过程动态跟踪和建后管护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重点解决... 农业农村部对农田建设及监测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当前农田监测监管模式比之前有明显改善,但在前期规划选址、建设过程动态跟踪和建后管护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重点解决。浙江省依托现有遥感、地面监测和数据分析建模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农田建设“前期规划、实施过程、建后管护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智慧“一张网”监测监管体系,用数字化重塑农田建设监测监管新模式,实现了项目布局合理规划、建设过程有效监督、建后动态监测预警,推动农田建设迈进数字智慧监测监管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空天地”一体化 农田监测监管 数字化重塑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