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鱼-鸭”共生模式的技术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孟祥杰 邹紫茵 +3 位作者 梁玉刚 王忍 黄璜 陈灿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共4页
为解决稻、鱼、鸭共生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水稻种植下混养鱼鸭的技术方案,并于2019-2020年在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实施。通过2年的观察发现,"稻-鱼-鸭"共生模式保证水稻生长发育的同时,也保持了鱼的水下生存环境及鸭的田间、水面... 为解决稻、鱼、鸭共生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水稻种植下混养鱼鸭的技术方案,并于2019-2020年在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实施。通过2年的观察发现,"稻-鱼-鸭"共生模式保证水稻生长发育的同时,也保持了鱼的水下生存环境及鸭的田间、水面活动空间;通过鱼鸭的活动及捕食,能有效防控田间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除草剂的施用;同时鱼鸭的粪便能够直接还田减少肥料的施用,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减轻农田污染有着重要作用;稻田中的深水域还有蓄水、缓解灌溉水短缺等作用。"稻-鱼-鸭"共生模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鸭”模式 技术要点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模式种养技术与前景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建欣 徐志军 +2 位作者 杨洁 李端奇 江汉青 《中国稻米》 2018年第2期24-27,共4页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对稻田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本研究从稻田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利用稻田生态位和食物供应链原理分析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科学性;从共生...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对稻田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本研究从稻田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利用稻田生态位和食物供应链原理分析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科学性;从共生田准备、水稻种植、共生对象的饲养、大田管理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技术流程;分析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复合共生模式 田生态 种养技术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鱼”共生种养技术
3
作者 李良玉 魏文燕 +5 位作者 唐洪 陈霞 杨马 张小丽 陈健 刘家星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39-40,共2页
成都市有宜渔稻田3万hm^2以上,非常适合发展稻田养殖。2017年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了6553hm^2,其中"稻-鸭-鱼"就有800hm^2。在"稻-鸭-鱼"共作系统中,鸭发挥着施肥、除草、除虫、松土的作用,稻田为鸭提供生活... 成都市有宜渔稻田3万hm^2以上,非常适合发展稻田养殖。2017年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了6553hm^2,其中"稻-鸭-鱼"就有800hm^2。在"稻-鸭-鱼"共作系统中,鸭发挥着施肥、除草、除虫、松土的作用,稻田为鸭提供生活、栖息的场所,它们之间互惠互利,既减少了饲料投喂量,化肥和农药施用量也减少了50%以上,该技术被列为了2018年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向全省发布。本文从增产增效情况、技术要点、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稻-鸭-鱼"种养循环技术作了全面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 共生 种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卢春玲 李丁未 +1 位作者 王文聪 何俊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文山州在稻田种养模式探索上做了许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养鱼,到辅以稻鱼工程设施(即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溜),发展到探索稻—鱼—鸭、稻—鱼、稻—泥鳅、稻—虾(小龙虾)、稻—鳝鱼等种养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与有条件的种植... 文山州在稻田种养模式探索上做了许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养鱼,到辅以稻鱼工程设施(即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溜),发展到探索稻—鱼—鸭、稻—鱼、稻—泥鳅、稻—虾(小龙虾)、稻—鳝鱼等种养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与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及休闲农业相结合,成立合作社,开办休闲农庄,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综合效益。本文对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州 高原特色农业 “稻-鱼-鸭” 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