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赋能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孟添 陆岷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7,共5页
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科技金融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通过梳理与整合相关领域的文献,构建数字技术、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理论逻辑框架,剖析当前科技金融面临的融资难点、供需双侧失衡及核心... 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科技金融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通过梳理与整合相关领域的文献,构建数字技术、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理论逻辑框架,剖析当前科技金融面临的融资难点、供需双侧失衡及核心制约因素等主要挑战,提出数字技术赋能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八条路径:一是以智能决策系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深化技术工具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三是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协同创新机制;四是构建多元化服务模式;五是构建科技金融数字生态系统;六是对区域科技资源进行优化与协同创新;七是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创新闭环;八是推动绿色科技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本文呼吁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与科技金融的融合,以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助力产业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产业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何以赋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龙 张琼月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6,共13页
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5—2022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能够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 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5—2022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能够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科技金融政策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政府科技支出占比以及加快科技人才集聚等途径实现。进一步检验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东部城市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较大,同时对试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可以正向溢出到邻近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城市数字技术创新 准自然实验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科技金融信用担保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添 陆岷峰 陈晓昕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3,共11页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及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为破解科技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结构性困境提供了全新契机。基于数字化背景,系统探讨了科技金融信用担保生态体系的建设路径,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信用评估体系优化、...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及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为破解科技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结构性困境提供了全新契机。基于数字化背景,系统探讨了科技金融信用担保生态体系的建设路径,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信用评估体系优化、风险分担机制智能化设计及多方协同模式构建中的核心作用。研究表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动态信用评估机制与人工智能驱动的风险分担模型,可实现信用信息的透明化和风险分担的智能化;数字人民币的高效流通则进一步提升了资金流转效率和担保精准性,从而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研究不仅为传统信用担保模式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政策制定者与科技企业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创新指导,对构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信用担保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信用担保 数字技术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海青 李卓艺 +1 位作者 梁志康 刘一蓉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3,共13页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科技金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能显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且政府科技拨款、企业研发投入对发展...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科技金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能显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且政府科技拨款、企业研发投入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较金融科技贷款更显著。科技金融可以通过提高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进而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由于产业集聚不经济的存在,科技金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效应存在基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单一门槛效应,当集聚水平超过门槛值时,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无显著促进作用。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当转移金融监管着力点、提高金融集聚水平可以强化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深化了对新质生产力驱动因素与科技金融综合效应的理解,并为探究与中国省级层面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科技金融政策及产业结构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技术产业集聚 金融监管 金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农业绿色生产率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金利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153,共6页
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 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提升农业绿色生产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东中部地区及相关性支持政策颁布后,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促进效应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数字金融推动农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农业绿色生产率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能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吗?——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自然实验
6
作者 周雷 应皓恬 王程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0,共16页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检验数字金融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实验条件。论文通过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六个试点地区2186家样本实体企业2019—2023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相关的试点项目能提升实体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北京、苏州、上海、南京的试点项目对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内涵指数的效果较为明显;而成都、杭州的试点项目主要提高了实体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和普惠金融机制来提升实体企业新质生产力,但是数字金融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尚未充分显现。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构建“金融元宇宙”等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数字金融守正创新,服务实体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实体企业 金融科技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研究——基于技术供给和产业需求视角
7
作者 肖仁桥 马博涵 钱丽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4,共11页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是提升制造业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是提升制造业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在中西部样本中显著为正,而对东部制造业效率的作用不明显,且对数字金融使用深度较高地区和绿色创新效率较低地区制造业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主要传导机制在于增强技术供给和诱发产业需求,且形成链式中介效应;数字人力资本、传统金融水平均正向调节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 技术供给 产业需求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驱动新质生产力跃迁:技术赋能与金融体系重构
8
作者 徐永利 赵亚斌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共7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逐渐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的重要力量。传统金融体系在服务效率、风险识别与资源匹配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创新型企业面临融资约束与市场响应滞后等挑战。通过分析金融科技在技术赋能与金融体系变革中...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逐渐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的重要力量。传统金融体系在服务效率、风险识别与资源匹配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创新型企业面临融资约束与市场响应滞后等挑战。通过分析金融科技在技术赋能与金融体系变革中的双重路径,可系统呈现其对新质生产力跃迁的驱动机制。金融科技通过数据整合与智能算法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决策精准性;同时,金融体系通过多层次市场设计、工具创新与弹性监管框架,为技术扩散构建适配性环境,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阶段向规模化应用转化。技术赋能与体系变革的协同效应体现为动态闭环:技术突破倒逼金融制度松绑和调整,制度创新加速技术推广和应用,市场反馈进一步反哺技术与规则优化。这种互动机制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破传统路径依赖,为新质生产力的高阶跃迁提供可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9
作者 文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赋能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赋能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仍然成立。科技金融政策在非资源型城市、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更能发挥比较优势,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更为显著。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科技人才集聚是科技金融政策助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科技金融政策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推动“本地—邻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研究结论为加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科技人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10
作者 徐亚平 徐甜甜 张波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6,共15页
高技术企业创新是引领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提升高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更是夯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基于此,本文收集了2007—2023年A股高技术上市企业数据,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 高技术企业创新是引领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提升高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更是夯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基于此,本文收集了2007—2023年A股高技术上市企业数据,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可以显著提升高技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赋能其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可以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增加创新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三条路径促进高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科技金融试点政策的促进作用对能级较高城市、资源禀赋较强地区的高技术企业更为显著。文章论证了加强科技金融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为推动科技金融服务高技术企业提供了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技术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投入、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省域创新质量提升
11
作者 周茂春 谢沁怡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4,共12页
科技金融投入作为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在推动我国省域创新质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研... 科技金融投入作为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在推动我国省域创新质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科技金融投入显著促进省域创新质量,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科技金融投入通过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省域创新质量提升;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存在市场化水平单一门槛效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结合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揭示了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差异化影响。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技术交易活跃水平较高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省域创新质量提升的途径,并据此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投入 技术产业集聚 创新质量 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
12
作者 周健 郭昆宇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8,共14页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经济主体,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效支持。基于此,采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经济主体,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效支持。基于此,采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为其有效传导渠道。同时,该作用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在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程度较高地区、技术市场较活跃地区及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地区四个方面。此外,还发现科技人才供给和企业家精神的正向调节作用,以及政府罚没行为的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应强化科技金融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创业水平和助力企业成长,发挥各类政策和制度的激励作用,以此实现金融助力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 技术进步 广延边际 集约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颠覆式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产业链韧性
13
作者 戴西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7,共7页
科技金融政策作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对于增强制造业产业链风险化解能力、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7—2023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制造业产... 科技金融政策作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对于增强制造业产业链风险化解能力、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7—2023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颠覆式技术创新在两者间发挥的机制作用。主要结论如下:科技金融政策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科技金融政策能够通过加快颠覆式技术创新进程增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科技金融政策在高等级城市和高资本配置水平城市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链韧性 颠覆式技术创新 科技金融政策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知识产权试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皓 李华民 +1 位作者 吴非 常曦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结果... 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通过信息优化、风险承担能力跃升、数字创新活力提高等三种路径助力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特别地,知识产权保护是金融科技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外部制度条件,在开展知识产权示范的城市中,金融科技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力。研究结论不仅从区域溢出视角为理解金融科技效能提供了新经验,还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视角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数字化转型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平台发展——基于金融科技平台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敏 杨旭 +1 位作者 平卫英 李建强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1193,共13页
金融科技平台是数字化平台的代表,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握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的异质性是推动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基于企业发展维度、平台应用维度和... 金融科技平台是数字化平台的代表,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握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的异质性是推动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基于企业发展维度、平台应用维度和公众需求维度构建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其次,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影响的门槛效应,探讨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研究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在促进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时存在信息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当信息化水平较低时,促进作用明显;当信息化水平较高时,促进作用减弱。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技术创新对金融科技平台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其在欠发达区域的作用效果大于发达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平台 区域发展 数字化平台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基于数字技术和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能否成为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对于当前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农业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技术和...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能否成为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对于当前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农业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技术和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显著抑制农业产业链韧性。(2)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不利影响。(3)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田减灾抗灾、农业信息获取、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资金约束缓解是数字技术和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不利影响的有效路径。(4)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数字技术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不利影响,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则不利于这一缓解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 农业产业链韧性 数字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数字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晓钰 何宏庆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农业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数字普惠金...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农业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起到了双重门槛的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从地域差异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影响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少;从农业核心价值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在粮食主产区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基于此,提出了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范围,提高其数字化程度;减少“数字鸿沟”,促进农村金融的区域均衡增长;建立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效监管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农业 双重门槛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中裕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5,共18页
构建包含金融部门的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并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且政策效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 构建包含金融部门的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并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且政策效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机制分析表明,科技金融政策能够缓解金融摩擦、提高耐心资本占比、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进而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处在成熟期、风险承担水平较高、金融化水平较低、位于知识资本存量较高城市、位于城投债规模较低城市的企业,科技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驱动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也可为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关键核心技术 金融摩擦 耐心资本 创新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能否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企业绿色创新预期的门槛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桂舟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2,共5页
文章以2010—2021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机制是提升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进一步分析发现,民营企业、融资约束低企业、股... 文章以2010—2021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机制是提升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进一步分析发现,民营企业、融资约束低企业、股权集中度低企业,环境较好省、智慧城市、数字金融发达组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预期门槛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绿色创新预期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张慧萍 刘明月 郭健斌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呈边际递减的态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可以间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提出统筹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引导产业融合,加快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创新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