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创拓“无边界”教育的史家学区模式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欢
-
机构
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2,共3页
-
文摘
北京东城区史家学区着力创拓"无边界"教育的学区模式。一是以"和谐+无边界"为建设理念,以"种子计划"为核心战略,整体设计"无边界"学区。二是建立统分结合、纵横结合、收放结合的总体运行机制,以协同机制、流动机制、复盘机制、荣点机制和榜样机制,联动贯串管理全过程,构筑管理新生态。三是综合贯通任务层,通过打开价值边界、管理边界、校园边界、教研边界、培训边界、活动边界、课程边界、课堂边界、社团边界,携手推动校区建设、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
关键词
义务教育综合改革
学区制
“优教无类”
“盟、贯、带”
“种子计划”
“无边界”教育
学区管理委员会
史家小学
-
分类号
G629.2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无边界课程”:给成长无限可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欢
王伟
-
机构
北京史家教育集团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6,共4页
-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和谐教育理论下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FFB100113)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北京史家教育集团以"给成长无限可能"为课程理念,以培养"独立思想者、终身学习者、世界参与者"为课程目标,构建了富有史家特色的"无边界课程"体系。基于五大和谐支柱,建立了"无边界课程"的基本模型;依托五大课程群,形成了"无边界课程"的主体框架。其课程形态主要包括:基础性课程、多样性课程、自主性课程、开放性课程。课程评价的基本维度:"专注"与"绽放"。
-
关键词
“无边界课程”
课程模型
课程框架
课程形态
课程评价
课程群
“种子计划”
北京史家教育集团
-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