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化与政治生态学的社会生态系统演进机制研究——以杭州与西湖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鑫 +1 位作者 吴竑 吴承照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期77-82,共6页
科学认识社会生态系统演进机制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以文化与政治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适合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框架,识别了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5个演进阶段,并分析出系统演进中的3种潜在状态。自然、政治... 科学认识社会生态系统演进机制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以文化与政治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适合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框架,识别了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5个演进阶段,并分析出系统演进中的3种潜在状态。自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驱动力是影响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人类行为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中扰动的频率、大小和形式并改变西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西湖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潜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需求,西湖在不同系统状态下为城市供给不同类别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体而言供给与调节服务比例逐渐下降,文化服务逐渐上升,并且后者逐步成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别。杭州与西湖在长期的互馈共生中建立了社会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调节机制,其背后的生态智慧可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会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学 政治生态学 生态系统服务 变迁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空间视角下北京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思考 被引量:17
2
作者 边兰春 石炀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城市整体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既要体现对真实历史文化遗存和完整传统风貌的保护,又要充分重视对政策机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民生等相关因素的协同发展。社会—空间视角是在过程与机制、结果与影响...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城市整体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既要体现对真实历史文化遗存和完整传统风貌的保护,又要充分重视对政策机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民生等相关因素的协同发展。社会—空间视角是在过程与机制、结果与影响、策略与方法、目标与愿景等方面,对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过程中社会与空间问题的综合思考。探讨了在北京老城整体环境、不同历史街区以及居住院落内部等不同空间层次和尺度上,在社会—空间问题上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与难点,提出了重塑空间秩序与功能结构调整相结合、空间保护利用与社会结构梳理相结合以及空间行动单元与社区多元治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精准化、长效化的整体保护策略建议,并使之纳入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战略框架之中,有效推动历史街区保护理念的完善与实践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老城 历史文化街区 社会-空间整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人类学研究的两个整体性原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庄孔韶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6,共8页
在宗教教义解读、灵修和体验研究之外,人类学思考由信仰引申出的社会文化联系,它可能涉及到两种整体论的观察角度:一是涵盖生境的、组织的、意义的整体观。一是生物一文化整体观。
关键词 宗教人类学 生境-组织-意义整体 生物-文化整体 “华北四大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分层体系与农村社会稳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海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我国农村精英缺失与社会控制的弱化,以及贫富差距等,都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隐忧。因此,怎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引导构建农村社会合理分层结构,发挥农村精英等在农村社会控制方面的作用,对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维护农村... 我国农村精英缺失与社会控制的弱化,以及贫富差距等,都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隐忧。因此,怎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引导构建农村社会合理分层结构,发挥农村精英等在农村社会控制方面的作用,对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体系 农村社会稳定 中国 社会控制 政治-身份型” 行政权力 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社会心理应激对子代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高延 杨玉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1-493,共3页
关键词 社会心理应激 子代发育 垂体-靶腺轴 应激源 妊娠期妇女 适应过程 生理反应 整体心理 躯体健康 情绪反应 应对策略 交感神经 免疫系统 身心健康 存在 不平衡 多因素 刺激物 心理性 文化 社会 下丘脑 外环境 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政府—市场”观的学术史贡献:一个解释性框架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劭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8,共10页
习近平“政府-市场”观的学理性阐释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政府-市场”观实现了对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的两大超越:超越对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出和谐的政府与市场关系;超越“先市场—后政府”的因果逻辑,摒弃了... 习近平“政府-市场”观的学理性阐释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政府-市场”观实现了对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的两大超越:超越对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出和谐的政府与市场关系;超越“先市场—后政府”的因果逻辑,摒弃了以市场为唯一逻辑原点的思维方式。以这两个向度为依据,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类型学划分的解释性框架。在这一框架中,通过将习近平“政府-市场”观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进行对话,超越习近平“政府-市场”观所处的特殊时空背景,准确找寻它的学术史定位及其突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政府-市场” 西方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字革命”与五四“辩证反传统”的传统——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志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5,共9页
近40年来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问题不断引发争论,其焦点之一是传统以一元论为表征的“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能否构成五四文化思想的核心。围绕《新青年》发起的“文字革命”展开讨论,以其“文字-语言-思想”思维过程类比传统一元论整体... 近40年来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问题不断引发争论,其焦点之一是传统以一元论为表征的“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能否构成五四文化思想的核心。围绕《新青年》发起的“文字革命”展开讨论,以其“文字-语言-思想”思维过程类比传统一元论整体观,由此可以看出激进派反传统思路的演变过程。民族语言统一、文化断裂等现实原因使五四一代改变了直线思维和混沌整体观,代之以辩证的分析方法。内容与形式、思想与现实的二元论逐渐瓦解了“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进而使五四新文化运动呈现“辩证反传统”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文字革命 “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 “辩证反传统” 五四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育政策研究分类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8
8
作者 谢少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90,共8页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和实践范围或类别狭窄的现状,提出拓展范围与丰富基础理论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面临的挑战。在评价众多教育政策学者的分类法的基础上,尝试将教育政策研究在技术操作性层面上分为四大类。进而,...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和实践范围或类别狭窄的现状,提出拓展范围与丰富基础理论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面临的挑战。在评价众多教育政策学者的分类法的基础上,尝试将教育政策研究在技术操作性层面上分为四大类。进而,笔者以更高层次的社会观和科学观为依据,重点评述了占据当今国内外教育政策研究主流的六大理论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研究 分类 理论基础 社会 科学 理论流派 理性-综合理论 渐进主义 政治系统理论 团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是”与“应该”之间──兼与程仲棠先生商榷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茜蓉 程金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文对程仲棠先生对“是”与“应该”之间关系的理解,从历史-文化的视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休谟对“是”与“应该”关系的理解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他的理解作为一种批判意识,在本质上反映了现代性方案知识学建构的内在困难。从历... 本文对程仲棠先生对“是”与“应该”之间关系的理解,从历史-文化的视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休谟对“是”与“应该”关系的理解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他的理解作为一种批判意识,在本质上反映了现代性方案知识学建构的内在困难。从历史-文化的视野看,不同时代的“是”与“应该”之间的通约模式都是当时历史-文化实情的反映,是那个时代所达到的文明水平的历史表征。因此,对“是”与“应该”关系的哲学理解其实是一种历史-文化批判。程先生的方案一方面忽视了自然事实的社会历史内涵,另一方面,他仍然想建立一套关于“是”与“应该”关系的普遍的逻辑-哲学纲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法则 历史-文化视野 社会政治理性 现代性 生活世界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跨入共同体时代:现状与前景
10
作者 王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9,共10页
2003年10月,东盟提出了构建东盟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东盟共同体包括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近十多年,东盟制定和实施了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规划、路线图和行动纲领,并已取得较快的进展。东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单... 2003年10月,东盟提出了构建东盟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东盟共同体包括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近十多年,东盟制定和实施了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规划、路线图和行动纲领,并已取得较快的进展。东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区域政治发展和安全合作取得进展,区域社会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尽管2015年底东盟宣布共同体的建成,但要真正达到东盟共同体的发展目标仍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共同体 政治-安全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社会-文化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