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品拜物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吗?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惠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77-82,共6页
日本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河上肇在《资本论》的解释和宣传上曾经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在他1932年1月出版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却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他写道:“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由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存在反... 日本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河上肇在《资本论》的解释和宣传上曾经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在他1932年1月出版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却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他写道:“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由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存在反映于他们的意识而产生的”。“商品生产社会的拜物教是反映其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论”后来传入我国,流传至今,目前仍然是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翻开各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资本论》解说,其中绝大多数都坚持类似的观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几乎集中全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工作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辞典》,竟然把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经济范畴都划进宗教迷信的“拜物教”条目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 商品生产者 马克思 “社会意识” 神秘性 社会关系 社会意识 劳动产品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
2
作者 胡寿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43-49,共7页
肖前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是目下中国最权威的哲学教科书之一。但该书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上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六个方面:社会存在有两个概念;社会意识有两个视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对不上口径;社会存在... 肖前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是目下中国最权威的哲学教科书之一。但该书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上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六个方面:社会存在有两个概念;社会意识有两个视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对不上口径;社会存在和自然存在的界限不清楚;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划分不恰当;社会存在的界定不明确。本文就这六个问题依次作出了考察和评判,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 自然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社会关系 思想关系 生产方式 界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科学是社会意识吗? 被引量:1
3
作者 晁连成 《求是学刊》 1979年第3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社会意识 自然科学 社会存在 社会生产 自然界 哲学范畴 社会性质 自然规律 社会关系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存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4
作者 满都夫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8-24,共7页
1 人的实践(或劳动)对自然界和“社会存在”的对象性关系和对象化活动问题,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及以往全部哲学的根本差别所在。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既有共... 1 人的实践(或劳动)对自然界和“社会存在”的对象性关系和对象化活动问题,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及以往全部哲学的根本差别所在。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既有共性联系,亦有根本差别。其共性在于:它们都认为,除人与自然界之外,再没有第三种本体存在;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因此“自然界”是“物质第一性范畴”的本源本体存在。但是,人类社会是怎样生成、发展的,它怎样以“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以“人化的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以及人对社会存在的关系和“社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对象化活动 对象性关系 对象性存在 系列系统 社会化了的人类 内涵与外延 存在物 自然界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的构成与艺术的位置
5
作者 胡家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25-29,共5页
人类的生活是一种社会化的生活,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机体中。艺术在社会机体中有其特殊的位置。 汉语“社会”一词乃“社”与“会”的合成。在我国古籍中,“社”一般指用来祭神的地方,“会”即指集会。当代社会学界对“社会”的涵... 人类的生活是一种社会化的生活,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机体中。艺术在社会机体中有其特殊的位置。 汉语“社会”一词乃“社”与“会”的合成。在我国古籍中,“社”一般指用来祭神的地方,“会”即指集会。当代社会学界对“社会”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这里把“社会”理解为人类的群体组建起来的生存空间。所谓“社会机体”也就是这一生存空间诸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从心物关系看,社会机体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从组织关系看,社会机体包括“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首先是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社会机体 文学艺术 社会心理 社会存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经济基础 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师的文化职能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灿明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62-65,共4页
现代教师的文化职能王灿明教师是现代社会各阶层中掌握知识较多的一部分,能否充分发挥其人才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人们通常认为教师仅仅是“学校中的专业人员”,忽视他们在社会变迁、文... 现代教师的文化职能王灿明教师是现代社会各阶层中掌握知识较多的一部分,能否充分发挥其人才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人们通常认为教师仅仅是“学校中的专业人员”,忽视他们在社会变迁、文化更新及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师 文化职能 社会变迁 师范教育目标 社区教育 中国乡村教育 农村学校 教育理论 陶行知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