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间“社”组织的韧性生存研究——基于晋南村落的田野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柴书毓
高忠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社”组织是一种以血缘、地缘和信仰为媒介的村落社会组织形式,是基于民众日常交往、习惯及共同利益、需求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互动性的人群共同体,是民众围绕村落礼俗事务与公共事务展开自我管理与服务的单元。通过对晋南“社”组织的...
“社”组织是一种以血缘、地缘和信仰为媒介的村落社会组织形式,是基于民众日常交往、习惯及共同利益、需求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互动性的人群共同体,是民众围绕村落礼俗事务与公共事务展开自我管理与服务的单元。通过对晋南“社”组织的经验观察发现,“社”组织是历史与现实互动的反映,具有较强的韧性,表现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样态:信仰主导型、家族主导型、地缘主导型和复合型。进而阐明“社”组织韧性生存的内在逻辑,包括乡土性、实践性和互补性三个方面,这是“社”组织能够在村落中长久保持良性运行的关键。在现代化进程下,“社”组织作为村落礼俗治理的核心纽带,在建构乡土社会秩序、补充和完善村落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成为村落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组织
实践样态
韧性生存
村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社”组织的公共性建构及其内在机制--基于晋南村落的田野考察
2
作者
柴书毓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31-139,共9页
“社”组织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本土性民间社会组织。公共性建构是晋南地区民间“社”组织实践及运行的重要表征,也是其参与村落社会治理的方式和价值所在。通过对晋南村落的田野考察发现:“社”组织的公共性建构包含共享性、...
“社”组织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本土性民间社会组织。公共性建构是晋南地区民间“社”组织实践及运行的重要表征,也是其参与村落社会治理的方式和价值所在。通过对晋南村落的田野考察发现:“社”组织的公共性建构包含共享性、共建性、共治性和共识性四个面向,涉及公共空间、公共事务、公共规则和公共精神四个方面。“社”组织公共性建构的内在机制包括其文化内生性、集体认同感、社会交往互动和共同规范准则。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社”组织的公共性,使其成为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的共同体。在渐趋原子化的村落社会,民间“社”组织的公共性建构对于实现现代乡土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民间智慧的承继及双创转化提供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组织
公共性
社
会治理
晋南地区
乡土
社
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社”组织的韧性生存研究——基于晋南村落的田野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柴书毓
高忠严
机构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变迁中的山西古村镇公共空间记忆和文化传承研究”(16BSH048)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汾河流域农业神话传说整理研究与民俗学专业课程建设”(2022YJJG127)。
文摘
“社”组织是一种以血缘、地缘和信仰为媒介的村落社会组织形式,是基于民众日常交往、习惯及共同利益、需求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互动性的人群共同体,是民众围绕村落礼俗事务与公共事务展开自我管理与服务的单元。通过对晋南“社”组织的经验观察发现,“社”组织是历史与现实互动的反映,具有较强的韧性,表现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样态:信仰主导型、家族主导型、地缘主导型和复合型。进而阐明“社”组织韧性生存的内在逻辑,包括乡土性、实践性和互补性三个方面,这是“社”组织能够在村落中长久保持良性运行的关键。在现代化进程下,“社”组织作为村落礼俗治理的核心纽带,在建构乡土社会秩序、补充和完善村落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成为村落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社”组织
实践样态
韧性生存
村落治理
Keywords
“She”organizations
practice patterns
resilience survival
village governance
分类号
C953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社”组织的公共性建构及其内在机制--基于晋南村落的田野考察
2
作者
柴书毓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31-139,共9页
基金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晋南村落传统资源传承转化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2023YJ046)
山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文化资源赋能乡村韧性治理研究”(RWSK2416)。
文摘
“社”组织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本土性民间社会组织。公共性建构是晋南地区民间“社”组织实践及运行的重要表征,也是其参与村落社会治理的方式和价值所在。通过对晋南村落的田野考察发现:“社”组织的公共性建构包含共享性、共建性、共治性和共识性四个面向,涉及公共空间、公共事务、公共规则和公共精神四个方面。“社”组织公共性建构的内在机制包括其文化内生性、集体认同感、社会交往互动和共同规范准则。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社”组织的公共性,使其成为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的共同体。在渐趋原子化的村落社会,民间“社”组织的公共性建构对于实现现代乡土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民间智慧的承继及双创转化提供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社”组织
公共性
社
会治理
晋南地区
乡土
社
会
Keywords
She organization
publicness
social governance
southern Shanxi province
rural society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间“社”组织的韧性生存研究——基于晋南村落的田野观察
柴书毓
高忠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间“社”组织的公共性建构及其内在机制--基于晋南村落的田野考察
柴书毓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