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媒体时代“硬”新闻如何“软”表达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邓安能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全媒体时代,"人人皆媒"。在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智媒体已经成为常态,"硬"新闻拥有了"软"平台和环境。对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使"硬"新闻"软"表达,更好地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与价值认同。"硬"新闻"软"表达,可以将碎片信息集成化,吸收核心信息,使之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将信息传播技术化,营造真实场景,吸引读者注意力;创新产品开发思维,彰显人文情怀;推动内容策划多元化,生动讲好人民大众的故事。
-
关键词
全媒体
“硬”新闻
“软”表达
产品思维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信息量与社会承受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何志武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
-
出处
《当代传播》
2003年第5期26-28,共3页
-
文摘
'入世'后我国传媒面临的最大竞争当属信息量的竞争.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信息的公开与交流,必然会经历从被动到自觉的过程.研究这种信息开放和信息交流的规律,减少被动性,增加自主性,就会大大缩短这一过程,有利于应对国际传媒的竞争.同时,提高信息化水平,也将成为我国国民素质建设的自觉选择.
-
关键词
信息量
信息交流
社会承受力
信息传递
“硬新闻”
负面新闻
敏感新闻
新闻传播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