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衡的转向──“破”与“立”与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钧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0,共4页
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围绕着“破”与“立”做了许多重要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破“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立“两结合”创作方法;破个体创作主体论,立集体创作主体论;破“批判现实主义”,立“革命的浪漫主义”。以《人民文... 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围绕着“破”与“立”做了许多重要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破“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立“两结合”创作方法;破个体创作主体论,立集体创作主体论;破“批判现实主义”,立“革命的浪漫主义”。以《人民文学》叙事策略的这种转向为标志,50年代末文学创作在总体上开始向“工具论”和“武器论”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与“立” 《人民文学》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的“破”与“立”
2
作者 王江燕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2,共3页
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抵御西方多党制错误思潮的干扰,就必须在政党制度理论上关注两点:一个是破,破除"多党竞争"才是民主政治标准的霸权话语系统和对于竞争性政党制度的迷信;一个是立,确立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多党合作政党... 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抵御西方多党制错误思潮的干扰,就必须在政党制度理论上关注两点:一个是破,破除"多党竞争"才是民主政治标准的霸权话语系统和对于竞争性政党制度的迷信;一个是立,确立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多党合作政党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同时展现多党合作政党制度中的普适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党制度理论 “破”与“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谟道德哲学中“破”与“立”的互维变奏理路研究
3
作者 张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
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休谟持守经验主义的哲学认识论立场,力图证伪"上帝存在",因为"上帝存在"是宗教神学道德观的基石。本文进一步从历史经验事实方面证明宗教不但无关道德,而且宗教还危害道德的观点,此即休谟对宗... 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休谟持守经验主义的哲学认识论立场,力图证伪"上帝存在",因为"上帝存在"是宗教神学道德观的基石。本文进一步从历史经验事实方面证明宗教不但无关道德,而且宗教还危害道德的观点,此即休谟对宗教神学道德观的"破";休谟论证了情感而非理性才是道德判断的基础,对宗教神学道德观与近代理性主义道德观的"破"是为建立"真宗教"及以情感为基础构建英国资本主义新时代所需要的道德规范进行奠基。"破"与"立"的互维变奏理路内蕴在休谟的道德哲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道德哲学 “破”与“立” 互维变奏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破”与“立”的统一
4
作者 韩文海 《学海》 1996年第6期8-9,共2页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破”与“立”的统一韩文海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破”与“立”的统一韩文海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与“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剥削阶级 对外开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防“左” 阶级斗争 思想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破”与“立”
5
作者 钱婉约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79-85,共7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封建传统的东西都面临危机,遭到唾弃,与此相应,民主、科学等各种资产阶级的新思想不断萌生,蓬勃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封建传统的东西都面临危机,遭到唾弃,与此相应,民主、科学等各种资产阶级的新思想不断萌生,蓬勃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一文,最初对封建史学展开了猛烈批判,提出要进行“史界革命”,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与“立” 中国资产阶级 二十世纪初 史界革命 《新史学》 梁启超 封建史学 政治制度 面临危机 封建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行内部经营机制“破”与“立”的思考
6
作者 程凤谷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40,共5页
对农行内部经营机制“破”与“立”的思考程凤谷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农业银行究竟怎样突破传统的、僵化的旧机制,建立适应商业化经营需要的新机制,尚需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进一步的回答。“旧机... 对农行内部经营机制“破”与“立”的思考程凤谷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农业银行究竟怎样突破传统的、僵化的旧机制,建立适应商业化经营需要的新机制,尚需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进一步的回答。“旧机制”主要弊端经营机制,简单地讲,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与“立” 农业银行 内部经营机制 商业银行转轨 比例管理 经营目标 业务经营 盈利最大化 资产质量 商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的八个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延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13,共5页
“破”与“立”的关系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我们的一贯方针,这也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成长,真善美的弘扬光大,与腐朽的旧事物和假恶丑之间的坚决斗争。毛泽东同志讲过,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这对破坏一个旧世界,破坏一个旧的... “破”与“立”的关系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我们的一贯方针,这也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成长,真善美的弘扬光大,与腐朽的旧事物和假恶丑之间的坚决斗争。毛泽东同志讲过,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这对破坏一个旧世界,破坏一个旧的生产关系,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一个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来说,尤其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其着力点应放在“立”上,放在建设上,以“立”推动“破”,再以“破”来巩固“立”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制度文明建设 物质利益 社会主义精神 正确处理 物质文明建设 “破”与“立” 人民群众 正面宣传为主 硬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学者谈北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国祥 《中国大学教学》 1998年第4期9-12,共4页
北大学者谈北大●本刊记者王国祥今北京大学一百年京师大学堂旧址是北大的诞生地(1898年)王国祥摄北大学者谈北大●本刊记者王国祥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作为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性质的国立综合大学,北大的百年庆典引起了... 北大学者谈北大●本刊记者王国祥今北京大学一百年京师大学堂旧址是北大的诞生地(1898年)王国祥摄北大学者谈北大●本刊记者王国祥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作为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性质的国立综合大学,北大的百年庆典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北大不平凡的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 “破”与“立” 北京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 思考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蔡元培 京师大学堂 优良学风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