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语言”:本真教学的有效生成 被引量:13
1
作者 唐露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4,共6页
"真语言"与"本真教学"两者之间有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建基于教学的教育性与生命性,发生于教育的典型视域(课堂),经由"教"与"学"在有效交往中共同生成的话语实践—... "真语言"与"本真教学"两者之间有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建基于教学的教育性与生命性,发生于教育的典型视域(课堂),经由"教"与"学"在有效交往中共同生成的话语实践——"真语言",正是"本真教学"有效生成的重要范式,是作为人的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和完善人格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语言” 教学 教育性 生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真语言”生成标准的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露萍 牟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4-57,共4页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教学是否有效。对“真语言”生成标准的探究既是为了提出标准,也是为了推进教学高质量地发展。“真语言”的生成标准应基于非量化的评判,主要体现在:“教”是否具有知识态度与... “真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教学是否有效。对“真语言”生成标准的探究既是为了提出标准,也是为了推进教学高质量地发展。“真语言”的生成标准应基于非量化的评判,主要体现在:“教”是否具有知识态度与关怀责任、学生是否获得全面成长、教学交往意义是否增殖等方面。这一标准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真正意义的建构交往观和完整意义的知识观,并融入对学生的关怀与爱,使学生不仅能实现认知的建构,而且还能促成其他积极品质的生成,最终构建有效交往的教学形式,激发有效交往的驱动力,调动有效交往的积极因素,提升有效交往的增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语言” “教” “学” 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有效交往 生成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