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呐喊》中“真的人”的形象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蒋永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2,115,共4页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就形成了"真的人"的观念。在《呐喊》中,这一文化理念演化成一系列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经历了"真的人"的高端呈现到"真的人"回归民众之过程。这个形象演变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呐喊》中...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就形成了"真的人"的观念。在《呐喊》中,这一文化理念演化成一系列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经历了"真的人"的高端呈现到"真的人"回归民众之过程。这个形象演变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呐喊》中人物形象间的关联,也展示了鲁迅揭露封建文化弊害首在"立人"即塑造"真的人",进而"立国"的内在逻辑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呐喊》 “真的人” 逻辑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人动物到“类猿人”,再到“真的人”(上)─—从鲁迅进化论看其早、前期思想体系的统一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钱振钢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3期4-12,共9页
从非人动物到“类猿人”,再到“真的人”(上)─—从鲁迅进化论看其早、前期思想体系的统一性钱振钢以往的鲁迅研究,虽然在对于鲁迅早、前期思想的基本性质、基本倾向的估定上,在对于鲁迅早、前期一些主要思想侧面的阐发上,已经取... 从非人动物到“类猿人”,再到“真的人”(上)─—从鲁迅进化论看其早、前期思想体系的统一性钱振钢以往的鲁迅研究,虽然在对于鲁迅早、前期思想的基本性质、基本倾向的估定上,在对于鲁迅早、前期一些主要思想侧面的阐发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在探究鲁迅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鲁迅 进化论 “真的人” 道文化 前期思想 道德原则 人性论 个人主义 道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人动物到“类猿人”,再到“真的人”(下)──从鲁迅进化论看其早、前期思想体系的统一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钱振钢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4期13-18,共6页
从非人动物到“类猿人”,再到“真的人”(下)──从鲁迅进化论看其早、前期思想体系的统一性钱振钢三、进化论与个性主义鲁迅著作中并无个性主义一词。这里所说的个性主义概念,他自己是用个人主义一词来表示。鲁迅在运用个人主义一... 从非人动物到“类猿人”,再到“真的人”(下)──从鲁迅进化论看其早、前期思想体系的统一性钱振钢三、进化论与个性主义鲁迅著作中并无个性主义一词。这里所说的个性主义概念,他自己是用个人主义一词来表示。鲁迅在运用个人主义一词时其内涵是有所变化的。《文化偏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个性主义 鲁迅 人道主义者 “真的人” 前期思想 个人主义 中西文化观 人道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与“真”——论鲁迅《朝花夕拾》的史料真实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临端 田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28,共7页
作为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鲁迅的《朝花夕拾》在处理自己生平历史时,所采用的不仅仅是历史“实录”的方式,还有必要的史实想象和虚构成分。《父亲的病》一文就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段,以自己厌恶的“衍太太”取代了自己所深爱的“... 作为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鲁迅的《朝花夕拾》在处理自己生平历史时,所采用的不仅仅是历史“实录”的方式,还有必要的史实想象和虚构成分。《父亲的病》一文就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段,以自己厌恶的“衍太太”取代了自己所深爱的“长妈妈”。《藤野先生》一文中所述史实,与原有的历史真实也有一定的距离。作为一种文学写作,“诗”与“真”即是艺术表达与历史实录,它们是鲁迅在写作《朝花夕拾》时处理史料的基本方式。其中,“善意与温情”的情感倾向,成为主导鲁迅写作《朝花夕拾》的重要因素。无论偏废了其中的哪一种表达手段,都会出现“理解的偏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幻灯事件 史料 “诗”与“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标记“真的”的互动功能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利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话语标记“真的”在序列结构的分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评价序列;2)回应序列;3)信息告知序列。其互动功能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强化认识立场;2)促进立场趋同;3)凸显互动话题。文章还探讨了交际双方认识状态对“真的”互动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真的” 话语标记 序列位置 互动功能 认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情”“实”“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6
作者 沈满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1,155,共9页
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向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提出了四个字的要求,即“真”“情”“实”“意”。“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表明的是一种立场;... 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向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提出了四个字的要求,即“真”“情”“实”“意”。“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表明的是一种立场;“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显现的是一种态度;“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的是一种方法;“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提出的是一种导向。“真”“情”“实”“意”四个字结合起来,就是要求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真情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情实意地搞好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真情实意地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奉献毕生的智慧和才情。习近平同志关于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做到“真”“情”“实”“意”的讲话,语言朴实,涵义深刻,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真”“情”“实”“意”总要求,本刊约请沈满洪教授结合高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实际,分享对“真”“情”“实”“意”的思想内涵、实践成就、根本要求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 “意” “真 哲学社会科学 “情” 繁荣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法“真-夏”身分秩序与臣邦统属关系——兼析刘敬“和亲”策略中的“风谕以礼节”
7
作者 王一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1,共7页
三代以来,华夏形成了以婚姻方式缔结与异姓国家政治统属关系的传统。身居西戎的秦人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并在经营巴蜀等臣邦的过程中采取了类似做法,通过塑造“真”与“夏”的身分秩序实现化夷为秦的目标。后来,刘敬也基于此种观念提... 三代以来,华夏形成了以婚姻方式缔结与异姓国家政治统属关系的传统。身居西戎的秦人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并在经营巴蜀等臣邦的过程中采取了类似做法,通过塑造“真”与“夏”的身分秩序实现化夷为秦的目标。后来,刘敬也基于此种观念提出和亲匈奴。他十分清楚汉匈在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格外强调对匈奴“风谕以礼节”,使之树立政治统属关系与宗法等级秩序同构的观念。长时段看,秦法中“真夏”的身分构建与刘敬的和亲政策都源于华夏文化中的“亲亲”“尊尊”意识,又是在新形势下对这一意识的创新性实践。特别是后者不仅在促使匈奴进入华夏天下秩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后世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夏”身分 臣邦统属 和亲 风谕以礼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思潮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建构
8
作者 王韬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我国学人对西方科学根本看法的转变是在近代,晚清学人在列强的枪炮下幡然醒觉,开始由“技”进于“道”地探查西方力量的奥秘;自晚清洋务运动以来,由敌人送来的厚礼——西方科学、技术——让学界意识到“崇文”传统的弊端,我国学界就此... 我国学人对西方科学根本看法的转变是在近代,晚清学人在列强的枪炮下幡然醒觉,开始由“技”进于“道”地探查西方力量的奥秘;自晚清洋务运动以来,由敌人送来的厚礼——西方科学、技术——让学界意识到“崇文”传统的弊端,我国学界就此步入了以科学否定文学的时期。文学在这一时期饱受訾抑;作为科学精神本质的纯粹理性,毋庸置疑地影响了我国近代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审美立场,带来了“求真”准则。但当时“唯科学主义”机械论对待传统文学遗产的方式,反而不是理性认知,而是刻舟求剑;科学与文学之间出现了一条特别的纽带:科学小说。这种兼有科技专业知识和文学幻想的作品,在当时便有许多翻译与创作的实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进于“道” 科学否定文学 “真”准则 科学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真我”:超越技术理性的教育诉求——帕克·帕尔默的教师观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帅 李晶 刘晓玫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4,共7页
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教师观的基本思想是教师"真我"理念。为试图解决现代性危机下技术理性冲击所带来的教师内心失序问题,帕尔默呼唤教师"真我"的复归。教师"真我"是教师本体意义上的真实与完整,得... 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教师观的基本思想是教师"真我"理念。为试图解决现代性危机下技术理性冲击所带来的教师内心失序问题,帕尔默呼唤教师"真我"的复归。教师"真我"是教师本体意义上的真实与完整,得益于教师充分的自我认识,指向自我本质的觉察和灵性的解放。帕尔默关注教师作为整体人的发展,在以人学为基础的教育视域中重新解读教师"真我",教师"真我"表现为以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为特征,以在悖论中把握统一为旨归。塑造教师"真我"是优秀教学的前提,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在职业生活中守护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真我” 技术理性 自身认同与自我完整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度副词修饰“真”、“假”及其理论阐释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志平 田祥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4,共6页
本文结合语料调查和语法功能的考察,认为现代汉语里的"真"、"假"具有典型性质形容词的各种特征,应是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在语言的发展中,"真"、"假"被程度副词修饰表现出不... 本文结合语料调查和语法功能的考察,认为现代汉语里的"真"、"假"具有典型性质形容词的各种特征,应是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在语言的发展中,"真"、"假"被程度副词修饰表现出不平衡性的特点。文章最后从理论上解释了造成"真"、"假"被程度副词修饰不平衡性,以及它们能够被程度副词修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 “假” 程度区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语言”:本真教学的有效生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唐露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4,共6页
"真语言"与"本真教学"两者之间有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建基于教学的教育性与生命性,发生于教育的典型视域(课堂),经由"教"与"学"在有效交往中共同生成的话语实践—... "真语言"与"本真教学"两者之间有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建基于教学的教育性与生命性,发生于教育的典型视域(课堂),经由"教"与"学"在有效交往中共同生成的话语实践——"真语言",正是"本真教学"有效生成的重要范式,是作为人的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和完善人格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语言” 教学 教育性 生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与“真”的哲学追问与语言学流派问题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利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6,共6页
西方语言学诸流派的思想源自于他们各自对语言之"是"与"真"的形而上哲学追问。我国语言学在世界上之所以尚无自己独树一帜的语言学流派,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我国语言学界没有关于语言的形而上学反思传统。仅仅... 西方语言学诸流派的思想源自于他们各自对语言之"是"与"真"的形而上哲学追问。我国语言学在世界上之所以尚无自己独树一帜的语言学流派,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我国语言学界没有关于语言的形而上学反思传统。仅仅认识到哲学对于语言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价值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懂得如何就什么是语言的本质、什么是语言学知识这类事关语言本身的"是"与"真"问题进行哲学的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与“真 语言哲学 语言学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天贵真:庄子的人生境界论及其美学精神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德礼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庄子 境界论 天人合 主客二分 “天” 审美观照 “真 最高境界 人生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词“真”的主观性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文贤 张易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96,共8页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副词"真"语义主观化的过程,将副词"真"的主观性意义概括为:"确认真实性"、"真实性程度高"、"主观评价",这三个意义的主观性逐渐增强。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副词"...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副词"真"语义主观化的过程,将副词"真"的主观性意义概括为:"确认真实性"、"真实性程度高"、"主观评价",这三个意义的主观性逐渐增强。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副词"真"不能出现的语境。最后,将研究结论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针对副词"真"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 主观性 副词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求真”理念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高鑫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从客观的历史,到书写的历史,历史编纂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中国史学的发达,举世无俦,而历史编纂学的发达,则是中国史学发达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史学理论高度发展,人们对历史认识之特点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的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从客观的历史,到书写的历史,历史编纂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中国史学的发达,举世无俦,而历史编纂学的发达,则是中国史学发达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史学理论高度发展,人们对历史认识之特点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的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相关的理论成果,在世界历史编纂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历史编纂学之发生、发展及嬗变的历史进行动态的系统的梳理,对其所蕴涵编纂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整理,无论是对中国传统史学遗产认识的深入,还是对我们今天的史学建设,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本期刊发的这组专题论文,首先就历史编纂与求真的问题,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价值,期望能对发掘、继承中国历史编纂学传统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 传统 根本要求 治史方法 “真 责任感 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美美事件:微博江湖“真”“假”困局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先红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60-61,共2页
如果说微博倡导的这种"极端透明度"可能会侵犯到个人隐私,令很多人"望微博而止步"的话,那么对于像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慈善机构和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却正是要大力倡导透明公开。
关键词 “真 江湖 事件 中国红十字会 个人隐私 慈善机构 服务部门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教“真”美观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显一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4-49,共6页
论道教“真”美观潘显一“真”,作为美学范畴是有其特殊蕴意的。当人在宗教中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宗教之神和上帝形象的时候,最高神和上帝必然集中了真、善、美,必然是宗教美学人格(即神性)理想的最高代表。在西方神学中,这种宗教... 论道教“真”美观潘显一“真”,作为美学范畴是有其特殊蕴意的。当人在宗教中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宗教之神和上帝形象的时候,最高神和上帝必然集中了真、善、美,必然是宗教美学人格(即神性)理想的最高代表。在西方神学中,这种宗教美学人格理想被表述为“真、善、美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 “真人” 道教美学 人格理想 “朴” 理想人格 人格美 《庄子》 道德经 《太平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真”解:本质内涵、核心特征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国辉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66,共7页
一、引言 美国课程评价专家迈克尔·斯克瑞文(MichaelScriven)于1967年首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并将其与终结性评价作了区分;1969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塞缪尔·布鲁姆(Benjamin Samuel Bloom)首次将二者... 一、引言 美国课程评价专家迈克尔·斯克瑞文(MichaelScriven)于1967年首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并将其与终结性评价作了区分;1969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塞缪尔·布鲁姆(Benjamin Samuel Bloom)首次将二者区别引入学习领域,同时强调如果将评价与分数脱离开来用于辅助教学,将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Bailey&Heritage,2008)直至1998年,布莱克和威廉教授通过对全球250篇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收益显著提高(Black&William,1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本质内涵 实践策略 “真 学习领域 终结性评价 著名教育家 199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什么是“真”科学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永贵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2-34,57,共4页
中学理科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从更深层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于是,大家非常关注并积极实践科学探究式教与学,相关案例可谓铺天盖地。其实,大多案例都是"伪"而非"真"科学... 中学理科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从更深层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于是,大家非常关注并积极实践科学探究式教与学,相关案例可谓铺天盖地。其实,大多案例都是"伪"而非"真"科学探究。何谓"真"科学探究?判断的基准至少应有两条:一是探究问题是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科学问题,二是探究过程应弥散着学生的科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问题 探究过程 “真”科学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失真与行为失范——真语文的现实困境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蓓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0,共4页
有幸阅读语文同人的《聚龙宣言》,为真语文的诤言和愿景感怀。真语文取“真”字的“本原”和“真实”之义。诸如旷日持久的语文课程性质之辩,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社会要求的不足,主因是尚未把握语文的“本原”,属于语文教与... 有幸阅读语文同人的《聚龙宣言》,为真语文的诤言和愿景感怀。真语文取“真”字的“本原”和“真实”之义。诸如旷日持久的语文课程性质之辩,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社会要求的不足,主因是尚未把握语文的“本原”,属于语文教与学的认识失真;教师语文公开课上作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性质 行为失范 “真实” 教学效率 “真 教与学 公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