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道德行为中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1
作者 范伟 杨颖 +2 位作者 郭希亚 林卓铭 钟毅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4-1436,共23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心理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特别是探究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抑制作用。实验1考察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内在神经机制。实验1通过发送者-接受者范式诱发被试的不道德行为,并通过... 本研究旨在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心理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特别是探究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抑制作用。实验1考察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内在神经机制。实验1通过发送者-接受者范式诱发被试的不道德行为,并通过个体对未知随机概率值的预测来测量自我欺骗。行为结果发现,在欺骗试次中,被试选择低于真实信念的比例显著高于在诚实试次中的比例。脑电结果发现,相比于诚实试次,被试在欺骗试次中会诱发更大的P2、N2以及P300成分。实验2通过道德标准启动任务,探讨对道德标准的关注如何影响自我欺骗。行为结果显示,在控制条件下,被试在欺骗试次中选择低于真实信念的比例显著大于诚实试次中诚实试次中的比例。脑电结果显示,在道德标准启动条件下,欺骗试次诱发的P2和N2成分显著低于诚实试次。这些研究结果可能表明在不道德行为中,个体易于形成虚假信念导致自我欺骗,而关注道德标准能有效抑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欺骗 道德行为 道德标准 信念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伪善的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鲁锦涛 郭帅帅 +2 位作者 王春燕 林文芳 郭晏伶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6,共13页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情境实验法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1通过情境实验对362名被试进行实验调查分析,发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下,随着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的提高,...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情境实验法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1通过情境实验对362名被试进行实验调查分析,发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下,随着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的提高,员工感知企业伪善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企业实质性社会责任行为中介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影响。研究2通过2(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高vs.低)×2(企业社会责任决策包容氛围:高vs.低)的情境实验对334份实验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对研究1结果进行了再次检验,进一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决策包容氛围强化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企业实质性社会责任行为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 员工感知企业伪善 重大突发事件 情境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信用理念看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
3
作者 龙文懋 齐慜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5,共9页
保密性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否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是认定商业秘密是否成立的前提。在我国,学理及司法实践中对于合理保密措施的界定均存在模糊之处。我国采纳的“实控”标准把商业秘密持有人是否能够实际控制商业秘密作为认定... 保密性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否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是认定商业秘密是否成立的前提。在我国,学理及司法实践中对于合理保密措施的界定均存在模糊之处。我国采纳的“实控”标准把商业秘密持有人是否能够实际控制商业秘密作为认定商业秘密成立与否以及是否予以保护的前提,其正当性存疑。从历史发展来看,商业秘密权利的产生因其天然的道德属性和后继发展的财产属性均与信用之概念存在紧密的联系。商业秘密权虽然已经演变为一种类型化的财产权,但无论是在竞争法语境下,还是在对商业秘密进行单独设权保护的语境下,都应当基于商业道德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信用理念对商业秘密法律规范进行学理上的解释。根据商业秘密权利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于合理保密措施的要求应当适当降低。在当前竞争法体系下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则应回归以侵权行为理论为支撑,强调对侵权行为正当性的判断,对权利的确权性判断仅作为侵权行为成立的证明要素,由“实控”标准转换为“宣示”标准以衡量保密措施是否达到合理程度,从而解决商业秘密保密性认定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 信用理念 商业道德 宣示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正的经济”是内涵道德的经济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小锡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3,共6页
经济概念不是纯物质或物质活动概念,它与道德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理解经济的基础或切入点的产权、经济活动的核心或前提的生产劳动、经济持续运行的分配与交换行为和最佳经济状态的"帕累托佳境"等,均与道德有着不可分离的十... 经济概念不是纯物质或物质活动概念,它与道德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理解经济的基础或切入点的产权、经济活动的核心或前提的生产劳动、经济持续运行的分配与交换行为和最佳经济状态的"帕累托佳境"等,均与道德有着不可分离的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真正的经济"是内涵道德的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真正的经济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面劳动、道德贸易与劳工标准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廷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27-32,共6页
本文站在劳工利益的立场上 ,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劳工标准与体面劳动、道德贸易之间的关系 ,剖析了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保护主义性质 ,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态度和策略。本文认为 :体面劳动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本文站在劳工利益的立场上 ,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劳工标准与体面劳动、道德贸易之间的关系 ,剖析了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保护主义性质 ,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态度和策略。本文认为 :体面劳动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对体面劳动的追求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遵守国际劳工标准 ,有助于推动体面劳动、道德贸易局面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标准 体面劳动 道德贸易 社会倾销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德容许行为”到“次道德”——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的丧失 被引量:4
6
作者 段文阁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
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是道德存在的意义,是道德导向功能、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发挥作用的理论前提。从“道德容许行为”到“次道德”范畴的提出,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正在丧失,道德的规范作用、引领作用日益淡化,道德已... 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是道德存在的意义,是道德导向功能、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发挥作用的理论前提。从“道德容许行为”到“次道德”范畴的提出,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正在丧失,道德的规范作用、引领作用日益淡化,道德已经跌出了“道德底线”。道德在沦为经济附庸的同时丧失自己的高贵品位。因此,道德建设必须高扬理想的旗帜,实现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性 道德评价标准 道德容许行为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来发展观的科学标准与道德标准双重逻辑演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明理 丁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通过发展来实现国强民富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念想,"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构成了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前者构成了评价发展的道德维度,后者则构成了评价发展的科学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 通过发展来实现国强民富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念想,"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构成了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前者构成了评价发展的道德维度,后者则构成了评价发展的科学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发展的科学标准与道德标准由自发到自觉曲折统一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的发展观是人道精神优先、科学精神阙如;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发展观是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双重变奏再到科学发展观确立;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的科学标准和道德标准的自觉融合与共生。这一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观 科学标准 道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终极标准新探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5,共9页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 ,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 ,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 ,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 :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 ,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 ,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 ,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 :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 :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 1 ,是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 ,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 :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分标准 2 ,是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 :“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它在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 ,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而在自我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表现为“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终极标准 道德目的 个人利益 功利原则 自我牺牲 社会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新媒体时代的精神“理想国”——大众传媒的道德研究及标准构建刍议 被引量:5
9
作者 吉爱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大众媒体以互联网诞生为标志,以规模空前、深度空前的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影响解放了人类潜能,发展了人的本质,也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众传媒所体现出的道德观构成了社会道德生态多极中的重要一极。... 大众媒体以互联网诞生为标志,以规模空前、深度空前的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影响解放了人类潜能,发展了人的本质,也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众传媒所体现出的道德观构成了社会道德生态多极中的重要一极。本文就道德功能的强化、道德标准的缺失和道德标准的构建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道德功能 道德标准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业质量标准操作性转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友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4,共6页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创造性地研发了学业质量标准,实现了学业成就评价由学科知识导向到核心素养导向的转变,这就使学业质量标准在教育教学中的操作性转化问题凸显出来。所谓操作性转化,就是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创造性地研发了学业质量标准,实现了学业成就评价由学科知识导向到核心素养导向的转变,这就使学业质量标准在教育教学中的操作性转化问题凸显出来。所谓操作性转化,就是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业质量标准的陈述结构与方式,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进行细化,然后在这些行为表现的引导下,以学科任务为核心,有机整合学科情境和学科大观念。由行为表现、学科任务、学科情境、学科大观念构成的四维操作框架是落实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抓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生成各种具体的教学与评价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成就表现 操作性转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夏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47,共5页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郭夏娟(杭州大学政治系)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约翰·密尔,因以新的姿态重倡功利主义原则而在西方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顺应时代需要,修正传统的功利主义理论,对功利主义道德标...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郭夏娟(杭州大学政治系)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约翰·密尔,因以新的姿态重倡功利主义原则而在西方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顺应时代需要,修正传统的功利主义理论,对功利主义道德标准重作解释。从功利主义道德标准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道德 道德标准 密尔 道德价值 感性欲望 逻辑起点 最终目的 义务论 效果论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逻辑结构 被引量:16
12
作者 项久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以一定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是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实质入手,分别探讨了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根本标准和具体标准,其目的是为了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 以一定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是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实质入手,分别探讨了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根本标准和具体标准,其目的是为了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逻辑结构。文章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标准本质上是对需要的反映;实践是最高标准;“三个有利于”是根本标准;具体标准是在根本标准指导下的具体化、系列化的价值尺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 价值评价标准 逻辑结构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终极标准新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海明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1,是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分标准2,是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它在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而在自我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目的 道德普遍的最终的目的 道德终极标准 无私利他 自我牺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道德考核量化标准的构建与前瞻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近年来,各地在实践中探索以量化的方法考评干部道德,这些探索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一些地方在实践中已经建立了试验性的干部道德量化考核体系,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程序和方法,并探索了考核结果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但就目前状况分析,干部道... 近年来,各地在实践中探索以量化的方法考评干部道德,这些探索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一些地方在实践中已经建立了试验性的干部道德量化考核体系,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程序和方法,并探索了考核结果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但就目前状况分析,干部道德量化考评的完善还需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当前必须理清干部道德量化标准的价值原则,即量化标准的构建必须以扩大民意参与范围为手段、以培育干部道德素养为主旨、以道德本身的发展规律为导向。只有把握这些原则,才能确保干部道德考核量化标准建设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道德素质 干部道德考核 量化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夏娟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10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道德标准 道德建设 道德价值 道德评价标准 道德规范体系 双重标准 道德观念 道德意识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茂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50-51,共2页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一个抽象标准和现实标准、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相结合的标准系统。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善恶标准,最高标准是至善。具体标准的制定必须遵守相应的准则,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结合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的...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一个抽象标准和现实标准、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相结合的标准系统。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善恶标准,最高标准是至善。具体标准的制定必须遵守相应的准则,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结合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职业道德 一般标准 最高标准 具体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标准于当今史学之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希中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59,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有些学者主张道德标准,但是道德标准在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地位是无法与以生产力发展、民族统一与团结和社会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作用标准相提并论的。《春秋》史观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不仅仅在于善恶褒贬,而且蕴涵一种中...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有些学者主张道德标准,但是道德标准在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地位是无法与以生产力发展、民族统一与团结和社会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作用标准相提并论的。《春秋》史观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不仅仅在于善恶褒贬,而且蕴涵一种中国特有的历史意识、一种著史理念、一种具有终极意义的信念,乃至一种信仰,并已泛化为一种文化精神,一种民族精神。正因于此,中国史学的道德标准具有了特殊功能,如对权势人物具有震慑作用;具有追罚和补偿功能;维护社会与历史公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评价 道德标准 史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标准辨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东黎 《现代哲学》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部分.而当前道德方面存在的混乱状况,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混乱,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我认为,主要是由道德标准的模糊或混乱所引起的.因此,对道德标准进... 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部分.而当前道德方面存在的混乱状况,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混乱,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我认为,主要是由道德标准的模糊或混乱所引起的.因此,对道德标准进行一番辨析,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既有利于澄清道德认识上的混乱,也有利于纠正道德行为上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标准 道德评价 社会主义道德 个人本位主义 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 社会本位主义 根本标准 道德理想 个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标准与评估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希贵 张成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14,58,共6页
本文论述了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估的意义,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估的十项标准,指明了实践评估的三项原则和主要方法.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思想道德标准 21世纪 素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终极标准的网络水军之道德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绍元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9-182,共4页
网络水军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受雇于人,通过专为他人发帖、回帖、删帖等方式制造话题,炒作民意的"伪网民"。因成员众多、组织严密、目的明确、危害严重而被人称为网络黑社会组织的网络水军,在网上删除真实信息,散布虚假信息... 网络水军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受雇于人,通过专为他人发帖、回帖、删帖等方式制造话题,炒作民意的"伪网民"。因成员众多、组织严密、目的明确、危害严重而被人称为网络黑社会组织的网络水军,在网上删除真实信息,散布虚假信息,制造虚假民意。根据是否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或者最大程度的满足公共利益的道德评价终极标准,网络水军"灌水"是一种不道德、不应该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水军 终极标准 道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