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与“看得见的手”的行动——兼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梁洪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34,共5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既有"看不见的手"引导的现实与必然,又有"看得见的手"行动的可能与必须。"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于引导市场供求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看得见的手"之所以行动,为的是弥补...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既有"看不见的手"引导的现实与必然,又有"看得见的手"行动的可能与必须。"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于引导市场供求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看得见的手"之所以行动,为的是弥补"看不见的手"引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不足与缺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现代市场经济,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应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 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及其批判述评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黎力 张红梅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5期31-36,共6页
作为经济学文献中最知名的比喻之一,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受到世人瞩目,甚至于过度关注。然而,就其本意而言,却存在诸多"重建",也遭到许多学者和学派的批判。旨在从学术界的各种"重建"中寻求&qu... 作为经济学文献中最知名的比喻之一,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受到世人瞩目,甚至于过度关注。然而,就其本意而言,却存在诸多"重建",也遭到许多学者和学派的批判。旨在从学术界的各种"重建"中寻求"看不见的手"的共同内涵,廓清并指出"看不见的手"实为一个分析框架;通过归纳该分析框架所具有的特征,回顾其所受到的各种批判,从而厘清该框架所存在的缺陷;最后则从斯密的角度对该框架进行"历史重建",提出一些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和误解的涵义,并强调其对现实的警醒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 批判 述评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理性与道德同情的有机结合——斯密“看不见的手”调节机制新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荣春 于小伟 朱海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8,共4页
经济思想史研究者一般认为,斯密在其经济理论中设置了一个"经济人"的概念,强调"经济人"的天生利己冲动,并以市场理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加以制衡,使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均衡和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事实... 经济思想史研究者一般认为,斯密在其经济理论中设置了一个"经济人"的概念,强调"经济人"的天生利己冲动,并以市场理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加以制衡,使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均衡和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事实上,斯密在私利与公益的调节问题上,也非常重视道德同情的调节作用,其"看不见的手"的核心思想是: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对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协调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市场理性与道德同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市场理性 道德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的内在联系——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景源 龚维丽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46,共15页
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都集中论证了一个观点:"看不见的手"。两部著作的两个"看不见的手"论证相隔17年,并且两部著作多次对应订正再版,其最终成果就是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理论经历了... 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都集中论证了一个观点:"看不见的手"。两部著作的两个"看不见的手"论证相隔17年,并且两部著作多次对应订正再版,其最终成果就是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理论经历了许多理论困惑和磨难:在历史上,长期被"亚当·斯密问题"纠缠;二百多年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又长期被意识形态的"姓资"迷雾笼罩。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在工场手工业基础上迎着人类文明而产生的,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人类文明的秘密。在历史上,它曾两次引起掠夺殖民地的战争,也被政治家披上民主的外衣进行颜色革命;现在又在单边主义下经受煎熬。可是它也在当今改革开放的世界经济中,闪耀着光辉。人类文明现在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新旧转型期,这与"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理解有重要关系。研究斯密的两个"看不见的手",旨在探讨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因此,消除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姓"资"的偏颇理解是首要任务,然后才能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5
5
作者 洪广欣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0-192,F0003,共4页
亚当.斯密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比喻指导人类行为的人性本能。人类的行动受到"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得到来自合理目标的激励引导,进而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人类活动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延... 亚当.斯密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比喻指导人类行为的人性本能。人类的行动受到"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得到来自合理目标的激励引导,进而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人类活动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延伸和误用,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已被淡化和曲解。人们普遍误以为斯密无条件地认可自由市场和自私的个人主义。在分析研究原著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作者在本文中对"看不见的手"这一斯密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理论阐释和观点厘清,对"看不见的手"从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 经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2
6
作者 吕荣娟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9,共2页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硬骨头,要想啃掉这块硬骨头离不开政府的作为。政府要用"看不见的手",取消阻碍就业结构转型和就业容量扩大的制度和政策,采取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劳动力市场...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硬骨头,要想啃掉这块硬骨头离不开政府的作为。政府要用"看不见的手",取消阻碍就业结构转型和就业容量扩大的制度和政策,采取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难 政府 “看不见的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十大理论缺陷 被引量:2
7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学刊》 2003年第6期67-72,共6页
本文围绕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内在结构提出和分析问题,结合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实践的历史,意在指出"看不见的手"思想固有的理论缺陷。这些缺陷,有的被后继者弥补,大部分仍处于未被认识到、甚至... 本文围绕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内在结构提出和分析问题,结合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实践的历史,意在指出"看不见的手"思想固有的理论缺陷。这些缺陷,有的被后继者弥补,大部分仍处于未被认识到、甚至被强化的境地。这对市场经济研究和实践十分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 理论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与政治发展——论亚当·斯密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凤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3-67,共5页
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虽然经常被视为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它还在政治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在批判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利用这只"看不见的手"揭示了他对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理解,指出人... 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虽然经常被视为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它还在政治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在批判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利用这只"看不见的手"揭示了他对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理解,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形成的"自然自由的制度"是最好的社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社会契约论 自然自由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帝之手”如何影响“看不见的手”——牛顿体系对斯密经济学思想的影响初探
9
作者 章平 刘启超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16-22,共7页
18世纪及其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受牛顿发现的影响。虽然牛顿的宇宙观和宗教思想,对后世科学的形成和道德的影响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牛顿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已经而且继续应用在智力活动中。在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亚当·斯密... 18世纪及其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受牛顿发现的影响。虽然牛顿的宇宙观和宗教思想,对后世科学的形成和道德的影响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牛顿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已经而且继续应用在智力活动中。在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亚当·斯密所建立的自发秩序体系(看不见的手),促成了社会科学的理论化。通读斯密相关文献,我们确信被奉为经济学鼻祖的亚当·斯密,不仅熟悉牛顿的哲学思想,并且尝试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思维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因此,从"牛顿的体系"来对照亚当·斯密根据理性自利为基点构建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将其视为根据一种抽象的社会法则来解释复杂社会秩序的尝试,是合理的。本文从牛顿的哲学思维、研究方法方面剖析了其对斯密所做研究和探索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体系 斯密 运动法则 看不见的手 上帝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与“商业社会”--亚当·斯密的自利观
10
作者 杨芳 卢少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129,共6页
18世纪的西欧,"自利"作为一种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成为众多思想家争论的敏感话题。斯密揭示了自利的两层含义——自保与虚荣,并通过阐释"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和利用斯多葛派的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观整合了其他思想家对自... 18世纪的西欧,"自利"作为一种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成为众多思想家争论的敏感话题。斯密揭示了自利的两层含义——自保与虚荣,并通过阐释"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和利用斯多葛派的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观整合了其他思想家对自利的理解。他肯定了在商业社会里,追求自利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并把制度作为联结自利和公益的纽带,从而使人们的自利追求摆脱了传统的道德谴责,也为抨击政府以公益为借口牺牲民众自利的暴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 自利 公益 商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在“看不见的手”作用下的“利己”与“利他”
11
作者 徐永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利他性 利己性 《道德情操论》 经济学体系 企业 悲天悯人 国民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兼谈青年教师的“器识”与“见识”
12
作者 秦国柱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青年教师 “看不见的手 大学教师 学校行政 “学会关心” 教学与科研 教师劳动 骨干教师 学术地位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构改革这只“看得见的手”--评《大学治理能力与机构布局》
13
作者 黄兆信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大学治理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然而,对大学内部设置的各个机构而言,它们更像是大学治理体系中“一只看得见的手”。一所大学设置多少个机构,有哪些机构在运作,都是我们看得见、模得着的。但回顾我... 大学治理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然而,对大学内部设置的各个机构而言,它们更像是大学治理体系中“一只看得见的手”。一所大学设置多少个机构,有哪些机构在运作,都是我们看得见、模得着的。但回顾我国近些年来推动的大学机构改革实践不难发现,职能部门的“部门主义”以及教学科研部门的“山头主义”仍然存在,并始终存在难以突破的“怪圈”,如在机构数量上的“膨胀-缩减-再膨胀”,在某些机构设置上的“折分-合并-再折分”。大学治理面临难以实现职能整合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等改革难题。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罗志敏教授的《大学治理能力与机构布局》,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给突破大学机构改革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读全书,其特点或者说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学科交叉融合 看得见的 机构布局 看不见的手 内部设置 改革困境 一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斯密已经看见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清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60,共10页
在西方道德哲学有关利己与利他二元对立架构的影响下,斯密试图诉诸"看不见的手"解答只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为什么能够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增进社会利益的难题,结果将它变成了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理念。然而,从道德哲学... 在西方道德哲学有关利己与利他二元对立架构的影响下,斯密试图诉诸"看不见的手"解答只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为什么能够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增进社会利益的难题,结果将它变成了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理念。然而,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分析他的经典论述可以发现,斯密在通过揭示交易通义自发地指认了交易者兼有利己和利他动机的时候,已经看见了那只被他命名为"看不见"的手,我们则可以凭借这只手说明市场交易行为何以既有可能增进社会利益、也有可能损害社会利益的复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 看不见的手 经济人 利己 利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的否定分析——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革命之一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志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于规范经济学中著名的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假说体系,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分别进行了辩证实证和形而上学实证,结论则分为冰炭不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论。马克思以全面、整体、系统的分析对斯... 对于规范经济学中著名的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假说体系,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分别进行了辩证实证和形而上学实证,结论则分为冰炭不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论。马克思以全面、整体、系统的分析对斯密假说体系中的自然秩序、二元人性论、功利哲学(经济人)、纯粹竞争、一般均衡、理想社会逐一进行了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辩证实证 否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中的市场经济:理解“看不见的手”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16
作者 王义高 孟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3,共4页
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经典理论验证了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市场经济的成功,可见“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价值毋庸质疑。尽管如此,中国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使我们花去了太多的时间,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还要花多少时间和付出什么... 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经典理论验证了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市场经济的成功,可见“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价值毋庸质疑。尽管如此,中国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使我们花去了太多的时间,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还要花多少时间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很好地理解“看不见的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富论》 看不见的手 古典经济学 转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哲学透视
17
作者 董建新 朱鸿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6,共6页
古典经济学的一代宗师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是对市场机制、市场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非经济行为的形象表述。这一理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社会现象的背后看到了左右这些现象的本质即客观经济规律,... 古典经济学的一代宗师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是对市场机制、市场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非经济行为的形象表述。这一理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社会现象的背后看到了左右这些现象的本质即客观经济规律,证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使经济学不再是一种纯现象的描述,从而进入了它的科学发展阶段。“看不见的手”理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理论、价值规律理论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之一。考察分析这一理论,对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具有促进人们认识、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条件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市场机制 客观经济规律 自然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与熵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18
作者 蒋昌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72-74,105,共4页
《老子》的“道”与“熵”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什么关系呢?这二者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那只“看不见的手”,又有什么关系呢?本文运用解释学的方法,从“道”、“墒”、“自然条件”三个方面对此作了回答。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里夫金 冲气 天地万物 熵定律 自然条件 机械论 世界观 静交替 知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
19
作者 雷平 王孝德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权力寻租 寻租活动 中小型企业 “看不见的手 经济人 制度创新 机关工作人员 监督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乃是“私人利害关系”
20
作者 王仲君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2期76-78,75,共4页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创获了一只“看不见的手”.二百多年来,那只“手”却象一个幽灵,老让人不可捉摸.学界诸说,莫衷一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创获了一只“看不见的手”.二百多年来,那只“手”却象一个幽灵,老让人不可捉摸.学界诸说,莫衷一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曰“看不见的手”就是价值规律;一曰“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笔者本着弄清是非之念,妄加查考.认定:“看不见的手”乃是“私人利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害关系 “看不见的手 前因 资本投向 资本用途 价值规律 社会利益 本意 《国富论》 自身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