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王朔与大众文化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卫东
-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0-102,共3页
-
文摘
王朔刚登上文坛时,大众文化还没有在中国生成,因此他在创作上没有作为。王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塑造的“痞子”形象是在文化领域带有革命色彩的人物,他偶然担当了中国大众文化在生成期的代言人。王朔介入影视时,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出现错误。王朔90年代由大众文化英雄沦为媒体小丑。
-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王朔现象
“痞子”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对王朔、张承志的评价
- 2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4-94,共1页
-
文摘
刘心武、何西来等人发表在《钟山》1996/1期上的《历史转型与知识分子定位》长篇对话,其中论及王朔、张承志。刘心武说: 王朔呢,你可以说他确实创造了一种“痞子精神”。说他“痞子”不冤枉。他对知识分子的否定,是从自我出发的,还没有扮“教主”、“教宗”或是一个大群体的发言人。痞子有两个特点:一是反规范。学院训练,规范语言这些他都受不了。他要突破,和“披头士”的情绪很接近的。他第二个特点是反责任,反崇高。除了解构坏的东西之外,把一些我们觉得不应该反对的东西,他也在那儿调侃。但是为什么我对王朔的宽容度更大一些呢?
-
关键词
张承志
王朔
刘心武
分子定位
知识分子
历史转型
从自我出发
规范语言
“痞子”
红卫兵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