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本义考证 被引量:4
1
作者 黄金贵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0-448,共9页
"病"的本义,今或作重病义,或作疾病义。通过对《诗经》等八部早期上古文献中的"病"、"疾病"用例考察,发现早期疾病义都用"疾","病"不用作疾病义,更无重病义;"疾病"连用,其... "病"的本义,今或作重病义,或作疾病义。通过对《诗经》等八部早期上古文献中的"病"、"疾病"用例考察,发现早期疾病义都用"疾","病"不用作疾病义,更无重病义;"疾病"连用,其"病"为形容词的危重义。进而通过对八部上古文献中"病"、"疾病"所有词义及其训诂的梳理,可定"病"的本义是困苦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本义“疾”疾 困苦义 上古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科接骨片治疗骨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及其“病-症-方”关联功效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雪婷 陈凛 +4 位作者 张苏雅 奚灏瀛 张宁 林娜 张彦琼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9-1929,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伤科接骨片干预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从“病-症-方”关联角度,探索该中成药品种的作用机制及其各功效组的配伍特点。方法首先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目的系统评价伤科接骨片干预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从“病-症-方”关联角度,探索该中成药品种的作用机制及其各功效组的配伍特点。方法首先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24年1月伤科接骨片干预骨折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研究内容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Stata 16.0版软件进行分析。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 v2.0)获得骨折临床症状表型相关基因集,再利用GEO数据库获得临床骨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集。同时,从TCMIP v2.0收集伤科接骨片所含化学成分及其候选靶标谱。构建“骨折相关基因-伤科接骨片候选靶标”互作网络,通过计算网络拓扑特征值,筛选核心网络靶标,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解析该中成药品种各功效组的作用机制。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4篇文献,样本量共计1293例,提示伤科接骨片对骨折的总有效率(RR=1.24,95%CI:1.18~1.31,P<0.001);“病-症-方”关联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伤科接骨片候选靶标所参与的通路主要分布于骨损伤的愈合、神经、血液系统调节和“免疫-炎症”调节等功能模块,且方药中不同功效组的作用特点各有侧重。结论伤科接骨片具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疗效,并可通过调节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矫正“免疫-炎症”失衡、维持骨和能量代谢稳态而发挥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清热解毒的综合功效。相关研究结果为明确伤科接骨片的优势疗效环节和临床定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接骨片 骨折 META分析 网络药理学 临床疗效 “病-症-方”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轻量化小麦病害检测方法 被引量:50
3
作者 马超伟 张浩 +3 位作者 马新明 王键霖 张永爽 张小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5,共9页
为提高小麦病害检测精度,实现将模型方便快速部署到移动端,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轻量化小麦病害检测方法。首先,使用PP-LCNet模型替换YOLOv8网络结构的骨干网络,并在骨干网络层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 为提高小麦病害检测精度,实现将模型方便快速部署到移动端,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轻量化小麦病害检测方法。首先,使用PP-LCNet模型替换YOLOv8网络结构的骨干网络,并在骨干网络层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 DepthSepConv)结构,减少模型参数量,提升模型检测性能;其次,在颈部网络部分添加全局注意力机制(global attention mechanism, GAM)模块,强化特征中语义信息和位置信息,提高模型特征融合能力;然后,引入轻量级通用上采样内容感知重组(content-aware reassembly of features,CARAFE)模块,提高模型对重要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使用Wise-IoU(weighted interpolation of sequential evidence for intersection over union)边界损失函数代替原损失函数,提升网络边界框回归性能和对小目标病害的检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大田环境下所采集的小麦病害数据集,改进后模型的参数量及模型大小相比原YOLOv8n基线模型分别降低了12.5%和11.3%,同时精确度(precision)及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相较于原模型分别提高了4.5和1.9个百分点,优于其他对比目标检测算法,可为小麦病害检测无人机等移动端检测装备的部署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轻量化 小麦 YOLOv8 PP-LC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盐与疾病:抗战期间内迁院所对川南痹病的防治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蓝贻茜 张大庆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6-349,共14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武汉大学、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国立同济大学来到川南,同时遭遇了地方病“痹病”,此病的诊治预防成为三院所研讨的新课题。川南痹病即地方性急性钡中毒,川南盐卤钡含量高而盐场制盐技术有限,因此盐中多含钡,导致痹病...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武汉大学、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国立同济大学来到川南,同时遭遇了地方病“痹病”,此病的诊治预防成为三院所研讨的新课题。川南痹病即地方性急性钡中毒,川南盐卤钡含量高而盐场制盐技术有限,因此盐中多含钡,导致痹病肆虐。本文分析了科学研究报告、新闻报刊、日记等资料以考察多主体互动合作防治痹病的过程。同济大学医学院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开展合作,通过生化实验和临床诊断证明痹病本质是“钡盐中毒”,防治的关键在于产盐提钡。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与地方政府合作,协助制定食盐钡含量的安全标准,开发产盐提钡技术并监督实施,开展食盐含钡检验工作,以保障食盐品质,维护盐销区军民的健康和安全,助力抗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地方性急性钡中毒) 钡盐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方联合泼尼松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龙世松 邱楚雄 +7 位作者 吴泽房 倪云美 董芬芳 覃娜 陈美妃 蒋新英 王世雄 曾显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肾病方联合泼尼松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贺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8例,参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药物治疗,试验组在使用泼尼松的... 目的探究中药肾病方联合泼尼松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贺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8例,参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药物治疗,试验组在使用泼尼松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肾病方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21%(32/38),显著高于参照组60.53%(23/38)(P<0.05),中药肾病方联合西药可明显增强疗效。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U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值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24 h UP、Scr、BUN值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肾功能改善优于参照组。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值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中药肾病方能加强消炎作用。治疗后,两组WHOQOL-BRE评分值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联用中药肾病方提高生活质量更佳。结论中药肾病方联合泼尼松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慢性肾炎 总有效率 炎症因子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外合并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越 易阳 +2 位作者 李楠 彭继超 刘笑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66-167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COPD患者常伴随一种或多种肺外合并症,这些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并对彼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但目前缺乏针对COPD及肺外合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COPD患者常伴随一种或多种肺外合并症,这些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并对彼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但目前缺乏针对COPD及肺外合并症的有效治疗方案。氧化应激是促氧化/抗氧化平衡的紊乱,是COPD及其肺外合并症的独立风险因子,但其涉及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氧化应激在COPD及其常见的肺外合并症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 氧化应激 肺外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病历内涵质量的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晓华 国淑鸿 +1 位作者 李强 杜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历内涵质量 质量管理工作 “病人选医生” 环节质量监控 中间环节 信息反馈 管理模式 检查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病区护理组长的设立与工作成效 被引量:10
8
作者 毛惠娜 宋红艳 刘雪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2期45-45,共1页
"病人选医生"是促进医疗机构内部改革的新举措.为合理利用护士人力和科室物力资源,我院打破了科室床位界限,成立跨病区交叉收治患者的综合病区.在综合病区尝试进行护理组长竞聘上岗及护理组长负责制,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区护理 科室 “病人选医生” 护理组 护士 患者 组长 综合 工作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病人选医生”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智 郑新力 +6 位作者 程桂兰 武华君 张立 王云华 许玉敏 刘媛 朱广玲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5,共2页
1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职工1167人,开放病床528张,日门诊量1800人次左右,是以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职工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我院从1998年9月1日起进行内部管理... 1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职工1167人,开放病床528张,日门诊量1800人次左右,是以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职工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我院从1998年9月1日起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适应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开展了让病人自选满意医生的服务方式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用人与分配机制改革,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为医院带来了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病人选医生”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阴、温肾阳颗粒及关键药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证结合”新药创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东峰 舒冰 +10 位作者 唐德志 张岩 赵永见 李晨光 王强 梁倩倩 崔学军 杨燕萍 徐浩 施杞 王拥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1期1768-1772,共5页
滋肾阴、温肾阳颗粒是在补肾益精法则和病症结合原则指导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中药小复方,通过系统分析施杞教授治疗POP的处方创制而成。POP临床研究证明,滋肾阴颗粒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改善肾阴虚证候;温肾阳颗粒能改善... 滋肾阴、温肾阳颗粒是在补肾益精法则和病症结合原则指导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中药小复方,通过系统分析施杞教授治疗POP的处方创制而成。POP临床研究证明,滋肾阴颗粒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改善肾阴虚证候;温肾阳颗粒能改善肾阳虚证候和生活质量。进一步研究还证明蛇床子-女贞子药对能够延缓去卵巢大鼠导致的骨丢失;上述中药有效组分通过调控BMP/Smad、Wnt/β-catenin、RANKL/RANK/OPG、Notch信号转导通路调控骨重建,体现了滋肾阴、温肾阳颗粒发挥双重调控的效果。本研究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临床试验研究、动物模型、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开展药物的研究,成为中医药临床转化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滋肾阴颗粒 温肾阳颗粒 “病证结合” 双重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病证效”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雅楠 张永煜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33,共6页
"病证效"结合的临床模式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趋势,该模式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疗效评价,能够凸显中医临床诊疗的优势。机体在病证状态和药物作用下,引起全身水平的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网络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 "病证效"结合的临床模式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趋势,该模式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疗效评价,能够凸显中医临床诊疗的优势。机体在病证状态和药物作用下,引起全身水平的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网络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考察和分析这些代谢的变化,可以探究病证本质,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本文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病证效"结合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将代谢组学运用到"病证效"结合研究中,有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效”结合 代谢组学 应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选医生”是推动医院内部机构改革的重大突破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虹 何忠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1期16-17,共2页
随着卫生部《关于实行病人选医生促进医疗机构内部改革的意见》文件的下发 ,病人选医生已经成为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主要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是病人选医生是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的重大突破 ;二是确立“... 随着卫生部《关于实行病人选医生促进医疗机构内部改革的意见》文件的下发 ,病人选医生已经成为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主要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是病人选医生是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的重大突破 ;二是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的重大突破 ;三是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体系的重大突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选医生” 机构改革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美”的文学呈现与指真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守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文学作品中 ,“病美人”、“文弱书生”之类的文学人物形象和文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 ,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文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 ,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文学作品中 ,“病美人”、“文弱书生”之类的文学人物形象和文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 ,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文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 ,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美上以及在整个传统文化的美学视野中 ,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品格缺席而“病态美”泛滥的现象。对“病态美”现象的分析与解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美” “病美人” 阉割 文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面颊部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颖 杨珍 +4 位作者 钱悦 朱里 涂亚庭 黄长征 陈思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Rosai—Dorfman病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淋巴结,亦可累及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累及皮肤时其皮损可表现为丘疹、结节、斑块,呈双侧对称分布的皮损较罕见。现将我科诊断的1例双侧面颊... Rosai—Dorfman病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淋巴结,亦可累及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累及皮肤时其皮损可表现为丘疹、结节、斑块,呈双侧对称分布的皮损较罕见。现将我科诊断的1例双侧面颊部皮肤Rosai—Doffman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病人选医生”的伦理学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晓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1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病人选医生” 医德 医患关系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Tunnel Structural Defects 被引量:2
16
作者 LIU Xuezeng FANG Maoliu +3 位作者 WU Dexing LI Yinping LIU Xingen LI Gang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676,I0005-I0024,共40页
Based on inspection data,the authors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mai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unnel structural defects.These defec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surface defects,internal defects,an... Based on inspection data,the authors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mai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unnel structural defects.These defec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surface defects,internal defects,and defects behind the structure.To address the nee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different defect types,the current state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is systematically reviewed.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Notably,the integration of machine vision an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ie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achieving crack detection precision of up to 0.1 mm.However,the non-contact rapid detection of internal and behind-the-structure defects remains constrained by hardware limitations,with traditional detection remaining dominant.Nevertheless,phased array radar,ultrasonic,and acoustic vibr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offering promising directions for detecting these challenging defect types.Additionally,the application of multisensor fusion technology in rapid detection equipment has further enhanced detection capabilities.Devices such as cameras,3D laser scanners,infrared thermal imagers,and radar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rapid detection.Future research in tunnel inspection should prioritize breakthroughs in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for internal and behind-the-structure defects.Efforts should also focus on developing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detection vehicles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inspect both surface and internal structures.Furthermore,progress in fully automated,intelligent systems with precise defect identification and real-time reporting will be ess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unnel insp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structural defect inspection techniques inspection equipment rapid insp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政论中的“病国”隐喻与中医思维——以《东方杂志》政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新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3-137,共5页
在以《东方杂志》为代表的晚清报章政论文中,把晚清中国比作一个"病人",并以中医诊断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其病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言论现象。这种"病国"隐喻代表了众多主张立宪改良的知识分子对晚清中国的一种非常普... 在以《东方杂志》为代表的晚清报章政论文中,把晚清中国比作一个"病人",并以中医诊断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其病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言论现象。这种"病国"隐喻代表了众多主张立宪改良的知识分子对晚清中国的一种非常普遍而独特的想像方式,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医思维密切相关。但是,以中医思维为典型体现的传统思维方式重视感悟和意会的特点,却使作者们在鼓吹立宪改良这项充分向西方靠拢的"现代性"事业时,常常陷入一种看似滔滔不绝而实际上却"辞不达意"甚至"理屈辞穷"的尴尬境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言说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论 中国想像 “病国”隐喻 中医思维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病人选医生”的改革实践
18
作者 杜智 郑新力 +6 位作者 程桂兰 武华君 张立 王云华 许玉敏 刘媛 朱广玲 《中国医院》 2000年第5期280-281,共2页
我院现有职工1167人,开放病床528张,日门诊量1800人次左右,以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职工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我院从1998年9月1日起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 我院现有职工1167人,开放病床528张,日门诊量1800人次左右,以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是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职工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我院从1998年9月1日起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选医生” 治疗 三级甲等医院 肝胆疾 教学医院 人为中心 术中 职工 实行 内部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mmon verrucous proliferative skin diseases under dermoscopy and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被引量:1
19
作者 ZHOU Lu FU Yule +7 位作者 HUANG Jian TANG Zhen LU Jianyun TAN Lina WANG Dan ZENG Jinrong WANG Jia GAO Lihua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5,共8页
Objective:Verrucous epidermal nevus(VEN),seborrheic keratosis(SK),verruca plana(VP),verruca vulgaris(VV),and nevus sebaceous(NS)are common verrucous proliferative skin diseases with similar clinical appearances,often ... Objective:Verrucous epidermal nevus(VEN),seborrheic keratosis(SK),verruca plana(VP),verruca vulgaris(VV),and nevus sebaceous(NS)are common verrucous proliferative skin diseases with similar clinical appearances,often posing diagnostic challenges.Dermoscopy and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can aid in their differentiation,yet their specific features under these tools have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This study aims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dermoscopic and RCM features of VEN,SK,VP,VV,and NS.Methods:A total of 121 patients with histo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verrucous proliferative skin diseases were enrolled.Dermoscopy and RCM imaging was used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these conditions.Results:Under dermoscopy,the 5 diseases displaye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VEN typically showed gyriform structures;SK was characterized by gyriform structures,comedo-like openings,and milia-like cysts;VP and VV featured dotted vessels and frogspawn-like structures;NS presented as brownish-yellow globules.RCM revealed shared features such as hyperkeratosis and acanthosis across all 5 diseases.Specific features included gyriform structures and elongated rete ridges in VEN;pseudocysts and gyriform structures in SK;evenly distributed ring-like structures in VP;vacuolated cells and papillomatous proliferation in VV;and frogspawn-like structures in NS.Conclusion:These 5 verrucous proliferative skin conditions exhibit distinguishable features under both dermoscopy and RCM.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2 noninvasive imaging modalities holds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errucous proliferative skin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DERMOSCOPY verrucous proliferation verrucous epidermal nevus seborrheic keratosis verruca plana verruca vulgaris nevus sebaceo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terer-Siwe病1例
20
作者 陈宏翔 黄长征 +5 位作者 李家文 吴志洪 严小枫 李娟 谭明 涂亚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74-675,共2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罕见的原因未明的疾病,又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病和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其中Letterer—Siwe病极为少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Letterer-Siw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