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电视文化新闻的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帆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电视文化新闻”节目 文化娱乐 大众文化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申启武 王灿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83,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一方面反映了传播者对广播电视媒介特性与新闻传播规律本体认知的逐步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的深刻影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一方面反映了传播者对广播电视媒介特性与新闻传播规律本体认知的逐步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的深刻影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历史演进中表现出的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平面走向立体,由板滞走向灵动的发展特征,是广播电视新闻在创新发展中努力回归本体的必然结果,也是受众本位意识在广播电视新闻创新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年 广播电视新闻 新闻节目 节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球同此凉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四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羽君 殷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现场直播 电视节目 直播节目 新闻现场 形态研究 点直播 电视直播 摄像机 共时 演播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类电视节目对档案叙事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勇 刘越 粟盛民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3,46,共4页
档案叙事是指档案形成者出于特定目的,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对历史事件及社会脉络进行选择与记录,再现过去发生的事件,从而呈现给大众的过程。档案类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兴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它依赖于最真实的档案材料,利用电视传播... 档案叙事是指档案形成者出于特定目的,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对历史事件及社会脉络进行选择与记录,再现过去发生的事件,从而呈现给大众的过程。档案类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兴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它依赖于最真实的档案材料,利用电视传播向大众传递历史概况和真实事件。叙事方式从单一的书本模式转化为了现代化的音像模式,从阅读档案到观看档案。本文从叙事方式、叙事历史、叙事内容和叙事思想四个方面分析了档案类电视节目对档案叙事的作用。在分析过程中,用了不同类型档案类电视节目的例子来加强其对档案叙事作用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档案叙事 叙事方式 叙事历史 叙事内容 叙事思想 文化思想 社会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三 被引量:6
5
作者 朱羽君 殷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节目 新闻访谈 形态研究 息社会 新闻传播 新闻事件 人性化 现场报道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情景语境——以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雪 丁晓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情景语境是传者与受众交流的言语环境,它包括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语境。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情景语境,具有大众传播语境背景下的人际传播、以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创造语境的两大特征。
关键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互动性 新闻深一度》 情景语境 大众传播语境 人际传播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镜头检测算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娜 罗航哉 薛向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59-1567,共9页
提出一种播音员镜头自动检测算法.利用播音员镜头频繁出现的统计规律,基于自动聚类方法找出候选播音员镜头,然后根据播音员镜头出现的时空特征,用神经网络分类器对候选播音员镜头进行确认,从而实现对播音员镜头的检测.该算法是自动分析... 提出一种播音员镜头自动检测算法.利用播音员镜头频繁出现的统计规律,基于自动聚类方法找出候选播音员镜头,然后根据播音员镜头出现的时空特征,用神经网络分类器对候选播音员镜头进行确认,从而实现对播音员镜头的检测.该算法是自动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建立视频数据库索引是必不可少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可有效地应用于视频检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 播音员镜头检测算法 视频信息检索 多媒数据库 视频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新闻:中国电视节目的“本土化”追求 被引量:12
8
作者 谭云明 易前良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
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 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新闻 电视节目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羽君 崔林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19,共3页
自美国CBS制片人唐·休伊特首创《6 0分钟》以来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已历 4 0年 ,成为各国电视舆论重镇 ;在中国 ,央视《新闻调查》亦已历 8年 ,是电视纪实文本的重要类型。本文试以《新闻调查》为例 ,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对其语言要素... 自美国CBS制片人唐·休伊特首创《6 0分钟》以来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已历 4 0年 ,成为各国电视舆论重镇 ;在中国 ,央视《新闻调查》亦已历 8年 ,是电视纪实文本的重要类型。本文试以《新闻调查》为例 ,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对其语言要素进行分析梳理 ,对诸如栏目定位、选题、调查过程、言语、环境、现场模拟、细节、节目时长、出镜记者等元素在文本结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阐释 ,以期在语言层面上对这一类节目有更为明确的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调查》 电视新闻 节目 栏目定位 记者 选题 调查过程 语言要素 言语 语言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姿态转变与高度提升--谈《民生大接访》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冷凇 张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65,共2页
电视民生新闻自勃兴之日起,不仅掀起了我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丰富了我国新闻理论与新闻样式,拉近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还成为了各个城市频道的生存支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电视民生新闻十几年的崛起、发展过程中,由于对... 电视民生新闻自勃兴之日起,不仅掀起了我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丰富了我国新闻理论与新闻样式,拉近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还成为了各个城市频道的生存支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电视民生新闻十几年的崛起、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其理解的偏误和盲目追求收视率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民生新闻市井化、庸俗化倾向明显,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尽管如此,民生新闻仍然具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电视新闻节目 创新 姿态 中国 第三次革命 庸俗化倾向 新闻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品质:电视纪录片——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六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羽君 殷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81,53,共5页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文化品质 电视节目 形态研究 参与式 个性化 摄像机 生存状态 记录方式 专题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国内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建构的多元认同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爱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78,共6页
2013年下半年以来,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建构了政治、文化、市场等多元认同,节目重新阐释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体现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和政治要求。在国内卫... 2013年下半年以来,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建构了政治、文化、市场等多元认同,节目重新阐释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体现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和政治要求。在国内卫视过度依赖引进模式的背景下,原创电视文化节目的出现体现了"文化自觉"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文化和娱乐的结合,又形成了对于市场的认同。但节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度依赖,使其很难向海外输出模式,由此,也失去了赢得国际认同的机会。如何塑造原创电视文化节目的品牌,并开发出能在海外进行推广的模式,是当前电视人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化节目 原创 建构 多元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嬗变之迹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何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3,共4页
本文从节目形态的角度,对电视新闻问世以来的嬗变、演进轨迹进行纵向历史的追踪与横向国别的比较。71年来,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顺次经历了五度嬗变,表现为五种常规形态,即声画两分形态、政治化形态、深度形态、娱乐化形态和民生形态。... 本文从节目形态的角度,对电视新闻问世以来的嬗变、演进轨迹进行纵向历史的追踪与横向国别的比较。71年来,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顺次经历了五度嬗变,表现为五种常规形态,即声画两分形态、政治化形态、深度形态、娱乐化形态和民生形态。但这些节目形态的演进并不是前后替代,而是一种叠加共生关系,共同丰富电视节目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节目形态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原创性电视节目发展的新路径 被引量:45
14
作者 王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6-154,共9页
近年出现的一批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节目选题的原创性电视节目,获得了观众与业界、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认可。在选题创意和设计制作上,这些节目抓住传统文化的某一个点或面进行具象化传播,在"老"选题上做新文章。走具有开创... 近年出现的一批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节目选题的原创性电视节目,获得了观众与业界、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认可。在选题创意和设计制作上,这些节目抓住传统文化的某一个点或面进行具象化传播,在"老"选题上做新文章。走具有开创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之路,既为电视节目在新的技术条件、社会语境下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有效的传播效果,发挥属于电视媒体的媒介议题设置功能;同时也可以有效唤醒受众内心民族归属性的文化意识,实现民族文化基因的有效传承和巩固,进而构建民族文化认同。这是增强电视媒体传播竞争实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竞技性真人秀 文化朗读类节目 议题设置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命题的提出及思考 被引量:23
15
作者 曾志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文在对受众及社会对主持人的关注、电视文化格局的当下现状、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的种种现象与问题以及播音主持理论研究的某些缺省等多个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这一命题。作为电视文化影响力... 本文在对受众及社会对主持人的关注、电视文化格局的当下现状、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的种种现象与问题以及播音主持理论研究的某些缺省等多个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这一命题。作为电视文化影响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节日主持人文化影响力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对节目主持人文化责任的一种规指,对电视文化、电视媒体自身文化品格提升的路径指南,也是为建设和谐文化,为民众提供一种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的战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主持人 文化影响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身体符号的凸显和重塑——兼涉对沪上电视娱乐节目海派文化身份模糊化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丹元 高莉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7,共11页
近几年来,娱乐节目异军突起,但娱乐节目之间相互"抄袭"的势头令人感到担忧,沪上电视娱乐节目日益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便是最有力的佐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特征的海派文化在沪上娱乐节目的创作中难觅踪影,一向... 近几年来,娱乐节目异军突起,但娱乐节目之间相互"抄袭"的势头令人感到担忧,沪上电视娱乐节目日益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便是最有力的佐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特征的海派文化在沪上娱乐节目的创作中难觅踪影,一向以"注重变通和创新"著称的上海,其鲜明的城市品格和地域特色在沪上娱乐节目中也逐渐消隐。当下,身体符号的非理性传播不断挤兑着娱乐节目对人们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消费,也让娱乐节目自身陷入了模仿的困境,身体成为炫耀的资本和令人艳羡的对象,电视画面上不断放大的身体符号在成为"力比多转移"的平台之后,也在刺激着人们内在欲望需求的进一步膨胀。因此,如何唤醒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新意识,如何强化娱乐节目的身份指征,怎样处理身体、娱乐、欲望、精神和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该如何在商业文化中以理性的审美态度重塑娱乐节目是当下电视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 电视娱乐节目 海派文化 身体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话语功力研究——以《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敏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59,共3页
本文通过对《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的主持话语的个案研究,阐述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应遵循的四个原则:角色原则、一致原则、和谐原则和愉悦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主持人能够在特写新闻场景中游刃有余,不断提高自身的主持... 本文通过对《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的主持话语的个案研究,阐述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应遵循的四个原则:角色原则、一致原则、和谐原则和愉悦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主持人能够在特写新闻场景中游刃有余,不断提高自身的主持功力,同时不断提升栏目品牌和媒体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电视新闻访谈 话语功力 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现场”:法制电视节目的新闻化探索——以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尹鸿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6,共3页
近年来,电视法制类节目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法治在线》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在诸多法制类栏目中备受注目,被认为是把法制题材与电视新闻手段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本"个案研究"关注《法治在线》... 近年来,电视法制类节目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法治在线》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在诸多法制类栏目中备受注目,被认为是把法制题材与电视新闻手段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本"个案研究"关注《法治在线》,邀请该栏目的执行制片人、记者以及学界专家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讨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电视新闻频道 《法治在线》 法制电视节目 新闻 现场 法制类节目 成功范例 电视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逻辑--以中央电视台《叮咯咙咚呛》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红军 王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102,共2页
2015年3月1日起,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了一档名为《叮咯咙咚呛》的节目,这是国内首档中韩明星跨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参加节目的10位嘉宾是分别来自中、韩两国的演艺明星.节目的主线是:两国的明星分成三组,分别奔赴北京、浙江、重庆,去体验... 2015年3月1日起,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了一档名为《叮咯咙咚呛》的节目,这是国内首档中韩明星跨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参加节目的10位嘉宾是分别来自中、韩两国的演艺明星.节目的主线是:两国的明星分成三组,分别奔赴北京、浙江、重庆,去体验和学习京剧、越剧、川剧,最后在梅兰芳大剧院用所学戏曲进行演出.仅仅播出两期,《叮咯咙咚呛》就在新浪微博上引起话题讨论20万余条,而其同名的百度贴吧粉丝已达数近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 中央电视 文化传播 创新逻辑 视域 演艺明星 综艺频道 话题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电视节目于民族语言文化生态保护之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梅 李江梅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6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文化生态保护 民族语言 电视节目 生态环境 方言 语言研究 生态平衡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