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学者热议“生活教育”——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1
作者 储朝晖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0,共1页
2011年11月27日-29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
关键词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国际学术研讨会 “生活教育” 杭州 诞辰 纪念 学者 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小学创意写作的基本特征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付睿 夏艳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68,80,共5页
“生活·实践”教育是源于生活与实践、通过生活与实践、为了生活与实践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创意写作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教育,二者有内在的联系。“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小学创意写作应融入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 “生活·实践”教育是源于生活与实践、通过生活与实践、为了生活与实践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创意写作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教育,二者有内在的联系。“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小学创意写作应融入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并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小学创意写作具有自主性、生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其实施路径主要有:立足统编教材,开发创意写作课程;建立创意写作工坊,激发创意写作动力;挖掘生活实践资源,提高创意写作效能;丰富写作评价,展示创意写作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实践”教育 创意写作 基本特征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实践”教育:内涵、目标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5
3
作者 刘来兵 周洪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164,共9页
“生活·实践”教育是生活教育学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它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理论视域,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中国经验。“生活·实践”教育基于生活与实践的视角,理解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现实的人的生命存在与价值,让教... “生活·实践”教育是生活教育学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它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理论视域,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中国经验。“生活·实践”教育基于生活与实践的视角,理解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现实的人的生命存在与价值,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为学生创造美好人生。其内涵是教育来源于生活与实践,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教育为了生活与实践,基本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力、生活力、学习力、实践力、合作力和创新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双减”政策下“生活·实践”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为:突破僵化的课堂空间,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携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学生建构健康的课余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实践”教育 生活教育 实践育人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实践”教育的逻辑理路与意义向度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来兵 周洪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4,共7页
“生活·实践”教育是生活教育学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它是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理论视域,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中国经验。从哲学视界转向教育视界来理解生活与实践,生活与实践有了不同的内涵与意义,“生活·实践... “生活·实践”教育是生活教育学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它是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理论视域,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中国经验。从哲学视界转向教育视界来理解生活与实践,生活与实践有了不同的内涵与意义,“生活·实践”教育产生于教育视界下生活与实践的学理联结。“生活·实践”教育以学生主体为教育中心,以生活为内容,以实践为方式。其意义向度具体表现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自由生成、学生学校生活的意义的完整实现和学生教育空间的开放融通。“双减”政策实施和新课程标准指导基础教育变革以来,回归学校育人本质、重建学生学校生活和变革学校教育空间是“生活·实践”教育带给学校教育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实践”教育 生活教育 实践育人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环境·活教育·活本领——“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钱月琴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9,共2页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幼儿园合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能够使之成为幼儿园活的教育场所、活的教育内容和活的教育方法,孩子能够获得活的本领。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社区教育资源 幼儿教育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培养创造型高职人才
6
作者 刘玉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20-21,共2页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两点明显的不足: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刚毕业的高中阶段学生为对象,局限在学历教育的范畴内进行;二是迫于现实的就业压力,人才培养模式仅是单纯地被动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培养大批的就业者,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两点明显的不足: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刚毕业的高中阶段学生为对象,局限在学历教育的范畴内进行;二是迫于现实的就业压力,人才培养模式仅是单纯地被动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培养大批的就业者,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培养不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也无法满足社会成员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新型工作的愿望.因此,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正视国情,立足国情,把高职院校建成学生"生活教育"学习的第一场所,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创造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陶行知 高职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 践行 人才培养模式 “生活教育” 可持续发展 创造型人才 高中阶段 学历教育 就业压力 适应市场 合格人才 社会需求 自身素质 社会成员 教学规律 高职院校 生活实际 就业者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变迁中的职业教育组织变革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雪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20-24,共5页
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研究职业教育组织变革,将职业教育组织变革作为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来考察。职业教育组织体系的变革展示这样的发展轨迹:从与生活融合的学徒制,逐步发展到与生活背离的学校制度,再到回归生活的多元合作制度。农业社会... 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研究职业教育组织变革,将职业教育组织变革作为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来考察。职业教育组织体系的变革展示这样的发展轨迹:从与生活融合的学徒制,逐步发展到与生活背离的学校制度,再到回归生活的多元合作制度。农业社会属于职业教育孕育和萌生阶段,其职业教育组织体系还没有清晰的发展进路,因此,学徒制是一个职业、教育、生存三者交融的混沌体系。近代以来,在技术统治的世界,学校制度的职业教育朝着一个职业、教育、生活三者疏离的方向演进,单一"技术导向型"职业教育组织体系逐步生成并日渐明晰。在后工业社会,职业教育将会更加凸显它的终身性与全程性,更关注职业教育的生活化,是一个职业、教育、生活三者真正融合的"生活导向型"职业教育组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活“技术导向型”职业教育 “生活导向型”职业教育组织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源于考试的阻力与应有的突破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佑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4-106,共3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自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地区开展实验以来,逐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和比较乐观的前景。同建国以来其他7次课程改革相比较,此次课程改革的声势、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任务更为艰巨和复杂,它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自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地区开展实验以来,逐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和比较乐观的前景。同建国以来其他7次课程改革相比较,此次课程改革的声势、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任务更为艰巨和复杂,它触及到了许多历次课程改革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观念、制度、机制、利益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的课程改革实验中表现为各式各样的阻力。关注、研究这些阻力及其产生的根源,提出化解、突破这些阻力的某些思路和策略,对于推进、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部分学者分别从考试制度、学校、教师、家长、利益分析等不同的切入点探讨了这个问题。希望借此引起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中小学 书面考试 考试制度 教学价值取向 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 教学方式 教师 “生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非“围城”:董渭川“学校社会化”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明明 胡金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2-55,共4页
由民国时期教育家董渭川关于"学校社会化"的思想,深度思考基础教育定位、教师社会角色等问题。发挥学校作为社会文化中心的作用,是董渭川中小学教育改造的核心思想,也是从"大教育"视域看待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由民国时期教育家董渭川关于"学校社会化"的思想,深度思考基础教育定位、教师社会角色等问题。发挥学校作为社会文化中心的作用,是董渭川中小学教育改造的核心思想,也是从"大教育"视域看待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学校不是孤悬于社会之外的"围城",应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使其成为促进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儿童之师,还应是社会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 教育 董渭川 “生活教育” “学校社会化” 社会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心菜园”:在城市学校“种植”田园课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卫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41,共2页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在校园里开辟菜园,为城市学生开设"开心菜园"校本课程,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田间地头"学习、探究,在综合拓展活动中提升素质、获取真知,在田地间感受自然的美妙与生...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在校园里开辟菜园,为城市学生开设"开心菜园"校本课程,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田间地头"学习、探究,在综合拓展活动中提升素质、获取真知,在田地间感受自然的美妙与生命的可贵,从而使校园散发出浓浓的"田园文化",使学生回归自然,健康和谐地成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开心菜园” “田园文化” 陶行知 “生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