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产资源开发视角下基于SRP模型的秦岭“生命共同体”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梨 李冰洁 杨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280,共8页
生态脆弱性评价作为开展生态保护的依据之一,对于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系统分析秦岭“生命共同体”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主要驱动因子,从山水林田湖出发,根据山水林田湖系统在秦岭地区的典型性,构建矿产资源开发视角下秦... 生态脆弱性评价作为开展生态保护的依据之一,对于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系统分析秦岭“生命共同体”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主要驱动因子,从山水林田湖出发,根据山水林田湖系统在秦岭地区的典型性,构建矿产资源开发视角下秦岭“生命共同体”概念模型,并利用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模型选取32个评价指标构建秦岭“生命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对秦岭“生命共同体”2013年、2017年、2020年3期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矿产资源开发视角下秦岭“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在3期内经历了从以极度脆弱为主到以微度脆弱为主,整体上生态脆弱性呈好转趋势,但渭南市生态脆弱性程度趋向严重;(2)工业废弃物排放量、采矿业能源消耗量、耕地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环保投资、水库库容是影响秦岭“生命共同体”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秦岭“生命共同体”建设和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生命共同体” 矿产资源开发视角 SRP模型 生态脆弱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2
作者 刘经纬 郝佳婧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2,共6页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基于历史回眸的追溯,结合当代际遇的现实,立足科学宏阔的实践,对全球生态问题进行敏锐洞察,对人类生态文明进行探索创新,体现了顾全大局的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蕴含了注重...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基于历史回眸的追溯,结合当代际遇的现实,立足科学宏阔的实践,对全球生态问题进行敏锐洞察,对人类生态文明进行探索创新,体现了顾全大局的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蕴含了注重环保的生态思维、眼观大局的全局思维和系统协调的整体思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深入发展、现代生态科学规律深刻把握和人类未来发展前路深邃思考的理论意义;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性指导、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性推动和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国际性引领的实践意义;展现了言之有物的叙事理路、言之有理的辩证语境和言之有情的话语表达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格局
3
作者 刘燕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6,共6页
"生命共同体"思想汲取了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以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关系为本质内容,以系统思维和方法为重要理论工具,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 "生命共同体"思想汲取了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以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关系为本质内容,以系统思维和方法为重要理论工具,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命共同体"为起点式概念和理论精神,推进了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深刻变革,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历史观、价值观以及治理之道。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框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前瞻性、总体性战略部署,展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新高度,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优势和发展前景,对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解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理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