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产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维度与度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有华 卢欣雨 +1 位作者 张壮 陈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8-4560,共13页
学者们已开始从韧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性反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更是对经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农业生产作为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更需要韧性思想。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并对农业生产... 学者们已开始从韧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性反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更是对经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农业生产作为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更需要韧性思想。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并对农业生产系统多维度韧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拓展;实证上,结合FAO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数据库,综合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香农熵方法以及广义据估计方法,为分析农业生产综合韧性和各维度韧性提供了衡量指标。理论分析表明,当前理论界应当高度重视农业韧性的复杂性,重新反思和刻画农业生产系统韧性;实证结果表明,1990—2020年全国农业综合韧性呈“W”型演化趋势,即分别在2004和2016年出现最低值,2016年后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粮食生产波动韧性在2016年以前较为稳定,并无明显的趋势,但在这之后则呈现出快速提高的趋势;生态韧性总体呈现倒“V”型趋势,2003年后下降趋势明显;2001—2019年期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则呈现“N”型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辽宁的增幅较为明显。三大韧性的耦合协调度自2004年之后趋于稳定,在2016后得到明显提升,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各维度韧性关系的进一步优化改进。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关韧性概念的争论,完善和拓展了韧性理论的应用与框架,揭示了农业生产系统韧性演化路径和规律,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农业生产 农业功能 粮食安全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动态QCA方法的实证检验
2
作者 李亚玲 饶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路径,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各显成效;产业基础、科技产出、科技投入、人才储备、人才培育、“三链”协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6个关键核心条件,其中“三链”协同是唯一一个在5条高组态路径中均未缺失的条件,表现出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本文为剖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为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提供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 新质生产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动态QCA方法 多元组态路径 复杂生态系统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县土地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测度指标体系及核算模型解析 被引量:66
3
作者 方创琳 贾克敬 +1 位作者 李广东 王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198-5209,共12页
土地同时具有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相应地具有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是指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供容能力、经济... 土地同时具有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相应地具有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是指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供容能力、经济活动能力和满足一定生活水平人口数量的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机综合体,由处于支持层的生态承载力和处于表现层的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三部分组成,简称土地"三生"承载力。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目标,分析了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的基本构成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县级尺度作为测度对象,通过多方案比选,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测度指标体系,给出了不同层级具体指标的量化辨识方法;进一步优选出土地生态-生产-生活综合承载力核算的SD情景模型。该研究从理论上旨在为推进国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判据,为开展全国市县尺度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监测预警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核算模型 量化辨识 理论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工程技术集成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齐飞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3-279,共7页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中长期战略重点和指导方针。"生产-生活-生态"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提高为主体、以生态化运行为要求、以生活改善为目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功能目标、现代...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中长期战略重点和指导方针。"生产-生活-生态"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提高为主体、以生态化运行为要求、以生活改善为目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功能目标、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状况、技术集成边界条件特点等,获得5种典型的"生产-生活-生态"技术集成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可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完整、科学的"生产-生活-生态"产业循环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模式,不仅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也将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显示出重要的长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产-生活-生态 农业工程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皓天 郑少鑫 +2 位作者 王颖超 王林申 蒋伟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2-469,共8页
针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现状,以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特别关注的技术模型等为述评对象,梳理研究脉络,分析相关技术运用,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国内有关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研究已从基础理论发展向深... 针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现状,以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特别关注的技术模型等为述评对象,梳理研究脉络,分析相关技术运用,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国内有关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研究已从基础理论发展向深化研究阶段演进,空间量化识别与功能分析技术的运用是当今学术主要潮流之一,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微观与宏观尺度且中观尺度研究的学术前景优越,多元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是未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潜在的研究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格局演化 技术模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王金南 马国霞 +5 位作者 於方 彭菲 杨威杉 周夏飞 周颖 赵学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本文在绿色GDP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基础上,构建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综合核算指标。利用构建的GEEP指标,... 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本文在绿色GDP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基础上,构建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综合核算指标。利用构建的GEEP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的GEEP进行核算。结果显示:(1)GEEP是基于弱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综合生态环境核算体系,GEEP基本遵循GDP的核算原则,对生态和经济系统的最终产品进行价值量核算,是一个流量的概念。GEEP是在经济系统生产总值的基础上,考虑人类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福祉,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一到一个框架体系下,是一个有增有减,有经济有生态的综合指标。(2)2015年,我国GEEP为122.78×10^(12)元,是2015年GDP的1.7倍。其中,污染损失成本为2×10^(12)元,生态破坏成本为0.63×10^(12)元,生态系统生态调节服务为53.1×10^(12)元,生态系统生态调节服务占GEEP的43.3%。(3)基于GEE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为0.43,比基于GD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小0.12,GEEP指标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4)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GEEP排名和GDP排名相比,内蒙古、黑龙江、云南、青海、西藏等省份GEEP排名比GDP排名上升10位以上,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GEEP排名比GDP排名降序10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生产总值 生态调节服务 生态环境成本 环境经济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来山盆系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云龙 唐海萍 +1 位作者 李新宇 张新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34-4243,共10页
山盆系统是由山地和盆地组合而成的一种典型地貌组合。以河北怀来县为例,通过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分析,以及对系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探讨,以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了怀来山盆系统“山间盆地... 山盆系统是由山地和盆地组合而成的一种典型地貌组合。以河北怀来县为例,通过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分析,以及对系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探讨,以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了怀来山盆系统“山间盆地-低山丘陵-中山山地”生态-生产范式。怀来山盆范式的功能带包括3“圈”5“带”:(1)山间盆地:①官厅水库,②环库水源保护带,③河谷平原高效农业经济带;(2)低山丘陵:④低山丘陵舍饲养畜和人工林(果园)灌草带;(3)中山山地:⑤中山山地林灌草生态保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盆系统 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生态种养对鸭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兴国 王小龙 +2 位作者 黄璜 王超 贺建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4-717,共4页
选用21日龄金定公鸭13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1组为地上平养组,每重复20只鸭,饲喂配合日粮;试验2,3组为稻-鸭生态种养组,按12只/667 m^2投放,每重复12只鸭.第2组饲喂配合日粮,饲喂量为第1组的60%;第3组饲喂稻谷,饲喂量... 选用21日龄金定公鸭13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1组为地上平养组,每重复20只鸭,饲喂配合日粮;试验2,3组为稻-鸭生态种养组,按12只/667 m^2投放,每重复12只鸭.第2组饲喂配合日粮,饲喂量为第1组的60%;第3组饲喂稻谷,饲喂量为第1组的60%.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稻-鸭生态种养组与地上平养组比较,鸭末重、日增重下降(P<0.01),料重比降低(P<0.01),尤以稻-鸭生态种养补充配合饲料组最好.2)与地上平养组比较,稻-鸭生态种养组鸭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下降(P>0.05),肌肉中水、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是肌肉粗脂肪含量下降(P<0.05),胸肌的熟肉率提高,失水率降低(P>0.05),腿肌的熟肉率、失水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胸肌的肉色评分极显著提高(P<0.01),腿肌的肉色评分有所提高(P>0.05),表明稻-鸭生态种养鸭的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 生产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太行山-燕山植被生态指数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雨琦 闫丰 +5 位作者 王澜颖 尹海魁 王文迪 王佳莹 陈亚恒 许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283-8293,共11页
为掌握太行山-燕山综合区植被生态状况,创新性地构建了既能反映植被生产力又能反映植被覆盖度的植被生态指数(Vegetation Ecology Index,VEI)。选取2003—2021年的GEE云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数据,采用Slope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相... 为掌握太行山-燕山综合区植被生态状况,创新性地构建了既能反映植被生产力又能反映植被覆盖度的植被生态指数(Vegetation Ecology Index,VEI)。选取2003—2021年的GEE云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数据,采用Slope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植被VE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对植被VEI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3—2021年太行山-燕山植被VEI多年平均值为0.526,整体呈现自北部向其他方向蔓延减少的趋势,其分布规律与海拔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2003—2021年,研究区VEI整体呈下降趋势,速率为0.0017/a,增加区域仅为36.71%;(3)研究年限内植被VEI呈现稳定性变化的区域约为76.96%,整体处于较稳定状况;(4)年均气温较年均降水来说对研究区VEI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将对太行山-燕山生态环境状况评估、资源合理配置、区域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净初级生产 植被生态指数 谷歌地球引擎 太行山-燕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山区农业生产“点-线-面”生态节水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兆韵 马金宝 +1 位作者 白清俊 张艳妮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83-86,共4页
依据北方山区节水农业现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北方山区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以节水、节能、增产为目的,提出了"点-线-面"山区农业生产节水模式,即建设开源集水的"点",发展田间"面"的微型灌溉工程,并以多方... 依据北方山区节水农业现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北方山区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以节水、节能、增产为目的,提出了"点-线-面"山区农业生产节水模式,即建设开源集水的"点",发展田间"面"的微型灌溉工程,并以多方式的输水"线"路,进行"点"、"面"连接控制。此模式兼顾山区地形及土地经营模式,利于发展微型灌溉工程,以促进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山区 农业生产 “点-线-面” 生态节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资源生产量
11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1 位作者 肖方森 朱进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2-,共1页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在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检测后,先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ing模型估算鱼类资...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在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检测后,先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然后应用Seeti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各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鱼类资源生态容量为98.62×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48.34×104 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56.90×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8.35×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9.45×104 t和22.27×104 t,合计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1.27×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9年超过其最大持续可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至今尚未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态类群 资源生产 开发水平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盛贇 陈俊鸿 +6 位作者 陈菁 金秋 彭鑫鑫 沙玥 粟世华 郭攀 李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3-710,共8页
为考察广西桂林地区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效果,构建了调节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塘组合设备,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测,详细分析了季节变化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影响,并针对各单元的污染物处理特征进行研... 为考察广西桂林地区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效果,构建了调节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塘组合设备,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测,详细分析了季节变化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影响,并针对各单元的污染物处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COD、 TN、 NH_(3)-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57%、 72.18%、 80.98%及74.54%,冬季为77.46%、 57.52%、 64.48%及67.03%,桂林地区污水处理结果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组合系统中生物滤池对COD及NH_(3)-N的去除贡献率最大,而人工湿地对TN和TP的去除贡献率最大,氧化塘对污染物的处理呈现出较强的低温稳定性。该装置在桂林地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表现出良好效果。与桂林地区不同,太湖地区受温度及地区污水排放量影响,TN去除效果的季节波动性较大,组合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考虑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生态组合处理 季节效应 氮磷 地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效应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东芝 王昭阳 +2 位作者 杨广 何新林 李俊峰 《绿色科技》 2018年第6期123-128,132,共7页
指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成立60多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否同步改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构建了兵团生态效应评价模型,计算了兵团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兵团整... 指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成立60多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否同步改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构建了兵团生态效应评价模型,计算了兵团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兵团整体生态效应状况在时间尺度上呈下降趋势,由0.515(2008)降到0.481(2015);在空间尺度上,北疆兵团的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介于0.359~0.600之间,生态状况整体较好,东疆兵团和南疆兵团的生态效应综合指数在0.226~0.363之间,生态状况整体较差。根据兵团不同地域生态状况变化的原因,提出了改善生态效应的建议与对策,为兵团未来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生态风险评估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 生态效应综合指数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粮食生产的生态成本研究
14
作者 李建丽 李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89,共5页
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市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水土流失的相关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思想并结合遥感影像进行估算,采用主成分方法对粮食生产过程的生态成本和直接生产成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天水地区粮食生产的生态成本最高已... 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市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水土流失的相关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思想并结合遥感影像进行估算,采用主成分方法对粮食生产过程的生态成本和直接生产成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天水地区粮食生产的生态成本最高已经达到0.8元/kg,直接生产成本约为1.45元/kg,总成本约为2.25元/kg,已经接近粮食的出售价格2.56元/kg。水土流失对于关中—天水地区粮食的生态成本具有重要影响,种子费用和机械费用过高是制约粮食生产成本过高的关键因素。高成本低收益的情况会极大地削减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种植规模,降低生产单位粮食的生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生态成本 关中-天水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系统的热-环境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庞玥 方昊男 +1 位作者 吕小静 翁一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1-640,共10页
在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热力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垃圾组分和质量流量对系统热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得到城市生活垃圾对系统热-环境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组分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影响垃圾发电系统性能的主... 在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热力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垃圾组分和质量流量对系统热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得到城市生活垃圾对系统热-环境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组分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影响垃圾发电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活垃圾逐月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为30.23%(11月),此时发电系统热效率和总等效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30.24%和20.70 kt,能源-生态效率指标ε达到全年最高值,为0.610,且逐月垃圾组分变化导致ε月度变化率最大为3.60%。当生活垃圾质量流量从28.53 kg/s降低到14.27 kg/s时,系统热效率从28.53%降低至26.90%,总等效污染物排放量从19.07 kt降至9.54 kt,ε则从0.590降至0.530;垃圾质量流量每降低10%,ε下降率最大为1.80%;垃圾组分变化相比于垃圾质量流量变化对ε的影响更大;采用实际工程中NO_(x)、PM和SO2减排控制措施均可提高ε,ε的变化受NO_(x)排放量的影响最大,ε从0.605提升至0.667,提升了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发电 能源-生态效率指标 能源系统热效率 温室气体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庭院-大田-水塘”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初报
16
作者 孙大件 许祥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52-556,共5页
着重阐述了“庭院—大田—水塘”模式1995~1996年在新建县联圩乡下万村2年实施情况,并分析了人均增收1074元可喜成效的原由,提出了圩区开展“庭院—大田—水塘”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庭院-大田-水塘 生态经济 效益 生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双重视角:融合实地测量与遥感数据新方法
17
作者 吴婧慧 王云琦 +5 位作者 袁雨 刘玉芳 傅开 李丹青 焦鹏 李俊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437-6453,共17页
生态系统价值服务评估的关键难点在于量化困难和评估精度不足及生态系统内复杂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准确评估其服务价值尤为困难,这进一步阻碍了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 生态系统价值服务评估的关键难点在于量化困难和评估精度不足及生态系统内复杂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准确评估其服务价值尤为困难,这进一步阻碍了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在生态补偿与交易中的应用。以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构建了系统化的实地核算指标体系以精准计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通过InVEST模型处理遥感数据,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指数(ESI),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及驱动因子。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与随机森林(RF)模型对初始计算的GEP与ESI进行偏差校正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GEP核算总值为28.41亿元,1984—2024年生态系统服务指数水平较高且稳定,81%的森林生态系统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2)空间聚类分析将保护区划为四类服务簇与三类功能分区,道路和人口密度对生态服务质量有负面影响;(3)初始高偏差区域占保护区面积的48.79%,RF优化精度优于GWR,优化偏差61.56%。提出了一种从实地数据获取到模型校准的系统方法,为量化山体—城市(KMCs)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能力提供新视角,以应对生态服务评估的复杂性,并为“实地-模型”结果校准和生态服务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生态系统服务指数(ESI) 生态系统服务 山体-城市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苗翠香 许彩苏 马小梅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在我市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农村沼气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果树生产发展的需要,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猪--果”生态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 应用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农业生产 果树生产 建设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资源的地理与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19
作者 杜恩在 李晓兵 +12 位作者 黄永梅 董孝斌 龚吉蕊 于德永 唐海萍 田玉强 刘颖慧 徐霞 董满宇 田育红 王雪超 吕鑫 江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生物资源是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过去30余年(1993-2024),始终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生态-生产范式、植被动态模型、植被资源的时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植被生产力和碳汇评估... 生物资源是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过去30余年(1993-2024),始终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生态-生产范式、植被动态模型、植被资源的时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植被生产力和碳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持续深入,研究方法更为综合,高水平成果持续涌现,国际化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地理与资源生态研究中心未来将重点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1)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资源动态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生态系统碳汇评估与碳存储技术研发;3)人工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优化提升技术研发;4)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目标实现路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森林资源 草地资源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保护 生态-生产范式 全球变化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价抗体-微生态制剂技术”成果通过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洪戈 《中国牧业通讯》 2003年第08B期8-8,共1页
关键词 “多价抗体-生态制剂技术” 仔畜 仔禽 感染性疾病 防治 生长发育 质量 生产效益 免疫功能 二元活性抗感染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