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论“经营要素参与分配”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甘宜沅 余淑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转化形式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认同萨伊的“三要素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三个有利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吗 被引量:1
2
作者 甘宜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参与分配的客观依据。因此 ,表明价值来源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由于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具有产权的稀缺经济资源 ,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遵...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参与分配的客观依据。因此 ,表明价值来源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由于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具有产权的稀缺经济资源 ,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遵循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与收益均衡的规律 ,所以产权理论和均衡理论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 ;“按劳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转化形式之一 ;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认同萨伊的“三要素论”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产权理论 均衡理论 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莹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6,共10页
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既是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的前提,也是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要保障,有助于巩固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适应生产力跃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当前,健全... 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既是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的前提,也是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要保障,有助于巩固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适应生产力跃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当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现实基础扎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资本要素活力迅速提升,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较为合理,管理要素分配方式聚焦长期价值创造,知识价值分配体系持续完善,数据要素价值突显。为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建议持续提高劳动要素收入占比、提升资本要素分配的稳定性与公平性、完善土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兼顾公平的多元化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方式、促进知识与技术要素的收益转化并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收入分配 新质生产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深化认识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松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共9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是有商品属性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资本和土地还具有资本属性,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有贡献,占有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有一定的理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是有商品属性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资本和土地还具有资本属性,对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有贡献,占有超额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必要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劳动生产出来的,只有劳动力既是劳动者的商品,也是劳动者的资本,才有可能既取得必要价值转化的工资收入,又能参与剩余价值转化的利润分红,实现劳动贡献归劳动者所得。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个人所有制,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 深化认识 制度安排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桂昭明 郭广迪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1-42,共2页
在对生产要素的内涵及外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才要素是第一生产要素”的观点,对生产要素的分类、特征、分配因子及收益形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建立了知识与人才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份额模型。
关键词 人才 生产要素 分配模式 收益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方式 被引量:10
6
作者 汤在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理论诠释。文章说明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其贡献为前提的,探讨了各个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特别是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论述了市场调节是按要... 本文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理论诠释。文章说明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其贡献为前提的,探讨了各个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特别是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论述了市场调节是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按贡献分配 实现形式 收入差距 收入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与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朝栋 李新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首先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贡献,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和尺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产权关系和商品经济原则,是非劳动生产要... 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首先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贡献,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和尺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产权关系和商品经济原则,是非劳动生产要素的贡献在现实经济关系和法律上的体现,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这两个方面都有科学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非劳动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管理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明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0-114,共5页
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牵涉到一系列微观层面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问题。该文立足于企业管理的需要,区分了参与分配的主体,剖析了现存的分配上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承担的角度分析了生产要素对企业贡献的方式及其特征,讨论了... 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牵涉到一系列微观层面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问题。该文立足于企业管理的需要,区分了参与分配的主体,剖析了现存的分配上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承担的角度分析了生产要素对企业贡献的方式及其特征,讨论了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及相关激励方案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风险收益 分配管理 激励方案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存刚 张伟 《新视野》 1998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收益分配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志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4,107,共5页
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是衡量该要素的贡献的合适尺度;市场经济中,厂商追求最大化利润的行为会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即要素收入与其边际收益产品相等。要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得以真正确立和运行,必须再造市场经济体制运... 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是衡量该要素的贡献的合适尺度;市场经济中,厂商追求最大化利润的行为会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即要素收入与其边际收益产品相等。要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得以真正确立和运行,必须再造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分配制度 边际收益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新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8,共5页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要素财富论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搞活国企、有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生产要素贡献的度量应坚持市场化原则,以要素的稀...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要素财富论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搞活国企、有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生产要素贡献的度量应坚持市场化原则,以要素的稀缺程度和贡献率作为分配的尺度。确立和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路径选择:微观基础再造、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法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收入分配 劳动价值理论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艳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4,共4页
一、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生产要素是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因素或条件,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等。本文所讲生产要素,主要指生产资料(... 一、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生产要素是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因素或条件,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等。本文所讲生产要素,主要指生产资料(其价值形式是资金或资本),不包括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权 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 收入分配 劳动者 收益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朝栋 《学习论坛》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实际上是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这一原则使各种分配方式有一个统一的科...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实际上是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这一原则使各种分配方式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价值基础 ,既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又能实现按劳分配原则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贡献 分配 效率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意味着什么? 被引量:1
14
作者 丛松日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
中共十七大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意味着我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不用再强调;... 中共十七大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意味着我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不用再强调;劳动价值论在实践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生产要素 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效率 公平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丽娟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78,共3页
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它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是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和价值创造中做出的“贡献”。在社会主义现阶段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 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它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是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和价值创造中做出的“贡献”。在社会主义现阶段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原则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要素分配 中国 收入分配 分配制度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按贡献和合法产权参与分配问题的研究
16
作者 张珺 晏智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在我国分配制度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从改革的理论基础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相互协作共同生产的价值,按各种要素的贡献由各要素所有者依据产权参与分配... 在我国分配制度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从改革的理论基础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相互协作共同生产的价值,按各种要素的贡献由各要素所有者依据产权参与分配,生产要素价值论和产权论分别从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两个方面论证了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两论又紧密联系,不可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 中国 生产要素分配 理论基础 产权分配 要素贡献率 产权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钧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1-26,共6页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政策符合我国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状况,在理论上予以论证是必要的。但已有的讨论局限于生产要素贡献是指价值创造或财富创造或所有权的论争。实际上,“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是一个粗...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政策符合我国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状况,在理论上予以论证是必要的。但已有的讨论局限于生产要素贡献是指价值创造或财富创造或所有权的论争。实际上,“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是一个粗浅的表面现象,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因此,有关研究和讨论应关注从现实中揭示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真实内容,以为实践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政策提供非学究式的、有用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配关系 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8
作者 郑志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19,共2页
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为什么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怎样认识和实行这项原则?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生产要素... 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为什么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怎样认识和实行这项原则?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投资积极性和提供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 “十六”大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性
19
作者 戴剑飞 朱淑敏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1期85-87,共3页
解决当前分配理论分歧的关键是先明确分配对象,只要分配对象确定,就必然存在这么一个逻辑链:分配对象—由“谁”生产(生产主体)—决定→“谁”分配(参与分配的主体)→“谁”怎样生产(生产方式)—决定→“谁”怎样分配(分配方式)→“谁... 解决当前分配理论分歧的关键是先明确分配对象,只要分配对象确定,就必然存在这么一个逻辑链:分配对象—由“谁”生产(生产主体)—决定→“谁”分配(参与分配的主体)→“谁”怎样生产(生产方式)—决定→“谁”怎样分配(分配方式)→“谁”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分配尺度)—决定→“谁”分配多少(分配数量)。分配对象、参与分配的主体和分配方式是否多元化是一个质的判断,决定于生产方式;分配数量的多少是一个量的判断,决定于生产要素及所有者的贡献大小。因而,我国“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制度 生产方式 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理论 分配对象 分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20
作者 王振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4期31-35,共5页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对于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体现效率优...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对于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生产决定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所有者 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劳动者 合理性 实现形式 剩余价值 分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