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塑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理论变革
被引量:
2
1
作者
邵芳强
张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30,160,共12页
人的主体价值虚无的现代性危机以及重塑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哲学难题,肇始于西方哲学人学研究在二元论传统中确立“理性主体”至上权威的主体性范式。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破解了西方哲学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历史缺场、对象悬置、逻辑...
人的主体价值虚无的现代性危机以及重塑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哲学难题,肇始于西方哲学人学研究在二元论传统中确立“理性主体”至上权威的主体性范式。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破解了西方哲学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历史缺场、对象悬置、逻辑倒置与虚幻实现,在现实历史领域中重塑“现实的人”的主体存在基础,在社会历史实践中重构“历史的主体”的主体实践逻辑,在真正共同体中重建“个体—主体”价值同一的主体实现场域。最终,马克思在现实、历史与类特性中重塑起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人的主体性研究论域从认识论向实践论、研究对象从抽象主体向实践主体、生成逻辑从思辨逻辑向实践逻辑、实现场域从虚幻共同体向真正共同体的四重理论变革,在人类共同体形态演进中描绘出一幅消解理性主体异化、释放人的主体潜能的文明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研究
主体性
“现实历史”
“现实
的人”
“
历史
的主体”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本论》与马克思的“新哲学”——从孙正聿对《资本论》思想史意义的解读说起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庆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0-37,共8页
孙正聿主张《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但他并不像阿尔都塞那样把马克思的早期文本和《资本论》对立起来,仅仅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的新哲学,从而拒斥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倾向。孙正聿认为,应当从"揭露...
孙正聿主张《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但他并不像阿尔都塞那样把马克思的早期文本和《资本论》对立起来,仅仅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的新哲学,从而拒斥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倾向。孙正聿认为,应当从"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和"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相统一的视角去理解和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样,《资本论》就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而是一种关于"现实的历史"的存在论,是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道路的统一。在与其他存在论相区分的意义上,孙正聿把《资本论》所开创的这种独特的存在论路径称为"使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的
历史”
马克思的“新哲学”
《资本论》
孙正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塑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理论变革
被引量:
2
1
作者
邵芳强
张婕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30,160,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研究”(23VSZ052)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的主体价值虚无的现代性危机以及重塑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哲学难题,肇始于西方哲学人学研究在二元论传统中确立“理性主体”至上权威的主体性范式。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破解了西方哲学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历史缺场、对象悬置、逻辑倒置与虚幻实现,在现实历史领域中重塑“现实的人”的主体存在基础,在社会历史实践中重构“历史的主体”的主体实践逻辑,在真正共同体中重建“个体—主体”价值同一的主体实现场域。最终,马克思在现实、历史与类特性中重塑起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人的主体性研究论域从认识论向实践论、研究对象从抽象主体向实践主体、生成逻辑从思辨逻辑向实践逻辑、实现场域从虚幻共同体向真正共同体的四重理论变革,在人类共同体形态演进中描绘出一幅消解理性主体异化、释放人的主体潜能的文明图景。
关键词
人学研究
主体性
“现实历史”
“现实
的人”
“
历史
的主体”
共同体
Keywords
human science
subjectivity
history of reality
real individual
subjects of history
community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本论》与马克思的“新哲学”——从孙正聿对《资本论》思想史意义的解读说起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庆丰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0-37,共8页
基金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资本论>与当代社会发展道路研究"(14JJD72000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NCET-13-0249)
文摘
孙正聿主张《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但他并不像阿尔都塞那样把马克思的早期文本和《资本论》对立起来,仅仅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的新哲学,从而拒斥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倾向。孙正聿认为,应当从"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和"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相统一的视角去理解和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样,《资本论》就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而是一种关于"现实的历史"的存在论,是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道路的统一。在与其他存在论相区分的意义上,孙正聿把《资本论》所开创的这种独特的存在论路径称为"使其存在"。
关键词
“现实
的
历史”
马克思的“新哲学”
《资本论》
孙正聿
分类号
B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塑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理论变革
邵芳强
张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资本论》与马克思的“新哲学”——从孙正聿对《资本论》思想史意义的解读说起
王庆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