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水诗与“物色”论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蓉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130,共7页
形成于东晋的山水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个新的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专门对山水诗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如"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和"江山之助"等一系列的理...
形成于东晋的山水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个新的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专门对山水诗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如"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和"江山之助"等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是对当时山水诗创作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它还深刻地影响到后来的山水诗创作。并且,后来的批评家们在刘勰"物色"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意境"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物色”论
盛唐山水诗
“意境”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色”别解与“审美心理”试说——《文心雕龙》偶探之六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良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3,共6页
《物色》题解已有二说 :一是据《周礼·夏官·校人》注“物 ,色也”和李善《文选注》“有物有文曰色” ,二字限于“物”之一义 ,这种“同义反复” ,在《文心雕龙》标题中绝无仅有。二是据佛典“色”即“色相” ,此即是定语结构...
《物色》题解已有二说 :一是据《周礼·夏官·校人》注“物 ,色也”和李善《文选注》“有物有文曰色” ,二字限于“物”之一义 ,这种“同义反复” ,在《文心雕龙》标题中绝无仅有。二是据佛典“色”即“色相” ,此即是定语结构的“物之色相”。本文试作第三解 :据《左传》“物”有“相也”即观察、选择之义、庄子“物物者 ,与物无际”等 ,“物”有动词之用 (今之“物色”已成为完整的动词 ) ;又“色”之古义通于“美” ,由此 ,“物色”则成了“观察、审视万物美相”的动宾短语 ,与今之常语“审美”近似。细酌《物色》全文 ,刘勰阐述的正是诗人向审美对象“移情”(“物以情迁”、“情往似赠”)的心理活动 ,应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审美心理学专论。它置于《时序》之后《才略》之前 ,合乎《文心雕龙》全书的逻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审美心理
审美对象
刘勰
“物色
”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物色”——兼论合成词的两可结构方式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芬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0-132,共3页
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一般分为五种,语汇中的大多数合成词都可以据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有些词,由于其构词语素间的意义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有两可的情况,“物色”一词就是这样。以“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为着眼点,从“物”和“色”的语...
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一般分为五种,语汇中的大多数合成词都可以据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有些词,由于其构词语素间的意义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有两可的情况,“物色”一词就是这样。以“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为着眼点,从“物”和“色”的语素义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是探寻其结构方式的基本依据。按此分析,“物色”既可以是并列式合成词,也可以是支配式合成词。语汇中类似“物色”这种具有两可结构方式的词还有一些。尽管人们对这些词的构成方式看法不一,但其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做不同的分析,且具有一定的理据,这是不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词
“物色
”
结构关系
语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水诗与“物色”论
被引量:
6
1
作者
孙蓉蓉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金项目。
文摘
形成于东晋的山水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个新的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专门对山水诗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如"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和"江山之助"等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是对当时山水诗创作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它还深刻地影响到后来的山水诗创作。并且,后来的批评家们在刘勰"物色"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意境"说。
关键词
山水诗
“物色”论
盛唐山水诗
“意境”说
Keywords
scenic poetry
Theory of "Natural Scenery"
scenic poetry of flourishing Tang Dynasty
"Theor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色”别解与“审美心理”试说——《文心雕龙》偶探之六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良运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3,共6页
文摘
《物色》题解已有二说 :一是据《周礼·夏官·校人》注“物 ,色也”和李善《文选注》“有物有文曰色” ,二字限于“物”之一义 ,这种“同义反复” ,在《文心雕龙》标题中绝无仅有。二是据佛典“色”即“色相” ,此即是定语结构的“物之色相”。本文试作第三解 :据《左传》“物”有“相也”即观察、选择之义、庄子“物物者 ,与物无际”等 ,“物”有动词之用 (今之“物色”已成为完整的动词 ) ;又“色”之古义通于“美” ,由此 ,“物色”则成了“观察、审视万物美相”的动宾短语 ,与今之常语“审美”近似。细酌《物色》全文 ,刘勰阐述的正是诗人向审美对象“移情”(“物以情迁”、“情往似赠”)的心理活动 ,应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审美心理学专论。它置于《时序》之后《才略》之前 ,合乎《文心雕龙》全书的逻辑结构。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审美心理
审美对象
刘勰
“物色
”
文学评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物色”——兼论合成词的两可结构方式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芬香
机构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文经部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0-132,共3页
文摘
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一般分为五种,语汇中的大多数合成词都可以据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有些词,由于其构词语素间的意义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有两可的情况,“物色”一词就是这样。以“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为着眼点,从“物”和“色”的语素义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是探寻其结构方式的基本依据。按此分析,“物色”既可以是并列式合成词,也可以是支配式合成词。语汇中类似“物色”这种具有两可结构方式的词还有一些。尽管人们对这些词的构成方式看法不一,但其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做不同的分析,且具有一定的理据,这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
合成词
“物色
”
结构关系
语义关系
Keywords
compound word
"wuse"
structural relation
semantic relation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水诗与“物色”论
孙蓉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物色”别解与“审美心理”试说——《文心雕龙》偶探之六
陈良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说“物色”——兼论合成词的两可结构方式
黄芬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