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山区农业生产“点-线-面”生态节水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兆韵 马金宝 +1 位作者 白清俊 张艳妮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83-86,共4页
依据北方山区节水农业现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北方山区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以节水、节能、增产为目的,提出了"点-线-面"山区农业生产节水模式,即建设开源集水的"点",发展田间"面"的微型灌溉工程,并以多方... 依据北方山区节水农业现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北方山区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以节水、节能、增产为目的,提出了"点-线-面"山区农业生产节水模式,即建设开源集水的"点",发展田间"面"的微型灌溉工程,并以多方式的输水"线"路,进行"点"、"面"连接控制。此模式兼顾山区地形及土地经营模式,利于发展微型灌溉工程,以促进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山区 农业生产 “点-线- 生态节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项目风险辨识体系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龙爽 王永潭 +3 位作者 孔繁臣 房国君 郎红军 王冬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96,共6页
为全面、系统地辨识和分析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避免辨识重复、交叉、遗漏等问题,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构建以风险辨识三维模型为基础的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辨识体系。首先,将建设项目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板块,以其为基础子系统;然后,依据&q... 为全面、系统地辨识和分析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避免辨识重复、交叉、遗漏等问题,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构建以风险辨识三维模型为基础的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辨识体系。首先,将建设项目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板块,以其为基础子系统;然后,依据"点-线-面-体"辨识模式,以作业环节为主线,针对设备设施、作业流程、人员岗位和环境氛围等4个管理对象,分别运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法(FMEA)、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作业场所危险性分析法(LEC)和危险性预先分析法(PHA)进行风险辨识;其次,构建动态的风险因子基础数据库;最后,以某水电站重建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运用该体系能全面辨识出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各类风险因素,指导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霍尔三维结构 风险辨识 “点-线-面-体”辨识模式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矿“以爆抑灾”机理与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仁树 左进京 +4 位作者 李永亮 马鑫民 张渊通 于冰冰 王波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9,共18页
作为“三高一扰动”中的典型特征,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作是深部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极易引起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问题,是深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隐患。为解决深部矿井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 作为“三高一扰动”中的典型特征,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作是深部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极易引起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问题,是深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隐患。为解决深部矿井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灾害治理难题,基于爆破技术提出了深部矿山“以爆抑灾”机理与防治新方法,实现地下矿山治灾“解连接、削峰值、控变形”的目标。首先,提出“点-线-面-体”的爆炸裂隙场原位监测方法,揭示了煤矿爆破现场爆炸裂隙网的形成机制,阐明了爆破卸压的围岩应力调控机理,从而为爆破技术在卸压防冲工程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从参数设计、先进装备和效果评价3方面指出深部矿井爆破卸压的关键技术,涵盖参数设计、钻孔冲孔、装药封堵和综合评价的爆破卸压整体流程。然后,以淮南矿区(张集煤矿)、鲁西矿区(新巨龙煤矿)和宁东矿区(梅花井煤矿)作为典型工程案例,开展“以爆抑灾”指导爆破卸压的现场针对性研究,分别形成了松动预裂控制爆破,高位巷精细化控制爆破和采动巷道爆破的卸压应力调控技术。最后,围绕爆破参数的智能化设计,施工装备的无人化控制和超长炮孔的集约化装药3方向展望“以爆抑灾”的发展趋势,基于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角度提出未来爆破卸压工程可能出现的研究重点和挑战性问题,对于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灾害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以爆抑灾 -线-- 应力调控 卸压关键技术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河流预报新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静波 吴立愿 +1 位作者 许钦 金君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5,100,共6页
随着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家、广西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的出台,在洪涝频繁、中小河流站点点多面广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广西河流预报任务由传统的预报增加至预警、预报双重要求成为近年来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家、广西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的出台,在洪涝频繁、中小河流站点点多面广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广西河流预报任务由传统的预报增加至预警、预报双重要求成为近年来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及洪水水位涨率变化规律分析研究,根据“预测-预警-预报”河流预报模式,研究开发了适应此模式的河流预报方法和技术。2015年以来,此模式及方法技术广泛应用于广西河流预报中,实现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洪水科学预测预警预报,水文预报合格率均超过90%。同时有效延长洪水预见期,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平均提前24h,中小河流洪水预见期平均提前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预警-预报”河流预报新模式 水位涨率分析法 水情警戒阈值 “点-线-”水情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