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下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徐博韬 余鹏 +1 位作者 韩博 苏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9-246,共8页
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家族掏空,从而抑制家族企业“漂绿”行为;当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较高... 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家族掏空,从而抑制家族企业“漂绿”行为;当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较高、家族持股比例较低、家族成员担任CEO、家族追求约束型社会情感财富、家族企业属于非重污染行业、环境规制力度较强时,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漂绿”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国有股权参股 “漂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任CEO职业忧虑会加剧企业“漂绿”行为吗
2
作者 高蔚然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7-108,共12页
“漂绿”是一种环境信息披露与实际环境绩效偏离的脱耦现象。企业“漂绿”行为会导致市场逆向选择,引发社会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等不良后果,探究其诱因以及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11-... “漂绿”是一种环境信息披露与实际环境绩效偏离的脱耦现象。企业“漂绿”行为会导致市场逆向选择,引发社会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等不良后果,探究其诱因以及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新任CEO职业忧虑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任CEO职业忧虑会加剧企业“漂绿”行为,增加绿色承诺并减少绿色管理创新和绿色技术创新是新任CEO实现“漂绿”的行为策略。进一步分析,当任职企业为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社会审计监督、媒体监督作用强时,新任CEO职业忧虑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正向影响被削弱;绿色创新的“时间溢出效应”能负向调节新任CEO尤其是内部晋升CEO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加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职业忧虑 企业“漂绿”行为 绿色承诺 绿色创新 时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环保督察、投资者关注与企业“漂绿”行为
3
作者 谢婷婷 张倩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61,共11页
本文以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漂绿”行为具有一定弱化效应。此外,不同轮次的中央环保督察效果存在差异,首轮的抑制效果较好... 本文以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漂绿”行为具有一定弱化效应。此外,不同轮次的中央环保督察效果存在差异,首轮的抑制效果较好,第二轮的抑制效果有所减弱。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提高投资者关注,进而抑制企业“漂绿”行为。进一步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竞争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防范与治理企业的环保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环保秩序、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中央环保督察 “漂绿”行为 投资者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异质性能抑制企业信息“漂绿”行为吗 被引量:19
4
作者 叶建木 李颖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9-46,共8页
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是否均有利于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减少企业信息“漂绿”行为?以2013~2017年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327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环境规制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信息“漂绿”行为的影响以及股权... 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是否均有利于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减少企业信息“漂绿”行为?以2013~2017年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327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环境规制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信息“漂绿”行为的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会抑制企业信息“漂绿”行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信息“漂绿”行为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且当排污费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5.0952时,企业信息“漂绿”行为最严重;股权集中度会加剧企业信息“漂绿”行为,并分别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信息“漂绿”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而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信息“漂绿”行为的影响中不具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异质性 股权集中度 企业信息 “漂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企业“漂绿”行为的典型风险与治理思路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锋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2,共8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存在的“漂绿”行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极不和谐的音符。随着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衍生,企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存在的“漂绿”行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极不和谐的音符。随着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衍生,企业“漂绿”行为也逐步演化,政府及社会中其他监管方依靠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已难以有效地面对新问题、新局面,如何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成为我国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对“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漂绿”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其风险新特征,阐述实现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和企业自我防范机制的新目标,提出完善企业“漂绿”行为规制、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监管机制等治理措施,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治理工作的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漂绿”行为 环境信息披露 典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还是合谋:异质机构共同持股与企业“漂绿”行为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垒 李正阳 沙一凡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80,共11页
针对企业屡见不鲜的“漂绿”现象,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不同性质的机构共同持股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非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发挥合谋舞弊效应,加剧企业的“漂绿”行为,而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发挥协同... 针对企业屡见不鲜的“漂绿”现象,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不同性质的机构共同持股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非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发挥合谋舞弊效应,加剧企业的“漂绿”行为,而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发挥协同治理效应,抑制企业的“漂绿”行为。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法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非绿色机构共同持股会通过反竞争机制加剧企业的“漂绿”行为,而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则会通过委派管理层机制抑制企业的“漂绿”行为。同时,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媒体监督能够抑制非绿色机构共同持股的合谋效应并促进绿色机构共同持股的协同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异质机构共同持股的研究,也为当前中国市场中“漂绿”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对监管部门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言行一致”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绿”行为 异质机构共同持股 合谋舞弊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政策组合对ESG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企业差异化行为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双圆 徐晓莉 朱富显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以2016—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环境政策下企业差异化响应行为及影响后果。研究发现,惩罚型和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显著加剧ESG不确定性,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则相反。机制分析表明,惩罚型和市场型环境政策“倒逼”企业分... 以2016—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环境政策下企业差异化响应行为及影响后果。研究发现,惩罚型和市场型环境规制政策显著加剧ESG不确定性,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则相反。机制分析表明,惩罚型和市场型环境政策“倒逼”企业分别进行低质量和高质量绿色技术创新,加剧ESG不确定性,激励型环境政策“激励”企业进行“漂绿”掩盖ESG不确定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良好的绿色融资环境与政府监管环境下,“规制—补贴—市场”环境政策组合对企业ESG不确定性的扭曲影响分别得到缓解和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政策组合 ESG不确定性 “漂绿”行为 企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20
8
作者 田嘉莉 黄文艳 +1 位作者 彭甲超 付书科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62,共19页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经验分析,且缺乏对相应空间效应的检验。本文认为,绿色金融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活动,促使更多资源被配置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中,这将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并增强地区碳移除能力,进而推动实现碳中和。具体来讲,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活动中节能减排投入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化,进而从碳减排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通过绿色农业和林业开发提升陆域碳汇能力,进而从碳移除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及外资结构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变,进而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赋能碳中和。同时,在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和碳移除的空间溢出作用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动态SDM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样本地区的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碳赤字水平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本地碳减排和碳移除进而降低本地的碳赤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和碳赤字水平;总体上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此外,节能环保支出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以促进碳移除能力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则可以同时促进碳减排和碳移除。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在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二是将碳赤字、碳减排和碳移除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碳中和的促进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不仅会助力本地碳中和的实现,还会对相邻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应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效应,强化其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并加强绿色监管,着力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绿色资源错配等问题,尤其应重视和避免“漂绿”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中和 碳赤字 碳减排 碳移除 碳汇 “漂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