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满映”的女明星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3
1
作者 丁珊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8-163,共6页
"满映"全称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成立于1937年8月21日,1945年9月结束,拍摄的影片大体分为启民映画和娱民映画两种。启民映画是用于宣传的纪录片和教育片,而娱民映画则是包括国策片、家庭伦理... "满映"全称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成立于1937年8月21日,1945年9月结束,拍摄的影片大体分为启民映画和娱民映画两种。启民映画是用于宣传的纪录片和教育片,而娱民映画则是包括国策片、家庭伦理片、武侠片、喜剧片等在内的故事片。本文从"满映"的故事片《迎春花》和"满映"女明星李香兰说起,具体考察了"满映"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明星的培养机制以及女明星的另类摩登形态,由此折射出独特年代中独特的电影现象,从而为我们在政治性读解之外,探讨包括"满映"在内的沦陷区电影提供了多种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迎春花》 李香兰 明星 摩登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映”传播机制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洪 张宏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6,10,共4页
"满映"是东北沦陷时期最大的"国策"电影机构。"满映"为了能更好地为日伪文化殖民政策效力,奴化东北民众,它不仅仅制作影片,更从电影的外部语境着手,通过电影期刊、广告为它的影片"造势";同时&q... "满映"是东北沦陷时期最大的"国策"电影机构。"满映"为了能更好地为日伪文化殖民政策效力,奴化东北民众,它不仅仅制作影片,更从电影的外部语境着手,通过电影期刊、广告为它的影片"造势";同时"满映"又控制了电影的放映,建立了众多的影院与放映网。故对于"满映"传播机制的考察,能够还原"满映"作为日伪文化殖民机构的真实面貌,同时亦还原了东北沦陷时期电影市场的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期刊 广告 放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国的乡村凝视与殖民的都会显影——以1937年“满映”制作的“文化映画”《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道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8,共11页
《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是"满映"在1937年制作的两部重要的"文化映画"。对这两部纪录短片进行更深一步的、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可在还原"满映"的统治和侵略特性之外,揭示出作为统治者和侵略者的... 《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是"满映"在1937年制作的两部重要的"文化映画"。对这两部纪录短片进行更深一步的、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可在还原"满映"的统治和侵略特性之外,揭示出作为统治者和侵略者的日伪政权在其镜头与画面之间若隐若现的意识形态及文化症候。事实上,通过《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这两部"文化映画","满映"不仅宣扬了日本人的"满洲观"和关东军的华北政策,而且在凝视乡村和显影都会的过程中,彰显出帝国主义的"大陆"幻象和殖民者的拓地心态;两者之间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恰恰从精神层面上映照出战争时期日伪"国策电影"所谓"日满一体"、"东亚和平"的虚伪性与虚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文化映画 帝国与殖民 乡村凝视 都会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映”作家王则与三份杂志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113,145,共2页
王则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区和华北沦陷区的重要作家,也是“满映”作家群中惟一被日本人杀害的作家。他一生仅28年,却与三份重要杂志结缘:《满洲映画》《艺文志》《国民杂志》。他为《满洲映画》奠定了杂志格调,为《艺文志》建立... 王则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区和华北沦陷区的重要作家,也是“满映”作家群中惟一被日本人杀害的作家。他一生仅28年,却与三份重要杂志结缘:《满洲映画》《艺文志》《国民杂志》。他为《满洲映画》奠定了杂志格调,为《艺文志》建立了管理方针,在《国民杂志》上开展了重要的文学讨论。王则以丰富的创作实绩和对这三份杂志的建设,留下自己的文学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作家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着特殊标记的光影——从“满映”看国策电影宣传
5
作者 杨悦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2期12-12,共1页
"满映"作为殖民时期的特殊电影形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电影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满映"电影所展示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侵华时期对沦陷区人民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的渗透,体现出国策电影宣传的... "满映"作为殖民时期的特殊电影形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电影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满映"电影所展示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侵华时期对沦陷区人民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的渗透,体现出国策电影宣传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国策宣传 文化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殖民文化视域与“满映”研究的若干问题
6
作者 逄增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4-140,共7页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东北民族的变迁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质及其表征形态,东北文学艺术,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交融与比较,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文化视域 殖民主义 伪满洲国 东北人民 日伪政权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映”与电影的国策思想宣传
7
作者 王艳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满映"是特殊的国策电影公司,在中日电影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满映"所拍摄的新闻片和故事片都是带有明显宣传色彩的国策片,后期的电影内容则更加反动。"满映"为宣传日本和伪满洲国的国策,鼓吹&q... "满映"是特殊的国策电影公司,在中日电影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满映"所拍摄的新闻片和故事片都是带有明显宣传色彩的国策片,后期的电影内容则更加反动。"满映"为宣传日本和伪满洲国的国策,鼓吹"日满协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奴化沦陷区人民进行了大量的活动,成为二战时期日本在国外设置的最大的文化殖民侵略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满洲国 国策思想 文化宣传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断东北电影事业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春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64,共3页
1937年成立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是日本侵略者宣传其殖民国策思想的武器。为维护和巩固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日伪不仅利用“满映”大量拍摄和放映各种“国策”影片,发展殖民文化,进行殖民思想宣传和渗透,而且牢牢地将东北的电影事业掌... 1937年成立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是日本侵略者宣传其殖民国策思想的武器。为维护和巩固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日伪不仅利用“满映”大量拍摄和放映各种“国策”影片,发展殖民文化,进行殖民思想宣传和渗透,而且牢牢地将东北的电影事业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殖民思想 “国策” 影片电影市场 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电影的体制化生产: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制与美学转型(1945—1966)
9
作者 张燕 孙丽 《电影文学》 2025年第14期28-32,共5页
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工业建设具有典范作用。其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早期建设以接收伪满电影机构为重要任务,实现了殖民遗产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厂建立了以计划经济国... 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工业建设具有典范作用。其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早期建设以接收伪满电影机构为重要任务,实现了殖民遗产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厂建立了以计划经济国营电影生产体系,通过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与发行网络建设,成为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典型。“十七年”时期,长春电影制片厂逐渐形成了以“人民性”为美学核心的创作范式,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具体化为银幕实践。这些实践不仅奠定了新中国电影工业的基础架构,更在文化层面实现了从殖民现代性到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范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电影制片厂 “满映” 国营电影 人民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