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视域下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联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胡碧琴 赵亚鹏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103,共2页
本文从创新视域出发,解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国内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联动发展现状,通过调研量化评价了国内城市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联动水平,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港口物流 产业集群 跨境电商 联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飞跃 被引量:8
2
作者 彭迪云 何筠 +1 位作者 郑享清 王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29-36,共8页
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呼唤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规律决定了农业产业化必须与农村城镇化结合,同步实施,相互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是构筑农村经济新秩序,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 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呼唤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规律决定了农业产业化必须与农村城镇化结合,同步实施,相互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是构筑农村经济新秩序,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场深刻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城镇 农业 农村经济 联动 第二次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乔美华 《农村金融研究》 2018年第11期65-71,共7页
论文选择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采集1981~2016年城镇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解释和被解释变量,以此来衡量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进行检验和估计,... 论文选择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采集1981~2016年城镇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解释和被解释变量,以此来衡量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进行检验和估计,分析考察三者之间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增长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考察期内,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弹性系数呈"W"型变化态势,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弹性系数呈"N"型变化态势;经济增长对城镇化推进亦具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镇化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呈现"V"型特征;城镇化、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联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综合体: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减贫联动发展新路径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爱君 杨异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50,共8页
城镇化建设是与扶贫减贫紧密联系的两项工作,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从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现状出发,深入剖析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扶贫减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二者在发展动力、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多... 城镇化建设是与扶贫减贫紧密联系的两项工作,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从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现状出发,深入剖析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扶贫减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二者在发展动力、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困境,这些问题在二者的具体推进过程中表现类似,应对路径方面也存在相似性。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减贫联动发展可以解决新型城镇化和扶贫减贫存在的共同问题,补齐二者发展短板。结合新发展理念下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涵,提出田园综合体是城乡要素双向配置良好循环的重要纽带,是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减贫联动发展的有效载体。田园综合体的构建应重视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深挖乡土民族文化内涵、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与平等交换、综合化发展乡村产业等关键要素。探析从产业发展、文化弘扬以及生态保护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构建田园综合体,以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减贫联动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增强扶贫减贫成效,促进城乡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新型城镇 扶贫减贫 联动发展 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梅福林 《理论月刊》 2001年第7期43-45,共3页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联动效应,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城镇 产业 联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 被引量:16
6
作者 钟代立 王欢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81,共5页
文章基于SVAR模型及相关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新型城镇化阶段的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的动态联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产城联动效应”,而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动则主要受产... 文章基于SVAR模型及相关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新型城镇化阶段的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的动态联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产城联动效应”,而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动则主要受产城发展的作用影响;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而产业结构升级因仍未达到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目前尚未对城镇化发展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相较于传统城镇化阶段,新型城镇化阶段具有更高的产城联动性,且产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力和决定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城乡消费差距 动态联动 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基于112个环保重点城市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7
7
作者 雷玉桃 郑梦琳 孙菁靖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3,共12页
本文将"产"、"城"纳入统一框架,以112个环保重点城市为例,从独立和联动调节的双重视角,考察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特征;(2)独立视角下,新型城镇化... 本文将"产"、"城"纳入统一框架,以112个环保重点城市为例,从独立和联动调节的双重视角,考察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特征;(2)独立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会加剧雾霾污染,产业结构能够通过合理化和高级化两条路径缓解雾霾污染;(3)联动调节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影响对放大减霾效果有积极作用。因此,应注重产城融合,发挥治霾的联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 产业结构 雾霾污染 空间效应 独立视角 联动调节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联动开发模式研究——以江苏沿海开发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常玉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130,共4页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受到密切关注。沿海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高地的压力,要紧紧抓住其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本文在总结国内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受到密切关注。沿海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高地的压力,要紧紧抓住其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本文在总结国内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沿海欠发达地区要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经济联动开发模式。首先要实现城市联动,通过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作用和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打造经济中心与腹地经济联动发展的沿海经济圈;其次要实现产业联动,通过传统特色产业与新兴高科技产业联动和陆地产业与海洋产业联动相结合,打造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的沿海经济带;还要实现"港口-城镇-产业"联动,通过港口与城镇联动和港口与产业联动,打造港口、产业和城镇三位一体的港口经济区。希望可以为沿海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欠发达地区 经济联动 城市联动 产业联动 “港口—城镇—产业”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中心镇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杰义 谷晗 郑文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0-194,共5页
中心镇是新型城市化和网络化城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节点作用。为杭州市中心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杭州市27个中心镇的调查研究发现,27个中心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 中心镇是新型城市化和网络化城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节点作用。为杭州市中心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杭州市27个中心镇的调查研究发现,27个中心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业型、工业型、商贸产业型、旅游产业型和文化产业型等5种产业发展模式。中心镇的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是中心镇一般性发展规律与区域性特有发展条件相结合的产物,产业特色发展、集聚发展、配套发展和产业联动发展是中心镇产业发展可供选择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中心镇 产业集聚 产业联动 发展模式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祖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7,共2页
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第一个一亿人是指要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个一亿人是指要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第三个一亿人是指要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解决&... 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第一个一亿人是指要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个一亿人是指要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第三个一亿人是指要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解决"三个一亿人"的问题,实质就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为此,必须要以城乡联动改革为突破口、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就地就近和分类有序为导向。1.推进城乡联动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人口 市民化 亿人 新型城镇 城中村 人口管理 城市群空间 联动 中心城市 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