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牡蛎“海大2号”四倍体的人工诱导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永国 李琪 于瑞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0-365,共6页
为筛选适宜的四倍体诱导条件,研究了细胞松弛素B(CB)浓度(0.3、0.5、0.7和0.9 mg/L)、起始诱导时间(5、10和15min)、诱导持续时间(10、15、20和25min)及三者的交互作用对长牡蛎“海大2号”四倍体诱导率(四倍体率)和D形幼虫率的影响,并... 为筛选适宜的四倍体诱导条件,研究了细胞松弛素B(CB)浓度(0.3、0.5、0.7和0.9 mg/L)、起始诱导时间(5、10和15min)、诱导持续时间(10、15、20和25min)及三者的交互作用对长牡蛎“海大2号”四倍体诱导率(四倍体率)和D形幼虫率的影响,并对诱导处理组获得的幼贝倍性进行检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诱导方法获得可存活长牡蛎“海大2号”四倍体幼贝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B浓度和起始诱导时间对长牡蛎“海大2号”四倍体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诱导持续时间对四倍体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四倍体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CB浓度为0.5 mg/L、起始诱导时间为15min及诱导持续时间为20min时,四倍体率有最大值为37.82%。CB浓度、起始诱导时间和诱导持续时间均对D形幼虫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三者的交互作用对D形幼虫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增加CB浓度或延长诱导持续时间,D形幼虫率均呈降低的趋势;起始诱导时间为5min时,D形幼虫率显著高于其他起始诱导时间。获得幼贝的两个诱导处理组的倍性检测结果显示,长牡蛎“海大2号”四倍体率分别为2.22%和3.03%,与幼虫期相比四倍体率显著下降。通过对CB浓度、起始诱导时间及诱导持续时间进行优化,可以筛选出适宜的长牡蛎“海大2号”四倍体诱导条件。研究结果为长牡蛎“海大2号”四倍体培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海大2号” 细胞松弛素B 四倍体率 D形幼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DMAP和低渗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庚 徐成勋 +1 位作者 李永国 李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探索低渗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最佳条件以及6-DMAP和低渗配合使用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低渗、6-DMAP以及6-DMAP与低渗配合三种方法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研究显示,低渗处... 为探索低渗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最佳条件以及6-DMAP和低渗配合使用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低渗、6-DMAP以及6-DMAP与低渗配合三种方法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研究显示,低渗处理组中,当第一极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34.33%,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3.77%±1.89%和45.78%±6.23%,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0.65%±4.89%和21.17%±5.54%。6-DMAP处理组中,当PB1出现40%时,75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36.52%),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4.81%±0.68%和46.30%±1.54%,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60.37%±0.61%和30.25%±2.85%。6-DMAP和低渗配合组中,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以50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36.18%),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4.34%±3.49%和45.07%±4.41%,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68.23%±2.52%和40.42%±4.30%。综合比较以上三种方法,通过6-DMAP和低渗配合诱导获得三倍体的倍率更稳定,幼虫存活率更高。研究结果可为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培育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海大2号” 三倍体 低渗 6-二甲基氨基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