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二段沉积相 被引量:30
1
作者 邢厚松 肖红平 +4 位作者 孙粉锦 肖建新 刘锐娥 张春林 蔺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351,共7页
从露头分析和岩心观察入手,应用现代沉积学原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二段露头和盆内岩心中的沉积序列及构造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山二段砂岩露头及岩心中广泛发育韵律层理、块状层理、侧积交错层理等高流态层理,露头砂体为透镜状,并... 从露头分析和岩心观察入手,应用现代沉积学原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二段露头和盆内岩心中的沉积序列及构造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山二段砂岩露头及岩心中广泛发育韵律层理、块状层理、侧积交错层理等高流态层理,露头砂体为透镜状,并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切割、叠置成宽度和厚度巨大的带状砂层,体现了辫状河高流态及辫状河道砂体频繁摆动、迁移的特征。通过岩石沉积相、测井沉积相、砂体厚度、古地形结合古地理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认为,山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远源砂质辫状河—"浅水型"三角洲沉积体系,自北向南依次发育冲积平原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或滨海浅湖相,并识别出辫状河主水道、河漫沼泽、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等多种亚相、微相类型,明确认为辫状河主水道部分形成的宽厚巨大的主砂带是有利勘探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相 “浅水型”三角洲 砂质辫状河 山西组二段 下二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及沙一段下亚段沉积相与隐蔽油藏 被引量:48
2
作者 崔周旗 李文厚 +2 位作者 李莉 万珊 侯凤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3-381,共9页
蠡县斜坡是冀中饶阳凹陷西部的一个大型宽缓斜坡,以倾向上的小坡降和走向上的古地形差异相对较显著为特征,自北而南呈现出台地区和单斜区等不同的地貌单元。区内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和沙一段下亚段发育“浅水型”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两... 蠡县斜坡是冀中饶阳凹陷西部的一个大型宽缓斜坡,以倾向上的小坡降和走向上的古地形差异相对较显著为特征,自北而南呈现出台地区和单斜区等不同的地貌单元。区内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和沙一段下亚段发育“浅水型”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两种沉积相类型,构成了斜坡带的主要储集体。根据斜坡带走向上的古地貌、沉积相类型等基本因素的差异,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的砂体发育区1)斜坡南段单斜区的三角洲相砂体发育区;2)斜坡北段台地区的滩坝相砂体发育区。通过隐蔽油藏勘探方向分析,认为这两种不同类型砂体发育区的隐蔽油藏形成条件各异。以台地区的滩坝相砂体发育区最为有利,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主要方向。在斜坡的内带、中带和外带等不同部位,隐蔽油藏成藏模式也各不相同,以斜坡中带的隐蔽油藏类型发育最为齐全,是寻找规模储量的主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县斜坡 “浅水型”三角洲 滨浅湖滩坝相 沙河街组 隐蔽油藏 饶阳凹陷 沉积相 沙一段 沙二段 古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