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纳斯的进阶”——“活的当下”的初始规定及其三个解释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岳富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210,211,共10页
从胡塞尔早期开始考察“活的当下”,是准确把握其系统性地位的必要步骤。通过重构性分析1893—1905年文本,我们发现:胡塞尔在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争执和迈农-斯特恩争执中的态度表明,“活的当下”一开始就被规定为具有“厚度”的当下;... 从胡塞尔早期开始考察“活的当下”,是准确把握其系统性地位的必要步骤。通过重构性分析1893—1905年文本,我们发现:胡塞尔在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争执和迈农-斯特恩争执中的态度表明,“活的当下”一开始就被规定为具有“厚度”的当下;作为对具有“厚度”之当下的第一个正面解释,心理学模型具有相对主义和循环论证的根本缺陷;形式化模型作为第二个解释虽然避免相对主义,但也只是论证了一种必然的可能性;第三个解释,即清新回忆模型,试图描述“活的当下”的现实被给予性,但其“内容-立义”模式使得它无法说明时间意识的直接性和连续性。因此,“活的当下”在此一阶段还在“帕纳斯的进阶”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的当下” “帕纳斯的进阶” 胡塞尔 “厚度” 时间现象学 清新回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