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框架的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翠霞
颉继珍
+1 位作者
包琼
雷元奇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7期53-58,I0001,共7页
甘肃省黄河流域位于黄河流域的上游,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保护和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最终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框架开展甘肃...
甘肃省黄河流域位于黄河流域的上游,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保护和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最终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框架开展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安全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并构建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甘肃省黄河流域较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面积较大,健康状态的面积最小;(2)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以较低安全和中度安全为主,较高安全和高度安全面积较小;(3)识别出的生态源地共30块、总面积为8 807.99 km2,生态廊道51条、总长度为3 155.83 km;(4)基于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结果,以及生态源地、生态廊道识别结果,构建了甘肃省黄河流域“四屏七区多组团”的生态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框架
生态安全格局
黄河流域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评价——以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为例
2
作者
刘鑫
韩宇
+2 位作者
李永红
李丽娟
刘焱序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68-2876,共9页
水约束下的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彭曼-蒙特斯-勒宁(Penman-Monteith-Leuning,PML)模型和“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VORS)框架,从土地利用和植被双重条...
水约束下的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彭曼-蒙特斯-勒宁(Penman-Monteith-Leuning,PML)模型和“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VORS)框架,从土地利用和植被双重条件评估和预测五种恢复情景下的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特征,探究人类活动较弱的SSP126情景和人类活动强烈的SSP545下乡镇尺度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对活力和生态系统服务有较强的正向作用,人类活动较弱的土地利用恢复对组织力影响不大。(2)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健康的积极影响大于土地利用恢复,人类活动越强烈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消极作用越大;土地利用恢复-植被不恢复-SSP126情景和土地利用恢复-植被不恢复-SSP545情景两种情景下分别增加3km^(2)和2km^(2)生态系统健康良的斑块面积。(3)土地利用不恢复-植被恢复情景对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作用更大。生态系统健康提升高潜力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北部和东部提升潜力低。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潜力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未来生态恢复选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以水而定
旱区
彭曼
-
蒙特斯
-
勒宁(Penman
-
Monteith
-
Leuning
PML)模型
活力
-
组织
力
-
恢复力
-
生态系统服务(Vigor
-
Organization
-
Resilience
-
Service
VO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框架的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翠霞
颉继珍
包琼
雷元奇
机构
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7期53-58,I0001,共7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创新项目(202242)。
文摘
甘肃省黄河流域位于黄河流域的上游,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保护和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最终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框架开展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安全评价,识别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并构建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甘肃省黄河流域较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面积较大,健康状态的面积最小;(2)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以较低安全和中度安全为主,较高安全和高度安全面积较小;(3)识别出的生态源地共30块、总面积为8 807.99 km2,生态廊道51条、总长度为3 155.83 km;(4)基于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结果,以及生态源地、生态廊道识别结果,构建了甘肃省黄河流域“四屏七区多组团”的生态安全格局。
关键词
“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框架
生态安全格局
黄河流域
甘肃省
Keywords
the framework of 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 and contributio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Gansu Province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评价——以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为例
2
作者
刘鑫
韩宇
李永红
李丽娟
刘焱序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68-2876,共9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2YFHH0024)。
文摘
水约束下的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彭曼-蒙特斯-勒宁(Penman-Monteith-Leuning,PML)模型和“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VORS)框架,从土地利用和植被双重条件评估和预测五种恢复情景下的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特征,探究人类活动较弱的SSP126情景和人类活动强烈的SSP545下乡镇尺度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对活力和生态系统服务有较强的正向作用,人类活动较弱的土地利用恢复对组织力影响不大。(2)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健康的积极影响大于土地利用恢复,人类活动越强烈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消极作用越大;土地利用恢复-植被不恢复-SSP126情景和土地利用恢复-植被不恢复-SSP545情景两种情景下分别增加3km^(2)和2km^(2)生态系统健康良的斑块面积。(3)土地利用不恢复-植被恢复情景对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作用更大。生态系统健康提升高潜力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北部和东部提升潜力低。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潜力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未来生态恢复选址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以水而定
旱区
彭曼
-
蒙特斯
-
勒宁(Penman
-
Monteith
-
Leuning
PML)模型
活力
-
组织
力
-
恢复力
-
生态系统服务(Vigor
-
Organization
-
Resilience
-
Service
VORS)模型
Keywords
ecosystem health
water
-
based
dry land
Penman
-
Monteith
-
Leuning(PML)model
Vigor
-
Organization
-
Resilience
-
Service(VORS)model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框架的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吴翠霞
颉继珍
包琼
雷元奇
《中国水土保持》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评价——以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为例
刘鑫
韩宇
李永红
李丽娟
刘焱序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