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法律孤儿”机构救助问题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君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5,55,共7页
以质性研究为取向,运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透过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对"法律孤儿"救助机构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以及控制理念下机构管理者的行动进行考察,发现现行机构救助模式下的机构控制力度、致密度、刚度过大剥夺了儿童... 以质性研究为取向,运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透过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对"法律孤儿"救助机构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以及控制理念下机构管理者的行动进行考察,发现现行机构救助模式下的机构控制力度、致密度、刚度过大剥夺了儿童生活技能习得的权利,使救助呈现缺乏情感,严格的道德控制导致孩子自尊降格,控制理念指导下的机构缺乏专业人员,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认为机构要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政府加强监管规范机构的运行,积极推广家庭、类家庭寄养模式,减轻机构控制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理论 “法律孤儿” 机构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分担视角下“法律孤儿”的照顾实践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君健 陈秋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119,75,共8页
“法律孤儿”的照顾现状在政策体系和实务体系方面呈现出模糊零散的责任搁置状态。依据责任分担理论,对照顾主体和内容进行细分,实现民政部门统筹照顾工作、多部门协同对接照顾对象、社会力量有序介入照顾流程的责任定位利于责任的合理... “法律孤儿”的照顾现状在政策体系和实务体系方面呈现出模糊零散的责任搁置状态。依据责任分担理论,对照顾主体和内容进行细分,实现民政部门统筹照顾工作、多部门协同对接照顾对象、社会力量有序介入照顾流程的责任定位利于责任的合理分担。通过建立接案评估机制、分类保障机制、服务递送机制落实各方责任,能保证资源配置最优、操作规范和照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分担 “法律孤儿” 照顾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救助体系精准兜底的国家整合过程——以“法律孤儿”可行能力建设为中心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君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4,共7页
对于社会底层而言,国家整合能力的彰显取决于群体诉求和政府回应之间的均衡过程,可行能力建设为“法律孤儿”构筑了民众诉求与国家民生兜底治理的双向回应。依照阿马蒂亚·森对可行能力的解释,“法律孤儿”可行能力建设过程涵盖过... 对于社会底层而言,国家整合能力的彰显取决于群体诉求和政府回应之间的均衡过程,可行能力建设为“法律孤儿”构筑了民众诉求与国家民生兜底治理的双向回应。依照阿马蒂亚·森对可行能力的解释,“法律孤儿”可行能力建设过程涵盖过渡期、储备期、发展期和实现期四个阶段,国家应对“法律孤儿”可行能力建设提供跨时段的专业服务。具体而言,在可行能力过渡期,国家要构筑涉及政府、救助机构、社工团体三方的防护性保障,增强“法律孤儿”抗逆力为主线的社工团体专业服务并为“法律孤儿”提供专项救助资金;在可行能力储备期,要保障“法律孤儿”的政治身份,搭建类家庭救助模式为导向的国家救助体系,国家兜底性政策保障推进“法律孤儿”身份的合法化;在可行能力发展期,国家要维护“法律孤儿”公平的发展机会,培养专业人才,实现职业导向多元发展,规避因学致贫的风险,提升个性化教育;在可行能力实现期,要建构媒介和公众对“法律孤儿”的正确认知,媒体传播要彰显公平正义,正视“法律孤儿”这一特殊群体,保障其合法权利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孤儿” 可行能力 可行能力清单 国家整合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