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避难所假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志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污染避难所假说”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标准都显著地低于发达国家,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染产业或企业有可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施加负面影响。本文对“污染避难... “污染避难所假说”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标准都显著地低于发达国家,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染产业或企业有可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施加负面影响。本文对“污染避难所假说”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避难所假说” 环境管理能力 环境标准 资源配置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直接投资“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实证检验——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到陵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02,共6页
以近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省份——江苏省为案例,分析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污染避难所假说"。结果显示:(1)环境污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最优滞后期一般不超过2年。(2)尽管地区性环境污染并不完全是由外... 以近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省份——江苏省为案例,分析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污染避难所假说"。结果显示:(1)环境污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最优滞后期一般不超过2年。(2)尽管地区性环境污染并不完全是由外国直接投资造成的,但环境污染的加重表达了我国环境标准的松弛性信息确已成为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污染避难所假说"是成立的。(3)随着政府"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下的污染治理成本由外向内对污染企业收敛力度的不断加大,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的逻辑,将是否会导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或增幅减少,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假说” 环境污染 环境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避难所”假说检验——基于中国与美、日、德双边贸易内涵污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党玉婷 盛丹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6,共13页
该文通过测算2001-2014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的贸易内涵污染平衡(BEET)和贸易污染条件(PTT),结论如下:中国在与美、日、德的双边贸易中一直为环境污染赤字国,各制造行业也基本为污染赤字行业,但污染赤字在逐年缩小,"污... 该文通过测算2001-2014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的贸易内涵污染平衡(BEET)和贸易污染条件(PTT),结论如下:中国在与美、日、德的双边贸易中一直为环境污染赤字国,各制造行业也基本为污染赤字行业,但污染赤字在逐年缩小,"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中国对美、日、德的出口品比进口品更具有污染性,但出口品相对进口品的污染性在逐年降低;中国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严重,其次是废气污染物;对BEET的环境效应分解显示,规模效应影响为负,技术效应影响为正并有效减少了中国的污染赤字,结构效应的影响在固体废物方面为负,在废水和废气方面并不显著;引起中国PTT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技术效应的正向作用;应积极调整贸易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加强对部分行业污染的有效治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两方面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的环境赤字,降低出口品生产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避难所假说 双边贸易内涵污染 贸易内涵污染平衡 贸易污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哲 罗永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104,119,共4页
"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发展中国家如果自愿实施较低环境标准,则将成为世界污染的集中地。本文通过建立FDI与环境标准的关系模型得出,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在统计上虽然显著但是程度很小,中国并未成为世界"污染避难所"。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假说 环境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空气污染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中国150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例 被引量:46
5
作者 姜磊 周海峰 柏玲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1-360,共10页
空气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以中国2014年150个地级市作为样本数据,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作为全面衡量空气污染的指标,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了不同城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 空气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以中国2014年150个地级市作为样本数据,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作为全面衡量空气污染的指标,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了不同城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由于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此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二氧化硫和PM2.5浓度的提高均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因素;而环保意识的提升则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民用汽车保有量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来看,不同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东北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外商直接投资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最大,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外商直接投资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假说 空气质量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管制程度对FDI区位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耿强 孙成浩 傅坦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50,共12页
本文将外商投资企业(FDI)细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三种形式后,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重新审视了地方环境管制水平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风险偏好的视角对以上发现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类型FDI进行区位选择... 本文将外商投资企业(FDI)细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三种形式后,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重新审视了地方环境管制水平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风险偏好的视角对以上发现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类型FDI进行区位选择时对环境管制的偏好有别,其中合作企业偏好环境管制标准较高的省份,独资企业则相反,合资企业介乎二者之间。另外,FDI对地方环境管制水平的偏好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环境管制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容易引进FDI,而在"独资化"比例逐步加大的趋势下,中西部地区要警惕成为部分FDI(尤其是独资企业)的"污染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制 FDI细分 “污染避难所假说”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直接投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制度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晓莹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4,共6页
环境规制水平绝对低并不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成长于不同制度环境的企业形成基于不同默会知识的组织程序,改变组织程序导致企业成本提高。制度差异是影响企业跨国扩张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基于logit模型对2003~2011年113个... 环境规制水平绝对低并不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成长于不同制度环境的企业形成基于不同默会知识的组织程序,改变组织程序导致企业成本提高。制度差异是影响企业跨国扩张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基于logit模型对2003~2011年113个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差异、民主程度差异和政策稳定性差异与直接投资发生概率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