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名化”与《红楼梦》社会身份的变动及传播趋向 被引量:9
1
作者 顾宇 温庆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8,共8页
《红楼梦》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多次被“污名化”,尤其是被贴上“诲淫”的社会标签与“叙满”“排满”的民族标签,使得《红楼梦》的社会身份经历多次变动。历代读者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以贴标签的形式任意解构与重构《红楼梦》的文... 《红楼梦》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多次被“污名化”,尤其是被贴上“诲淫”的社会标签与“叙满”“排满”的民族标签,使得《红楼梦》的社会身份经历多次变动。历代读者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以贴标签的形式任意解构与重构《红楼梦》的文本意义。这使得历代读者的评论往往聚焦于社会功用而非文学审美趣味,严重影响了《红楼梦》的社会美誉度。与此同时,另一些读者进行了诸多去“污名化”的努力,主张回归《红楼梦》“文学上之价值”。而“污名化”与去“污名化”的交织论争,是彼时知识阶层经历社会诸多变革之后深思古代小说存在意义的结果,以便对《红楼梦》的社会价值提出更合理的意见,从而更包容地对待《红楼梦》的多样旨趣与多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化” 《红楼梦》 社会身份 阅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的成因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7
2
作者 文丰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8-183,共6页
当前,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被"污名化"。其原因主要为: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让乡村干部有时不得不得罪群众,责大权小、事多钱少没尊严,基层工作的辛苦与待遇不相匹配,维稳任务重等,基层党员干部的... 当前,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被"污名化"。其原因主要为: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让乡村干部有时不得不得罪群众,责大权小、事多钱少没尊严,基层工作的辛苦与待遇不相匹配,维稳任务重等,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态多元、多变、多层次,会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建立客观公正考核基层党员干部政绩的指标评价体系,优化领导机关与基层权力生态系统的体制机制,加强政治生态环境建设,从民主法治视角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基层党员干部也要在"污名化"的旋涡中自保自证清白等。只有把为民的思路变成群众的致富之路,把为民的实绩变成群众得到的实惠,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才能切实破解基层干部的"污名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污化”现象 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热点事件中的“标签化”现象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小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12-114,共3页
"标签化"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把孤立的事件进行"伪关联",把特殊现象描绘成社会常态,把个别现象泛化到某个群体甚至行业,遮蔽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形成思维定势,其结果会加深偏见,引发冲突。通过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声音... "标签化"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把孤立的事件进行"伪关联",把特殊现象描绘成社会常态,把个别现象泛化到某个群体甚至行业,遮蔽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形成思维定势,其结果会加深偏见,引发冲突。通过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声音,平衡报道与信息多元化呈现,扩大流动机会与加强扩展性接触,建立协商对话机制等方式,破解舆论"标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化” 圈层化 “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